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東:民營企業缺啥,我們補啥!

編前語:

《湖北民營》雜誌正揚帆遠航

一本全面宣傳新時代湖北民營經濟,介紹民營企業輝煌成就的《湖北民營》雜誌,在省新聞出版廣電局支持下,於去年底在武漢光谷正式成立新編輯部。

該雜誌聘請全國人大代表葉青等一批知名經濟學者、專家以及省民營企業家代表,九州通集團董事會主席劉寶林、省浙江總商會會長何明東等擔任雜誌編委會委員;該雜誌還將聯合湖北楚商聯合會、省浙江商會、省商會聯盟、省黃岡商會等省、市級商會和行業協會,共同成立雜誌聯盟主席團。

原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馬莉為雜誌名譽總編。該雜誌正匯聚智力出謀劃策、集思廣益,全面宣傳新時代湖北民營經濟的發展。

《湖北民營》雜誌封面人物著力宣傳湖北民營企業中領軍人物,今年6月刊,特推出浙江商會會長何明東如何在鄂“打造民企再生驅動孵化平臺”,敬請關注。

何明東:民營企業缺啥,我們補啥!

《湖北民營》雜誌六月刊

何明東:民營企業缺啥,我們補啥!

——引領民企再生孵化平臺在鄂零突破

(《湖北民營》雜誌朱方偉)近日,在武漢長江大酒店一間辦公室陽臺上,—片小竹林鬱郁蒼蒼,清雅高潔。竹是高雅之物,這片竹林主人的品性也由此可見,鬧市裡鮮有竹子,但只要愛竹,空間和土壤都可以開闢出來。也許這正是湖北省浙江企業聯合會(總商會)會長、武漢錦繡長江實業集團董事長何明東經商之道的體現。正如他所說:“我感觸到了大武漢發展的蓬勃趨勢和良好前景,覺得武漢有很多商機,就毅然來到了這座城市,更是把自己的產業身家都投在了武漢,在這裡開始了全新的事業和領域,而且一干就是十多年。”

發展民企打造再生孵化平臺

如今,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的洗禮,浙商已成長為中國第一大商幫,足跡遍佈全球。何明東真誠地說,我們深知楚商的智慧,楚商的堅強,楚商的浪漫,楚商的豪放。楚文化的歷史沉澱讓“惟楚有才”的“楚商”有了文化的、歷史的厚重;長江滾滾、漢水湯湯,面對“歷史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創新改革試驗區”、“科技金融創新試點城市”、“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系列國家重大戰略聚集中的“國家中心城市”,共譜輝煌樂章、同描璀璨畫卷,需要在鄂浙商共同響應。目前湖北省浙江聯合會下有45家團體會員,11800餘家企業會員,涉及數十個領域,總投資額11600多億元的46萬浙商在鄂投資發展,註定是一支不容小覷的中堅力量——從古至今,區域經濟的發展與社會進步,從來不抗拒外來的力量,這種文化的碰撞與精神的借鑑,從某種意義上說,更能促進區域統籌與協調發展,更能推進社會和諧與歷史文明。

在“天下浙商洪湖行”活動會上,會長何明東慷慨陳詞:如何把湖北民營企業這塊做大做強?我們創新驅動,將聯合全國各省浙商的資源,浙商的平臺,組建新時代商會聯盟,搭建一個平臺,即“民營企業再生驅動孵化平臺”。我們為此配置了幾百個億的資金,全力專項打造這個平臺。眼下,民營企業都面臨著市場轉型升級,不少民營企業面臨著一次重生。打造 “民營企業再生驅動孵化平臺”的團隊,是集浙江多家上市公司的優勢組成。

“民營企業再生驅動孵化平臺”的核心宗旨,即為民營企業再生轉型提供立體孵化服務。

民營企業再生驅動孵化平臺,立足湖北,面向全國,為民營企業再生轉型提供投融資孵化服務,旨在以浙商商會聯盟的強大資源和立體孵化功能,進行投融資對接,服務時代發展中的民營企業。

民營企業再生驅動孵化平臺,以創新為驅動,以資本為動力,整合政府、市場、投融資等各方資源,打造新型資本聯動生態圈。孵化平臺,採用類基金管理公司模式運行,第一期總投資金額為100億人民幣,由眾安控股有限公司、湖北省浙江企業聯合會(總商會)會長單位和鑫略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發起設立,通過資本與實業經濟的有效對接助力浙商和湖北民企順利升級轉型,實現成員企業的共贏。

何明東會上介紹其核心優勢:

政府支持。商會聯盟得到了政府廣泛關注和認可,提供了大量優惠政策和各類扶持措施。同時,響應政府的號召,及時、準確、前瞻性地提供會員單位和民營企業的投資優惠政策、產業導向和公共關係支持,推動更多優質項目落戶。浙江商會聯盟利用自身的平臺優勢和資源效能,積極推動浙商和湖北民營企業參與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梯度轉移,為湖北的民營經濟作出積極貢獻。

