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不羁的一生,献给了大唐,一生所作的作品值得我们深深思考

门道提醒:农历二月初七

昨天有朋友问门道君知道二王八司马事件吗?门道君楞了一下,如果没有错的话,应该是永贞革新,永贞革新,又称二王八司马事件,是唐顺宗永贞年间官僚士大夫以打击宦官势力、革除政治积弊为主要目的的改革。门道君特意去查看了一下,发现改革中有位诗人,门道君想各位看官一定不会陌生,他就是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芮城、运城一带)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不羁的一生,献给了大唐,一生所作的作品值得我们深深思考

柳宗元的一身

柳宗元生出生于京城长安四岁时,母亲卢氏和他住在京西庄园里,母亲的启蒙教育使柳宗元对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柳宗元的幼年在长安度过,因此对朝廷的腐败无能、社会的危机与动荡有所见闻和感受。(九岁时遭遇建中之乱,建中四年,柳宗元为避战乱来到父亲的任所夏口。年仅12岁的柳宗元在这时也亲历了藩镇割据的战火)公元785年(贞元元年),柳镇到江西做官。柳宗元随父亲宦游,直接接触到社会,增长了见识。他参与社交,结友纳朋,并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久,他回到了长安。父亲柳镇长期任职于府、县,对现实社会情况有所了解,并养成了积极用世的态度和刚直不阿的品德。能诗善文的父亲和信佛的母亲为他后来“统合儒佛”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柳宗元不羁的一生,献给了大唐,一生所作的作品值得我们深深思考

柳宗元少年成才,21岁进士及第,26岁的柳宗元参加了博学宏词科考试,并中榜,授集贤殿书院正字(官阶从九品上)。801年,柳宗元被任命为蓝田尉(正六品)。803年十月,柳宗元被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从此与官场上层人物交游更广泛,对政治的黑暗腐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

柳宗元不羁的一生,献给了大唐,一生所作的作品值得我们深深思考

永贞革新最终以失败告终,而柳宗元在819年,十一月初八,在柳州因病去世,享年47岁。

柳宗元的佳作

柳宗元是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思想家,一生留下600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其骈文有近百篇,古文大致为六类。

论说: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笔锋犀利,论证精确。《天说》为哲学论文代表作。(《封建论》、《断刑论》为长篇和中篇政论代表作。

寓言:继承并发展了《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列子》、《战国策》传统,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推陈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寄寓哲理或表达政见。(代表作有《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传》、《罴说》等篇。)

柳宗元不羁的一生,献给了大唐,一生所作的作品值得我们深深思考

传记:继承了《史记》、《汉书》传统,又有所创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状》、《梓人传》、《河间传》、《捕蛇者说》等),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础上有夸张虚构,似寓言又似小说山水游记:最为脍炙人口,均写于被贬后,以永州之作更胜。(典范之作为《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不羁的一生,献给了大唐,一生所作的作品值得我们深深思考

诗词骚赋:独具特色(代表作《惩咎赋》、《闵生赋》、《梦归赋》、《囚山赋》等,均用《离骚》、《九章》体式。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伤,或寓言寄讽,幽思苦语,深得屈骚精髓。《天对》、《晋问》两巨篇,则为另一种类型,形式仿照《天问》、《七发》,造语奇特深奥。

柳宗元现在的纪念馆位于广西柳州市柳侯公园内,柳侯祠正门门额上“柳侯祠”由郭沫若所题,门柱上的对联“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可以看出柳州人对柳宗元的思念之情;柳宗元的仕途不说,而他一生留下的作品值得我们深深思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