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房价一定会降?听听博鳌论坛上专家的声音

2018年6月24日下午五点,央妈宣布,定向降准;7月13日央行往市场投放了1885亿MLF;23日,央行往市场投放5020亿MLF,这是央妈创造MLF后的最大规模的投放。

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下半年房价一定会降?听听博鳌论坛上专家的声音

一月内央妈已经放水万亿,一时引起轩然大波。而对比2016年房价大涨之前的降息、降准、货币宽松政策,很多人认为今年放的水肯定都流向了楼市,房价同物价一样也必然又是一波大涨,刚需客更是苦不堪言。自媒体也纷纷抛出疑问:央妈放水,房价是否会大涨?

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指出,要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坚定做好去杠杆工作;下决心解决房地产市场问题,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建康发展长效机制。随后,深圳再次加码了楼市调控新政。

先是定向放水,随后一线城市带头调控,我们可以看出放水不进房地产的决心。内有中央定调稳定经济大局,外有中美贸易战的影响,自媒体又纷纷表态:炒房族们可以洗洗睡了。

而对于调控、下半年楼市形势以及房价走向等问题,众说纷纭。

下半年房价一定会降?听听博鳌论坛上专家的声音

△7月25日,以“地产归途 时间与未来”为主题

2018博鳌房地产论坛如期开幕

论坛聚焦当下最受关注的房地产议题,汇聚近千名来自房地产业、金融业的意见领袖,共同探讨行业未来。我们截选了其中一些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下半年房价一定会降?听听博鳌论坛上专家的声音

△中国房地产协会原副会长

朱中一

展望未来,我国的房地产业起码还有十年左右的发展期,主要原因是城镇化还在持续推进。我国2017年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为58.5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5%。按照《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2030年左右达到70%,2030年前后我国人口也将达到14.5亿的峰值,预计2016年-2030年农村向城镇累计转移人口2亿人。再加上二胎政策的放开,单人家庭、单亲家庭以及“丁克家庭”比例的提高,新市民的刚性需求和原居民改善性需求会持续释放。

总之,未来十几年,房地产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至于2030年以后,既有小区和存量房的改造、二手房的交易、加上必要的新建项目,累计数量肯定不小,所以我们不必为市场的前景担心。

至于今年的房地产,由于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土地购置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商品房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了9.8%、7.2%、3.3%、13.2%,即使下半年增长减缓,全年的这些指标也会接近或超过去年。

行业的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高,当然,未来的发展与之前的发展有很大的不同。除了前两年已常说的由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增长,由传统粗放的建造方式转向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的建造方式外,更能反映行业特点的,是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当前我们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而近期外部环境的变化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不确定性。

对房企面临的成本上涨,融资偏紧等问题,本人提出三点建议:

(一)近两年来,一些企业高增长的背后是企业的高负债和金融的高杠杆,这难以持续。要处理好规模扩张、工期进度、提高效益与防范风险的关系,把加强管理、夯实基础、提高质量、提高资金运营效率、降低负债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努力实现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二)把握风险控制,拓宽融资渠道,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投资能力和资本运营能力。探索房地产资产证券化(AB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和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MBS);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对土地、资金等进行资产重构;通过合伙人制度、企业联合开发经营等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三)企业在顺境时不要忘了政策红利,困难时也要扛起必须的责任。要坚持诚实守信,认真执行国家的政策、法规和标准,切实履行与有关单位和购房、租房人的合同,切实保证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切实为消费者负责、为社会负责。

下半年房价一定会降?听听博鳌论坛上专家的声音

△全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

清华校友房地产协会创会会长、

精瑞人居发展基金会主席

聂梅生

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强力的去杠杆在金融层面上是有效的,不太有成效的是土地。土地的出让金是2.69万亿元,同比增长了43%。这一增长率主要是因为三四线城市同比增长123%,按下葫芦起来瓢。

这一增长是哪里来的,实际上不是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同比增长了123%,按下葫芦起来瓢。跟土地相关的税收大幅度的上涨达到了9799亿元,加上土地出让金2.6万亿元,达到了3.647亿元,地区政府其他的全部收入是4.46万亿元,说明高度的依赖房地产,经过这么强烈的金融方面的去杠杆,达到了成果,财政方面反而上去了。大家从深层次来讲,最近央妈和财爸互相怼的结果吧,财政高度依赖于土地财政。

房价收入比中,我个人认为,中国目前的房地产情况,已经发展了20年,如果要限房价是不可能的。去年这么高压,房价都没有下降,只是金融利率下降。房价下降是不大可能,房价收入比怎么样的变化,提高可支付力好在上半年的数据,可支配收入跟GDP是差不多的,如果可以超过GDP就最好了。可支付力不等于收入,应该是减少税负的负担,因此我认为应该减税。可支付力就上升了,这一点我非常支持特朗普的减税政策,确实对经济、对个人和企业的可支付力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现在要租房还是买房,月供不能占工资60%,现在完全的大于,而且是三代人供一套房子,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可支付力,因此要减税。

下半年房价一定会降?听听博鳌论坛上专家的声音

△原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任志强

那么下半年如果现行政策不改的话,我认为,我个人认为这个销售量和投资还是持续下行的一个趋势。是不是要为此而担心呢?

