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永远需要的能力之一是好好说话

比身体伤害更为严重的伤害是语言伤害,原因很简单,身体伤害可以依靠药物治疗治愈,但是语言伤害影响的是人的内心,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很久之前我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段话:

人永远需要的能力之一是好好说话

“如果遣词用字的最好意义是给人们安抚和慰藉,你又何必给文字最坏的组合,让他们成为恶意攻击他人的武器。”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真是直击我心脏,用现在流行的话说:糟糕,是心动的感觉。后来想一想之所以我深表认同,因为我有切身体会。

拿我们最亲近的人说吧,你一定不会陌生“你太笨了”“你怎么这么傻”“太没用了”“你也就这样了,我们已经不对你抱希望了”……诸如此类的话。有的人甚至从小听到大,作为最亲近的人,说这些话的长辈们往往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夸不得,越快越差。

但是经常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无论你是未成年儿童还是青年大人,都会变得自卑,甚至社交恐惧。

我这样说可能危言耸听,但这样的话确实成为部分大人们顺口而出的惯用语,后果总会是有的。

人永远需要的能力之一是好好说话

去年我在一所小学实习,班里有个小孩子,学习习惯很差,什么事情都不能使他集中精力,所以成绩总是在及格线上徘徊,甚至有十几分的情况出现。

上课从来不敢发言,说话声音极小,一个男孩子,温柔秀气的让女孩子都自愧不如。我分析原因以为仅仅是基础,注意力和性格的问题,几次和他的家长沟通。

才发现家长经常说这孩子就是比别的孩子笨一些,接着当着孩子的面严肃的敲打“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简单都不会,老师教了还不会,你是猪吗?”我当时惊呆了,这些话的威力简直不亚于原子弹,以至于孩子在旁边大气都不敢出,默默低头被训斥。我实在不敢想象接下来家长还会说出什么,赶紧打断让孩子离开这“人间地狱”。后来跟家长商量能不能别把那种话对着孩子说了,提了等等一系列的建议。

从那以后我经常上课激励他回答问题,让同学们对他进行鼓励,“你说的真详细”“你的声音很响亮”“你很有自己的想法要是再注意这几个问题就更完美了”当然我也用各种方法提高提高他的自信心。

后来有了细微的进步,渐渐地敢大声说话,并且积极回答问题……我不能说这样一件事情就能证明什么,但是试想如果不去制止或者改善,这个孩子现在只有7,8岁,这样下去等到成年以后面临的就更多了,再想去挽救就更难了。

自卑内向对一个人有怎样的影响大家应该都了解。也许有人认为这会走向极端,一味地说好听的话也会害了他,可他已经经受了好些年的语言打击了,现在说好听的话都未必能弥补这几年的伤害,考虑这些不如慢慢经营减少伤害。

所以,生而为人,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遣词造句,不给他人带来伤害,好好说话。

人永远需要的能力之一是好好说话

我今年认识的一个老师,现在我叫阿姨。和她相处的一个月,收获颇多,其中最使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她的语言魅力。

我听过她上课的课堂语言,对同龄人的谈话语言,以及对小辈年轻人的交谈语言……听她讲得几节课,课堂氛围很活跃,小同学们活泼可爱,非常有意思。我觉得多多少少是跟她有关系,和她相处久了自然而然会受到些影响。

有几次听课她对学生的同学们的言语作为旁听者的我都会受到鼓舞。

前段时间我整个人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有回晚上我们去公园散步,她只说是饭后消食,后来我才明白她是想安慰安慰我。

我个人是不会安慰人的,对我来说这是件困难的事,我只能说说鸡汤,一般起不到什么作用。

但是那天晚上她说了很多她自己的经历,语言朴实但很真挚,不给人强灌鸡汤的感觉,听她像讲故事对朋友亲诉一样的说些真实又残酷的事实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竟然被抚慰了,沉重的情绪也被消化了,还有股说不出的想要迸发出的力量灌满全身。

我回家的路上慢慢消化真的被她语言的魅力震撼到,好好说话,真的是一门需要认真研究学习的艺术。

演员黄渤应该是人人熟知的,我开始喜欢他不是因为他实力的演技,而是他高情商的说话,太有魅力了。

有一次记者采访在被问及是否能取代葛优的时候,他是这样回答的:

“这个时代不会阻止你自己闪耀,但你也覆盖不了任何人的光辉。因为人家曾是开天辟地,在中国电影那样的时候,人是创时代的电影人。我们只是继续前行的一些晚辈,对这个不敢造次”。

黄渤的说话之道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当然蔡康永等等也是,他们真的诠释了“好好说话”的定义。

我们常说科技就像一把双刃剑,不得不说,语言也是一把双刃剑,说与不说,两重天。运用得当无往而不利,运用不当伤人伤已。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愿我们学会好好说话,好的语言就像明媚的笑容,拥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