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必须出趟国”,杭州妈妈被逼无奈,是攀比还是心疼?

近日,杭州市一位妈妈的心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她说:全班几十个孩子,只有自己的孩子还没出过国,鉴于此,这位妈妈花了三个月工资将在读民办学校小学六年级的儿子送到英国参加游学,时间大概是两周。其实,这位妈妈的家庭只是一个普通家庭,经济条件只能说一般,送儿子去英国游学要花费3万人民币,我想这位妈妈也是“被逼无奈”吧。

“孩子必须出趟国”,杭州妈妈被逼无奈,是攀比还是心疼?

我们知道杭州在中国经济确实很好,也很活跃,但是让这样一位妈妈做出如此决定,是攀比?还是心疼孩子?有人说,见过世面的孩子和没见过世面的孩子是有天大的区别的,有一定道理,现在的孩子很多从小就在接受国外好的教育,经常出门游学。在国内,我们也能看到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很多家长让孩子练习舞蹈、钢琴、击剑、骑马的时候,并不追求能为孩子增加什么样的文化艺术涵养,更像是一种随大流,你能做到,我也能做到,至少我不会输给你,就是这样的心态让这位妈妈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

“孩子必须出趟国”,杭州妈妈被逼无奈,是攀比还是心疼?

心疼家长,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给他们最好,让孩子在别人面前不丢脸,所以父母只能加紧上班工作,哪怕再苦再累都不觉得辛苦,中国大部分小孩都是幸福的,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最好的爱,父母可以把最好的都给他。心疼孩子,如今的还在不像我们小时候,没有电视、手机、大商店,只有孩童时和伙伴们的追逐打闹,如今的孩子被送往各种训练班,很多孩子都有手机,每天埋头看的最多的不是书本而是手机游戏,要不就在父母的带动下去“不受罪”的地方。我不知道这样的父母真的不累吗,这样的孩子长大了真的好吗。

“孩子必须出趟国”,杭州妈妈被逼无奈,是攀比还是心疼?

为什么如今的人们不能做到随遇而安,就像古时候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该工作就工作,该休息就休息。大人们白天工作已经很疲惫了,晚上回家就应该好好休息,不要为了所谓的好而加班熬夜,有句话说年轻时用命换钱,老来用钱换命。如今的孩子应该放开他们,没有能力花钱送孩子出国,反而是父母开展教育的好时机,让孩子直到生活不易,长大后很多事都要靠自己,不能全靠父母,人生很可能处处受限,未来不会像现在一样一帆风顺。

“孩子必须出趟国”,杭州妈妈被逼无奈,是攀比还是心疼?

在觉得亏欠孩子这件事上,天下父母都是相似的,只是我们要分清事物的轻重缓急,对于种种比较,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有时并不是,花的钱越多,得到的就最好。不要累了自己,也累了孩子。

以上呢,就是本期的内容,如果您对本文有什么见解,欢迎关注、转发或者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