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富不同階層的身份認同

27.《社會階層的身份認同和行為準則》

【陳旭開講經濟學540】

縮寫:tulongys


之前陳旭寫過很多文章,得到了很多富人朋友以及潛在的富人的大力支持……

當然這些陳旭的文章,也引起身處社會底層的窮人們的反對和排斥……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支持和排斥產生的原因。

支持的原因很簡單,陳旭本人從窮保安成為老闆,親身經歷說明了陳旭的文章和理論,能帶給他們利益,所以富人和潛在的富人們,就支持我了。

排斥的原因,今天仔細分析一下:

排斥陳旭的理論的人們中,最典型的是一些社會底層的窮屌絲,把“掏大糞、燒鍋爐、扛麻袋”等等社會底層的粗賤職業,美化為“靠勞動力吃飯,自食其力,堂堂正正,光榮偉大”的形象。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社會底層的賤民,如此維護自己下賤的地位?

假設我們是賤民,我們說自己下賤職業光榮偉大,豈不是證明我們應該一輩子從事這種“光榮偉大的職業”?

堅持自己的下賤職業光榮偉大,客觀上,豈不是我們就會做一輩子賤民?

這顯然是很不理智的行為。

對,愚蠢的人類就是這麼的不理智。(這個人類也包括我,先別忙著生氣。)


窮富不同階層的身份認同

經濟學告訴我們:

【1】人們可以從自身行為中獲得其身份報酬;

比如,購買豪車別墅,可以獲得社會其他階層的認同;所以窮人認為購買豪車別墅是浪費行為;但富人看來,是盈利行為;

很簡單,因為富人有豪車別墅,所以富人說話可以得到更多的尊重和信任;因此富人高高在上。

富人對窮人說話,是俯視的口氣;而窮人對富人說話,就是仰視的口氣;


窮富不同階層的身份認同

【2】人們可以從他人行為中獲得其身份報酬;

招聘的時候,如果衣著寒酸去應聘經理,多半不會應聘成功;相反,素質相同的條件下,開著好車,穿著比較貴的衣服去應聘,成功概率就很大。

你的穿著打扮,發射出的信息,暴露了你的真實身份。

人們可以說假話,但是好車和昂貴的衣服,需要真金白銀去購買,作假難度成本成倍提升,導致人們更願意相信你的好車和昂貴的衣服。


【3】其他人能對這種身份報酬產生持續的影響;

這就不解釋了……

人人都搶著做那些能提高自己身價的事情,或者購買那些能標識自己身價的奢侈品……

但沒人會對能證明自己是乞丐的商品或者服務感興趣。

富人之所以做慈善,是為了提高社會對自己的身份認同,讓社會承認自己有錢,有地位的現實,同時打廣告;富人之所以購買豪車等奢侈品,也是為了直接發射信息,告訴別人自己的身份地位。

如果普通人全部鄙視豪車,那麼富人就不會去購買豪車。

富人之所以購買豪車,就是因為鄙視豪車的人是極少數,羨慕豪車的人是大多數。

購買豪車本身購買的是身份認同。


【4】少數人可以選擇自己的身份,但大多數人沒有能力重新選擇自己的身份;

比如陳旭可以5年從保安員變成老總,之後變成老闆……但大多數人是沒有能力做到這一點的……

看本文的讀者除外,因為傻子根本想不到要學習和研究社會規律,本文讀者懂的研究社會規律,顯然屬於能改變自己命運的少數人。

這是因為,人的能力有大小;大多數人無力改變自己社會底層的身份,只好把這種卑賤的身份合理化,進而說他是對的,是光榮的;

於是我們看到底層窮屌絲理直氣壯地說“掏大糞、燒鍋爐、扛麻袋”的職業,是憑自己勞動力吃飯,堂堂正正,是光榮的。

其實啊,那些堅持社會底層的屌絲,堅持說“掏大糞、燒鍋爐、扛麻袋”等等社會底層的粗賤職業,是“靠勞動力吃飯,自食其力,堂堂正正,光榮偉大”,是很正常的。

如果社會底層的窮人承認“掏大糞、燒鍋爐、扛麻袋”等等社會底層的粗賤職業是可恥的……

豈不是等於承認,他們活得很失敗?

所以,為了證明自己“沒有失敗”,活得有價值,社會底層的窮屌絲明知不對,也得堅持說“下賤的職業都很光榮”。

窮富不同階層的身份認同


身份認同和行為準則。

以性別為例來分析,就很容易理解了。

我們都知道,人類分為男性和女性,每個性別有不同的身體特徵和事先規定好的行為方式。

我們每個人都屬於其中一個類別,非男即女,不管男人還是女人,都必須社會根據性別制定的一系列行為準則,如果違反這種社會行為準則,就會引起自己和他人的憂慮和不安。

我們知道,社會根據權力大小,地位高低,收入高低等,劃分為很多的階層……

每個社會階層,社會都給它定製了一套行為準則,告訴這些不同階層的社會成員,對你們來說,那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行為是錯誤的,等等。

如果有人違背這些社會規則,就會引起本階層其他成員的不按和憤怒,促使其他社會成員出手制止這種離經叛道的行為。

這種行為反應到網上,就是社會底層各種窮困階層對其他相對富裕人群的不斷各種噴和造謠抹黑。我們把這叫做“網絡噴子”。

實際上噴子們都覺得自己很正義,唯一遺憾的是,他們不知道自己堅持的是窮鬼們的規則和道德,只對窮鬼有效,其他人沒必要遵守。

我們通常把這叫做道德。


窮富不同階層的身份認同

例子一:

