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當局1天2改口:賴清德認同「中華台北」 反制外航喊卡 台媒說……

蔡當局1天2改口:賴清德認同“中華臺北” 反制外航喊卡 臺媒說……

中國臺灣網8月7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臺當局“交通部”研議對將臺灣更名的外籍航空公司祭出反制措施,手段包括不許停靠空橋、調整時間帶等,消息曝光後引來各界激烈反彈,罵聲不絕於耳,臺當局“交通部長”吳宏謀在12小時後改口說,這是內部同仁提出的構想,仍在研議中,不會貿然實施,更否認自己說過要祭出相關措施等強硬談話。

臺灣《中國時報》7日發報表評論文章指出,“九合一”選舉在即,蔡當局沒有亮眼的成績,只能控拆大陸“打壓”,撩動島內統“獨”情緒,以拉抬選情,問題是出招接招連番失誤,賠上的都是民眾權益,本來要嚴懲外籍航空公司的“交通部”,後來又說沒有反制措施,賴清德也說《洛桑協議》規定參賽就是“中華臺北”,一日二改口,證明意氣治臺、平白折損當局威信。

《中國時報》稱,選舉當頭,蔡當局默許所謂“東奧正名”公投,意圖拉抬選情,以過去民進黨在野思維原在意料之中,但蔡當局的錯,在於已成為執政黨、卻重踩兩岸紅線。事實上,早在大陸宣佈M503航線時,兩岸關係就已急轉直下,民進黨選前再度操弄統“獨”意識,可說是犯下大忌。

大陸一連串的“反制”,包括4月間發函44家外籍航空公司,要求限期更改涉臺標註;另外臺中市“東亞青運”的主辦權也遭到取消。荒謬的是,“交通部”傳出的“強硬反制措施”,包括對外籍航空“不許停靠空橋、調整時間帶”等,不到一天就被“交長”吳宏謀否認,成為一日話題。

“獨派”介入強力運作的所謂“東奧正名公投”,目前成案聯署還不到一半,賴清德昨也說,根據《洛桑協議》,臺灣的名稱是“中華臺北”,選手的參賽權當局應要保護住,換言之,不論“東奧正名”公投結果如何,投了也是白投。但賴清德竟不忘討好“獨派”,對內消毒,說這是“國際奧委會”的決定,他只是訊息讓臺灣社會能夠了解判斷,言下之意,雖然事實擺在眼前,但還是心存僥倖、希望“獨派”放過民進黨一馬。

《中國時報》認為,兩岸關係的處理不能冒進喊爽,需要極其細膩的操作,民進黨身為執政黨,已經從草鞋,換穿皮鞋,卻改不了草莽息氣,對兩岸重大議題,依舊是膝射反應,徒然製造紛亂,耗損社會成本。

遺憾的是,今年以來,執政黨對於兩岸關係惡化依然絲毫未覺、農產品銷陸受挫導致農民叫苦連天、甚至是“交通部”反制外籍航空措施一日喊卡,蔡當局能想到的手段,非但見不著成效,受害的盡是民眾,只咬自家人、比較光會叫不咬人更令人嫌惡。

《中國時報》最後表示,因為不滿“東亞青運”遭取消,民進黨民代蔡易餘日前嗆聲,外配陸配差別待遇剛好而已,如果執政黨的反制措施,都是一脈相承的同樣思維,陸配的票不是票,那“九合一”選輸了也只是剛好而已。(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