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四方面著力推進鄉村振興 制度引領打好脫貧攻堅牌

圍繞產業發展、人居環境、農村改革和脫貧攻堅

唐山四方面著力推進鄉村振興

謀劃實施農業產業化項目231個,計劃投資135.8億元;目前已開工建設項目199個,完成投資56.5億元……今年以來,唐山市著力打好產業發展、人居環境、農村改革、脫貧攻堅四張牌,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

打好產業發展牌。堅持質量興農,調優農業結構,不斷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不斷髮展壯大以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達到367家,其中省級71家、國家級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總數達到8150個,其中省級示範社87個、國家級示範社23個。加速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持續加大農產品加工項目招商引資力度,截至5月底,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數量達到235家,主營業務收入實現140.43億元,同比增長16.3%。積極推進品牌創建,制定《唐山市農業農村“雙十培育”工作實施方案》和《“十佳”農產品企業品牌評選辦法》,組織開展“雙十培育”評選活動,“唐山大米”獲批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市域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實現零突破,“唐山酸梨”“唐山秋黃瓜”“唐山麻糖”“唐山燒雞”等近10個品牌正在申報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成效突出,目前有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2個,省級園區15個,市級園區59個,“園區+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現代農業園區產業化經營模式成效凸顯。

打好人居環境牌。堅持規劃引領,優化鄉村空間結構,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改善農村環境。生活垃圾治理成效初顯,全市完成生活垃圾治理的村莊達到5341個,佔總數的98.1%。有序推進生活汙水治理,按照分類實施的原則,完成對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重點河流湖庫等敏感區域內517個村莊汙水治理設施情況調查,積極推進陡河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農村面源汙染治理工程,建設日處理能力1900噸的汙水處理站4座。深入推進廁所改造,實施廁所糞汙無害化治理和資源化利用,年內計劃改廁10萬座。推進村容村貌整治,完成村內道路硬化401萬平方米,綠化植樹33518畝,維修新裝路燈12696盞,清除私塗亂畫和小廣告25.5萬平方米。“四好農村路”建設年內計劃新建改建農村公路400公里,已開工213公里。突出示範片區建設,在全市範圍內重點打造10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片區,示範引領生態宜居鄉村建設。

打好農村改革牌。以完善農村產權制度為重點,不斷深化農村重點領域改革,夯實鄉村振興基礎。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做好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抓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進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中,完善土地承包合同工作已完成總任務量的96.1%,建立登記簿的份數佔應確權戶數的96.3%,向縣級數據庫錄入數據的村佔應確權村數的96.4%,已頒發證書13.9萬本。推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深入開展,推廣漢沽管理區省級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區經驗,做好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積極搭建市、縣、鄉、村“四位一體”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體系,全市已辦理完成林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交易業務47宗,涉及土地1.2萬畝,交易金額1.21億元。

打好脫貧攻堅牌。堅持制度引領,建立市領導小組聯席會議制度,建立雙週調度、雙週報告、雙週通報工作制度及市、縣、鄉領導包聯貧困戶制度。堅持責任擔當,黨政主要負責同志作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負具體責任,進行“一對一”或“多對一”結對幫扶,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堅持整改提高,對照省考核唐山市反饋的4個方面8項問題清單,逐一制定整改方案,在時限要求內全部整改到位。堅持嚴肅問責,狠抓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專項治理,嚴肅查處違紀違規問題,全市共執紀問責黨員幹部58人。脫貧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效,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3757戶8264人,實現產業扶貧項目全覆蓋,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的貧困人員就業比例達100%;健康扶貧醫療保障總體報銷比例達到98.77%,貧困戶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保費全部納入財政負擔;全部落實“四免一補”教育扶貧政策。(河北日報 記者劉禹彤 通訊員宋翠敏、田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