在奴隸社會,奴隸殺死奴隸主,要償命;而奴隸主殺死其他奴隸主的奴隸,只需要賠償5只羊即可。

在這裡,奴隸主階層的行為準則是:殺人賠償5只羊;

而奴隸階層的行為準則是:殺人就得償命。

其實換個角度看問題,奴隸主和奴隸,這是不同的社會階層而已。

由此處,我們清晰的看見了不同階層的不同行為準則。

窮富不同階層的身份認同

同理可知,官員、老闆、職業經理人階層、以及底層工薪階層,他們的行為準則是不同的。

陳旭本人親身的經歷,我以前在某地當老闆副手的時候,有一次老闆、高管們聚會,我也在其中……

席間大家談論起某個老闆有7個老婆,大家都是羨慕推崇的眼光,說這個老闆有本事。

一個男人找七個老婆這種事,在底層工薪階層眼裡,肯定就是沒有羞恥,道德敗壞的典型。

你看,同一件事,在不同階層的人們眼裡,價值是顯然不同的。

當然,陳旭不是說,找7個老婆就是對的……

顯然在當時的那個老闆階層,他們認為找7個老婆的人,屬於有本事的人,是能力的體現。

比他們高或者比他們低的階層,都有可能不認同老闆們的這種價值觀。

但這不影響老闆們這樣想,這也是一種行為準則。


窮富不同階層的身份認同

注意,現在最重要的一段話來了:

請問,為什麼底層窮人喜歡罵人呢?甚至不惜造謠誹謗素不相識的其他人?

原因在於,社會底層的窮人遵守的社會規則比較嚴格……正如奴隸社會對待奴隸很嚴格一樣。

社會對於底層窮人,是比較嚴厲的,基本上就是兩個不準:這也不準幹,那也不準幹!

所以社會底層的窮鬼們,根據自身經歷,就會大驚失色的發現:

張三在股票上市圈錢,搞金融詐騙……(其實上市圈錢完全合法)

李四在非法集資,要坐牢的……(其實入股不超過50人,就是合法的)

王二麻子在搞詐騙……(其實不說假話,就不是詐騙)

所以大家也會發現,老闆們上市圈錢,窮人們就說這是金融詐騙……

因為社會允許老闆圈錢,但不允許窮人圈錢;如果窮人去圈錢,肯定是非法集資,要抓起來坐牢。

窮人們把屬於社會底層的規則,拿去套到社會上層和中層身上,結果引起大家普遍反感……

窮富不同階層的身份認同

道理很簡單,奴隸殺人要償命,於是窮人們就到處告誡別人:殺人償命!窮人們不知道,奴隸主殺人不需要償命,只需要賠償5只綿羊即可。

窮人把自己社會底層的規則套到社會的上層和中層身上,當然招人討厭了!

同樣的道理,賭博在澳門是合法的,彩票也是合法的;但在大陸,只有專門設立的彩票機構可以發行彩票,其他個人發行彩票,就是違法犯罪。

估計大家還是沒看懂,陳旭這裡在進一步解釋一句:

你發現了沒有?

同樣的行為,例如股市圈錢和非法集資;例如彩票發行和個人賭博,同樣的事情,富人幹合法,窮人幹非法。

這實際上,是給不同社會階層的人,規定了不同的行為準則。

因為股票上市門檻很高,所以能股票上市的,都是富裕到了一定程度,達到了標準的富豪……

【1】富豪們的財富達標了,所以他們隨便上市發行股票圈錢,至於中小股民賠的一塌糊塗跳樓自殺,由這些中小股民(其實都是窮人)自己負責,這是法律明文規定的。

【2】那麼,不太富,也不太窮的中產階級呢?法律也規定了,你可以找五十個人合夥,屬於合法行為。

【3】而如果達不到標準的窮人們,自己擅自發行股票,就屬於非法集資,必將受到法律嚴懲。

發現沒有?社會根據窮富不同,制定了不同的規則。

而窮屌絲忽略了不同社會階層,需要遵守的規則是不同的;

窮屌絲們用自己社會底層的規則去要求社會上的所有人必須遵守,所以會遭到很多人的鄙視和唾棄。

—— 陳旭 2017.9.3

最後,還是那句話:

富人階級的常識,對窮人來說,就是高級機密。——陳旭 2017.9.3

窮人不知道本階層遵守的那些行為規範只是低賤的社會底層才需要遵守的……

窮人盲目的把社會最底層的規矩,拿去到處要求別人遵守,當然處處討人厭了……

於是我們就會發現,越窮的人,混的越慘的人,就越強調道德,他們還孜孜不倦的到處跑去,要求別人也講道德。

如果誰不遵守窮鬼們的道德,窮人們就到處造謠謾罵……說來搞笑,造謠謾罵是犯罪行為,窮人們一遍造謠謾罵犯罪,一遍要求別人講道德,真是諷刺。

其實道德是給窮鬼們量身定製的,專門給窮人用的,跟其他人沒關係。

其他人只需要遵守法律就好了。

法律是道德的底線,也就是說,法律是道德合格的分數線,遵守法律,就等於道德合格了。——陳旭 2017.9.3


窮富不同階層的身份認同

陳旭精彩文章選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