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脹的開心麻花還是喜歡「做夢」

膨脹的開心麻花還是喜歡“做夢”

從“郝建”沈騰登上春晚舞臺,就開始關注開心麻花。趙本山的離去,春晚需要新的血液,開心麻花的團員們算是填補了這個空白。回顧這幾年的春晚,給我們最深刻的印象除了每年的小鮮肉演出外,也就開心麻花的小品了。

開心麻花劇場在春晚火了之後,喜劇新人陳出不窮,整個喜劇市場都被帶熱。東方衛視趁熱打鐵,搞起了《歡樂喜劇人》和《笑傲江湖》喜劇真人秀,收視率火爆。沈騰馬麗領銜的開心麻花團隊、岳雲鵬火麒麟的德雲社團隊、小瀋陽宋小寶帶隊的遼寧民間藝術團、賈玲為中心的大碗娛樂,還有鄧超掛名的俞白眉團隊,這些喜劇年輕人們使出了渾身解數,讓觀眾為春晚不一樣的喜劇小品話劇發笑留戀。人們已經看膩了春晚釘子戶的小品,紛紛用腳投票,把舞臺的中央留給這些年輕人們。

膨脹的開心麻花還是喜歡“做夢”

隨著這幾年電影市場的火爆,這些喜劇人紛紛把目光由綜藝轉向了電影市場。東北的小瀋陽率先試水,在春晚火了之後就利用自己當紅辣子雞的身份“走穴”了不少電影,全是爛片,把自己名氣敗光了,只好躲在宋小寶後面參加《歡樂喜劇人》。郭德綱緊隨其後,主演的電影豆瓣評分慘烈,毀了不少經典,還跟徒弟曹雲金因為分錢鬧得不愉快。岳雲鵬過了之後,也開始當起了電影演員,除了加深自己胖乎乎的屌絲人設之外,還是沒有成功。賈玲也只是在幾部電影裡客串而已,不敢陷入太深。

唯有開心麻花,團隊拍攝的幾部電影票房都還不錯,《夏洛特煩惱》14億,《羞羞的鐵拳》和《西紅市首富》都突破了20億,《驢得水》票房雖然剛過億,但賺了很多口碑分。短短三四年,開心麻花成了香餑餑,似乎在喜劇市場沒有對手了。

不信,你看看,《歡樂喜劇人》的其他團隊要麼口碑奇爛要麼票房敗北,徐崢甯浩開始做起了監製,往現實或科幻題材多元發展。陳思誠的《唐人街探案》系列把“抄襲”當“致敬”,偵探喜劇很快就沒有了新鮮感。王寶強自己導演的《大鬧天竺》去領了“金掃帚獎”,大度的態度算是挽回了一點顏面。黃渤開始宣傳他自己執導的《一出好戲》,前途未卜。

只有開心麻花,口碑和票房都有穩定的發揮。在文創項目中屬於優質產品了,投資者趨之若鶩。這一次臺灣的投資方佔了上風,把女主角馬麗都換成了臺灣女星宋芸樺。馬麗微博一聲“哎”,也沒停止掙錢,去拍了潘粵明主演的電視劇,但在《西紅市首富》票房大爆期間,她的微博再也沒為這部電影發聲送祝福之類。倒是宋芸樺兩年前“最喜歡的國家是臺灣”的言論把剛火的她推上風口浪尖,一度有被封殺的傳聞,票房前景也一路走低。

開心麻花跟電影裡的沈騰一樣,還是膨脹了。他們不再在電影中反思主角的生活,在《西紅市首富》裡把花十億掙百億的夢一直做到底,不願意醒,對金錢還是愛情的兩難選擇只是一筆帶過。《夏洛特煩惱》裡的夏洛夢醒了之後,開始檢視自己的生活,開始正視自己的不足,開始學會珍惜眼前人。《西紅市首富》呢?到結尾,主人公還是想繼續做夢不願意醒來。

膨脹的開心麻花還是喜歡“做夢”

無疑,這是開心麻花本著服務觀眾的態度,花三十幾塊錢在電影院吹著空調體驗一擲千金的快感。但出影院之後呢?還是繼續做夢?還是明天趕緊二刷?無疑,這和開心麻花團隊或者沈騰的初心是相違背的。

沈騰的初心是什麼?做自己想要的喜劇,擺脫郝建的形象。所以,他很看重《歡樂喜劇人》這個平臺,每次演出都有新的創意,吸取了很多國外的流行元素,針砭時弊,讓觀眾在喜劇中哭,邊哭邊笑。他的節目一直想證明“最好的喜劇是悲劇”這個理論,並一直努力著。

《夏洛特煩惱》是有這樣的主題的,但《西紅市首富》只剩下“打臉”。你不是看不起我麼,用挖掘機倒鈔票買你的球隊。你不是覺得我膨脹麼,有本事你別自拍做網紅啊?你男朋友很清高麼,立馬用錢讓他的卑劣下作呈現給你看。女主角宋芸樺的臉被打的很疼,愛情也就這麼尷尬地“油然而生”了。

觀眾一邊看演員被“打臉”,一邊哈哈大笑。兩位導演閆非和彭大魔也樂不可支,開始吹噓自己的電影成本已達1.4億,不怎麼賺錢。導演也坦然面對女主角被換角這個問題,說這是為了保護馬麗,電影需要臺灣一個乖乖女的角色,馬麗不適合等等。馬麗就呵呵了,你信嗎?

在這種浮躁的電影圈裡,我們很難相信下一部開心麻花作品會有好的口碑表現,正如我們很難相信開心麻花會做成百年老店一樣。華誼現在都岌岌可危,電影新貴開心麻花呢?為了資本可以甩掉馬麗,下一部是不是也想甩掉沒有股份的沈騰呢?

膨脹的開心麻花還是喜歡“做夢”

離開馬麗的沈騰證明靠自己一個人也能撐起一部喜劇電影,也有20億的票房?但花無百日紅,每次都演這種屌絲走上人生巔峰的故事,觀眾不會看膩麼?等觀眾厭倦了他這張臉,沈騰會是下一個小瀋陽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