我个人倒不觉得房地产市场会崩盘,或者会出现急速逆转的情况。毕竟这个城市化的需求还存在,这个消费的欲望和改善性需求还是大量存在,特别是独居生活的这个总户数在不断加大。过去三年呢,独居家庭的增长率每年大概有30%多,未来几年呢可能还是越来越多。一个是老龄化造成的独居生活,就是两个老人剩了一个了,另外一个是年轻人不愿意和老人共同居住而形成的独居生活。

这个市场还是巨大的,全世界都找不到这么大一个房地产市场。目前中国的独家家庭大概在7500万户,占城市总人口的6%左右,但是在北欧这个数据已经接近40%,欧洲的数据为25%左右,中国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这个数据可能也会达到20%或者更高的水平,意味着几年以后,独居家庭可能会达到2亿用户,住房的需求仍然是巨大的。

从1-6月份的统计数据来看,投资主要来自房地产,税收也主要来自房地产,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中,房地产相关行业达到3万亿。他认为房价持续上涨,并且是不可逆的上涨,今年新开工的量跟不上销售量,明年有可能出现商品房供给不足。

这个市场哪怕即使下滑,而且持续下滑,从去年接近于17亿平方米的销售业绩降到了16亿、15亿、14亿平方米,它仍然是一个巨大市场。

下半年房价一定会降?听听博鳌论坛上专家的声音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钟伟

未来3年,中国的三四五线城市低于1.4万元/平方米的房屋几乎都会消失,因为住宅供应每平方米的成本是6800元/平方米,如果货币比是两倍的话,开发商是不赚钱的,6800元/平方米乘以2,1.4万—1.5万元/平方米的房价会成为主流

下半年房价一定会降?听听博鳌论坛上专家的声音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樊纲

楼市限价继续推行会出问题。楼市限购、限贷、限买、限卖和限离婚都是改变供求后面的参数,而限价会导致短缺以及走后门的现象。限什么东西都有一定的道理,改变价格机制,市场化改革就要出问题了。

房价高是供给侧的问题。因为供给不足导致价格上涨。过去十几年来,大城市住房供给严重短缺。有业内人士说如果让城市的人去农村买房,那么城市的房子就崩盘了,这是直接的反映,其实是不一定的。

住房是合理的消费和居住的需求。

第一是刚性需求,人口增长,家庭迭代,占的比例不是很大。

第二是改善需求,人的储蓄、财富增长,因此要买房和住好的房子。

第三迁移性需求。在城镇化阶段,迁移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四是投资性需求。如果是买了房子,也可以出租的话,也属于住的需求,不要一概否定投资性需求。

第五是增资投机性需求。买了不出租,只是为了升值。原因也在于,住房市场对未来增长的预期太高了。樊纲表示,现在的住房市场,就目前来讲供给侧不充分,不均衡与美好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最大的矛盾。

同意短期的调控手段。限购限贷都是属于行政手段,压制不是长期的办法,不是长效机制,而是扭曲经济,扭曲供求关系,所以要尽快用长效机制将代替它。他认为,没有房产税,会经常出现泡沫有了房产税不一定就出泡沫,比如美国。没有房地产税一定经常出泡沫,比如中国。

中国就要提高房地产容积率。对于如何化解中国房地产市场供需矛盾,樊纲认为,中国就要提高房地产容积率。中国人多,可居住的面积是世界的1/3,命中注定要住拥挤的房子,如果要大的房子,就去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买看不见人的房子。中国就要提高容积率,才能满足供给侧的长效机制,租售比例关系才可以达到均衡的水平。

五矿地产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何剑波先生:我认为在未来一年,房价应该是保持平稳的,不会出现一个显著的上涨。

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是房价稳定下来了,不涨了,房价能不能稳住呢?它会不会跌?我认为房价稳定的预期实现了,可能有下跌的压力。

禹洲集团董事局主席林龙安:国家层面提出"坚决遏制房价上涨",这个政策是历史以来最严峻的,可能是秘书改到最后,领导要加上这句话,给房地产一个定性。

未来一二线城市还是比较平稳,当然不排除人口、产业的转型跟不上,或者说人口的流出,随着新的以租为主的战略布局的拉开,可能会存在着停滞的问题,这也是一个信号。

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刘伟:国家这次的公报,因为国有企业对大政方针学习非常重要,还要贯彻落实。

我们的要求更高一些,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我的判断是,明年一定是一个差异化的。

像你刚才分析到的,包括深圳的供应量在下降,深圳的人口增加量那么大,他的需求支撑是很足的。

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作为房地产行业一年一度的顶级盛会,是中国目前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房地产专业论坛。业界精英齐聚一堂,讨论房地产市场未来走向,输出对于市场的不同见解,比较具有参考价值。观点碰撞下,谁的发言更具说服力?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