「小案打防攻坚战」以为等来“黄昏恋”,谁知是场“女儿骗”(八)

「小案打防攻坚战」以为等来“黄昏恋”,谁知是场“女儿骗”(八)

这个世界是怎么了?

难道善良有错么!

看到这个案子告破,小编的玻璃心再次碎一地!

也许人就是需要感情的,不管我们到什么年龄,也不愿成为孤岛,我们都期待和别人链接,从而感受关心、牵挂、温暖和爱,从而感受生命中的美好。

50岁的殷阿姨,先是认了干女儿,然后在微信上添加了干女儿给介绍的一个名叫谭琪的“老伴”,这一切想必给殷阿姨退休后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

「小案打防攻坚战」以为等来“黄昏恋”,谁知是场“女儿骗”(八)

可是相处一年多的时间,大大小小的400多笔微信转账,总计金额高达13万余元!殷阿姨这才怀疑自己遇到了骗子,干女儿介绍的这个“老伴”似乎不太靠谱,4月9日,在儿子的陪同下,殷阿姨到派出所报了案。

2018年4月12日,北京路派出所在贵阳市南明区将“谭琪”抓获,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从未谋面,微信聊天一年多,让自己转账超过13万元的“老伴”竟是自己认的“干女儿”假扮的!

「小案打防攻坚战」以为等来“黄昏恋”,谁知是场“女儿骗”(八)

真的没想到!真的没想到啊!

我的善良和心软竟是这样的结果……

当得知“谭琪”竟是自己认的干女儿假扮的时候,殷阿姨心痛的表情也戳痛了小编的心。

“老人家每个月都有退休金,我们也会额外拿些零花钱给她,她一个人生活,平时偶尔打打小麻将,最近却入不敷出了,我仔细一问才知道,我怀疑她被骗了”,殷阿姨的儿子对民警说。

殷阿姨说这个叫“谭琪”的人,是一个单身老头,自称在黄果树景区干后勤,两人从未见过面,是2017年1月下旬,殷阿姨的干女儿曹某介绍认识的,一直用微信联系。

民警翻看殷阿姨和“谭琪”的聊天记录后发现,从2017年1月底至今年3月中旬,殷阿姨通过微信转账方式,先后向“谭琪”转款400多笔,少的三五百,多的三四千元不等,累计金额超过13万元。

「小案打防攻坚战」以为等来“黄昏恋”,谁知是场“女儿骗”(八)

“谭琪很可怜,无儿无女,每个月只有一千多元工资,生病了也无人照顾,我只是想帮帮他”,殷阿姨对民警说。

民警翻看聊天记录,发现名为“谭琪”的微信好友今天说自己生病了,没钱去看病,明天说亲戚找自己借钱,可是工资还没发;隔三差五花样百出向殷阿姨开口借钱,善良的殷阿姨都不忍心拒绝。

“干女儿,一直以来,都是你在冒充谭琪跟我聊天,向我借钱吗?是不是根本就没有谭琪这个人?”当民警通知殷阿姨骗子抓到的时候,殷阿姨来到派出所见到的是自己的干女儿,她迟迟不愿相信。

民警了解得知,两人是在2017年1月初认识的,曹某嘴巴很甜,很快便和麻将馆里的老年人混熟了,闲谈之中,殷阿姨得知曹某离了婚,独自抚养着一个4岁多的孩子,家里还有老人需要照顾后,非常同情她,经常会给曹某几十元或者上百元,让她买菜或者补贴家用。见殷阿姨对自己这么好,曹某认其当了干妈。

「小案打防攻坚战」以为等来“黄昏恋”,谁知是场“女儿骗”(八)

至于为什么要骗殷阿姨,曹某告诉民警,去年1月底,家中的老人和孩子一起生了病,急需要钱,无计可施后,她才决定铤而走险,骗殷阿姨一把。她用自己的另一个手机号码申请了微信号,然后假装给干妈介绍老伴,她假扮成一个叫“谭琪”的单身老头,通过微信和殷阿姨连上了线。

一番试探后,善良的殷阿姨并没有识破,很快相信了她,并且每次她随便编一个理由向殷阿姨借钱都能成功,这让她尝到了甜头,她决定将“谭琪”这个角色一直演下去,一年多以来,她在微信上频频开口借钱,并屡屡得手。直到殷阿姨前来报案,这个一年多以来一直未曾谋面的“老伴”才浮出水面。

「小案打防攻坚战」以为等来“黄昏恋”,谁知是场“女儿骗”(八)
「小案打防攻坚战」以为等来“黄昏恋”,谁知是场“女儿骗”(八)

人与人之间交往,且不说“投之于桑榆,报之于桃李”,但至少应有最基本的真诚。不知道得到殷阿姨一年多以来这么多温暖和帮助的曹某,心中会不会有一丝丝的后悔,但无论她后不后悔,等待她的都是法律的严惩。

碎碎念

最后,小编还是想再唠叨几句,离退休后的老人可能都会觉得生活一下子失去了重心,突然之间多了许多空闲的时间会让他们感觉很孤单吧,所以其实退休后的父母,更需要我们年轻人的关心呢。

不如把你们和朋友烧烤聚会的时间稍微调整下,抽点时间出来陪陪爸妈,或者就带上他们一起,趁着父母还年轻还能和我们四处走走,就像小时候我们缠着他们去公园一样,带他们一起玩吧~

嗯,小编只是希望,为这个薄情的世界,尽可能多的保留些善意,保留些温情。

—end—

往期精彩荐读

「小案打防攻坚战」以为等来“黄昏恋”,谁知是场“女儿骗”(八)

审核:陈林、付春华 本期编辑:北京所 谢旭蔷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我们

「小案打防攻坚战」以为等来“黄昏恋”,谁知是场“女儿骗”(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