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是否具備按套內面積賣房,取消預售改現售的條件?

壓縮比


題主的問題是這個行業的兩個重點的方面:

一、按套內面積賣房,在今天房價不允許上漲的情況之下,假設,單位面積約價格保持不變的話,其實,它起到了變相降價的作用,按套內面積進行銷售,單位面積價格不變,相當於降價了15%~30%,這樣儘管如此可以使百姓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房子,還會得到實惠。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但與現在完整的炒房機制無關,這套機制才是房地產泡沫的始作俑者。

二、取消預售改現售,其實也是房地產開發商去槓桿的一個方面,預售是開發商跟消費者借錢,如果取消了,等於又掐斷了房企的一條槓桿路徑,需要開發商修改現金流規劃。

三、一個開發商的融資方式或者說使用槓桿的途徑不僅僅是從銀行貸款、商品房預售這兩種,諸如承建商墊資施工、材料供應商墊資供貨、材料生產商墊資生產等等,他們通過這樣一條槓桿鏈條,將開發貸成功地轉換成了材料生產企業的正常的生產經營性貸款。所以,它掏空了實體經濟的扶持性貸款資金,尤其是在現在已經形成寡頭壟斷的房地產開發商更具有了在這樣一條槓桿鏈條中的話語權。

由此可見,控制房市不能只是採用單一的方式和措施進行,必須是組合權才能有效地控制和解決現在的問題。


francis0810


現在具備按套內面積銷售和取消預售現房銷售的條件。

按套內面積銷售,勢必讓房地產開發公司提高銷售單價。目前,全國都在遏制房價上漲,調控手段不斷出臺。這樣,勢必要求房企控制成本,降低成本。成本高低的最直接因素為土地競拍價格,當土地價格降下來,房價才會真正降下來。許多城市土地流拍已說明一些問題。

取消預售,現房銷售實行後,真正有資金實力的企業才能佔據市場。這樣才能實現房企分流,大部分企業退出房地產開發市場。

國家一直控制資本流入房地產開發市場,殊不見,央企施工企業帶資承建、墊資施工。民營施工企業為求得生存,也是舉債經營。所以,這幾年只堵住了一個源頭一一房地產開發項目貸款,卻沒能堵住各行各業資金流入房地產開發市場。


顧小兵1


具備,趁此國家限購抑制房價的機會,再出臺按套內建築面積售房,不抑制開發商的隨意收費,公攤面積誰知道都幹什麼用的,況且物業利用我們買的公攤了盈利,完了我們業主還要交物業費,即使交也應是公用面積的錢,按我們的住房面積收,我問一句,我們家的衛生物業給做嗎?也太不合情理了,我家房子再大,我跟別的業主走的是同樣的道路和公共空間,為什麼按房屋面積收呢?誰可以解釋一下呢


葉非花


按套內面積出售的話,牆體 樓道 電梯等公共設施誰來買單呢?商品房本來就是開發商以盈利為目的建設的,首先它是商品,其次才是房,就算按套內賣也不過是換個名稱而已,所以建築面積還是套內面積不用糾結。至於現房銷售對於開發商的現金流要求肯定非常高,短期內實現可能性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