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百年特色传统的“饸饹面”,一天卖800碗不在话下


在河南郏县冢头古镇上,有一家开了五十多年的饸饹面馆,饸饹面是当地的特色,他家的味道又正宗,天天顾客盈门,看看这场面,一大群食客围这口大锅,就知道这家的饸饹面有多受欢迎。张师傅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这门做面的手艺,一晃就做了二三十年。

饸饹面是明初由陕西传入的。初以荞麦面为主料,配以熟羊肉、葱花等熬制的羊肉汤。当时,居民使用一种叫饸饹床子的工具,“自制自食”。清末时,以小麦面代替荞麦面,口感营养更胜一筹。

在经过当地厨师改良之后,成了人们天天必吃的一碗面。张师傅的店坐落在小镇上一条不起眼的巷子里,但天天食客盈门,每一天都要卖出去七八百碗。

张师傅的面是大碗八块钱,小碗七块钱,这是吃得最多的“基本款”,还有优质的是15元和20元两种,区别就是羊肉的多少。

这口沸腾的大铁锅,锅里熬的是上好的羊肉,每一天清晨五点多钟,他都要起床熬汤。

面盆里这一大块面团,少说也有二十斤,张师傅每天都要抱着这个大面疙瘩来回揉揣很费力气。

这种面条的味道特别棒,因为是用机器按压出来的,所以每根面条的粗细都是一样的。

看看这配菜,葱和牛肉,还有这牛油辣椒,这味道可是杠杠的,即使不能吃辣的人来吃面,都要忍不住挖上一勺。

放过配菜和辣椒,就开始冲汤了,冲汤也有讲究,锅中间滚头儿上的汤不肥不腻,锅边的汤偏肥。这样的一碗面不仅好吃,而且还营养很丰富,你吃过吗?(更多正能量资讯,敬请关注我的头条号“水龙”,欢迎留言点评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