優勢互補。商會聯盟整合和凝聚了政府資源、人脈資源、項目資源、信息資源等各類資源,為民營企業之間、企業和政府之間,會員與社會各界人士之間搭建起一個交流溝通的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同時,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增強湖北民營企業整體創新能力、提升形象、擴大融資渠道、促進產品銷售。對於處在起步或拓展之際的會員及湖北民企,通過多種形式的資源對接,協調解決民營企業在商業經營中遇到的土地、項目、資金、產品銷路、人才供求和維權事項。

整合信息。商會聯盟,是全球浙商溝通的信息匯聚地,彙集了大量政策信息、投資信息、項目信息、產業信息、價格信息等。同時,大數據也非常有助於傳統企業升級轉型,獲得新的增長。另外,浙商投資促進會成功打造了浙商業務共享平臺,實現全國性、跨地域、海量信息的整合。通過信息的快速流通,有力地助推新領域開拓,實現高水平發展。

創享資本。商會聯盟大力引導金融資本支持會員企業和民營企業發展,與全國多家金融機構達成戰略合作伙伴,為成員企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豐富人脈。商會聯盟遍佈全球的會員網絡,聚集浙商精英,高層次、寬領域,有利於積澱各類人脈資源,獲得更多商業機會。浙江商會聯盟進一步加大了會員和民企間的交流和溝通,民企互訪等活動持續開展,形成了民企間互幫互助、聚力發展的良好氛圍,對於積澱人脈資源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何明東欣喜地介紹平臺的四大功能:收集項目;背景調查;會診評估;資源匹配。包括資金注入、組織調整、資源整合、產業嫁接、市場融合。何明東指出,平臺將用專業的服務讓企業少走彎路,用標準化的流程讓項目得到保護,用高效能的實施使項目快速落地實施。

平臺給予企業資本動力,全力整合資源,幫助引進戰投,提供顧問諮詢服務;平臺聯合政府、產業龍頭、證券、銀行、法律、財經、諮詢等併購顧問組織為符合條件的目標民企助力再生。

我們面對的不是一個行業,是市場上所有的行業。凡是湖北面臨困境的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再生驅動孵化平臺”都會為該企業進行全方位的服務。只要項目本身沒問題,缺資金,就注入資金;缺市場,就幫你去打開市場;上下關係不通,幫你疏通對接;總之,你缺什麼,我們補什麼!

會上,會長何明東同浙商銀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浙商銀行授信200個億的貸款額度,全力支持打造“民營企業再生驅動孵化平臺”。

闖蕩江城 憑藉非凡創造力

浙商特點在何明東身上有著鮮明的體現。他秉承了浙商團結的風格、與時俱進的氣質和奮鬥到底的精神,三十多年如一日。他始終在實現個人人生價值以及企業創新道路上摸索前進,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著自己的錚錚誓言。

何明東說:“只要是認準的事,我一定要辦到,無論花多少精力和時間。”也正是有了這種人生信條的支撐,憑著非凡的創造力和進取精神,自信、敢於出手,讓他走在了許多同年代企業家的前面。

三十多年企業管理的經歷,近十年商貿房地產開發的經驗,讓高級經濟師何明東對商機有著敏銳的把握。2005年,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戰略,加大對中部城市的政策支持力度。他從商多年,在浙江本土完成二十年的原始積累後,他看中湖北剛剛起步的市場及潛力,毅然把二次跨越的事業發展地選擇在湖北,開始了長達十多年的深耕細作。2006年,何明東毅然來漢,斥資2億元收購、改造武漢長江大酒店,使長江大酒店在2007年又迎來了新的企業增長點,在社會上具有良好的聲譽。2008年,錦繡長江集團又投資了1.8億元,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建了沌口長江大酒店,填補了該區內無高檔酒店的空白。

目前,錦繡長江集團以酒店經營管理為主導,教育、投資、房地產開發、文化傳媒等多元化業務為發展方向,正是出於對事業理念和社會責任擔當的追求,何明東以企業集團化、專業化的進程不斷前進。旗下的錦繡長江教育集團運營著新動態國際教育、朗威、朗卓、易學在線等多個品牌,業務設計語言培訓、國際考試、出國留學等,品牌網點遍佈全國多個城市。

任重道遠 促浙企荊楚騰飛

今年初,“湖北省5A級社會組織”——湖北省浙江企業聯合會(總商會)受到中央統戰部會同全國工商聯赴湖北開展專題調研。2010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商會“促進經濟協作創業興鄂先進商會”榮譽稱號;2011年,武漢市人民政府授予商會“2010年度外地商會優秀單位” 榮譽稱號;2012年,武漢市人民政府授予商會“2011年度外地商會優秀單位”榮譽稱號;同年,中共中央組部授予商會黨委“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015年,國家民政部授予商會“全國先進社會組織”榮譽稱號。

何明東會長一直在強調一個理念:“我們浙商在湖北想要大發展,必須要有大團結。”在他看來,一個商會的團結,最主要看會長,不是錢多就能當會長,最關鍵是能不能付出。“作為第三任會長我最大的成就是實現了在鄂浙商的大團結。”何會長多年來把自己的公司事情放下,一心撲在商會會長工作中,嘔心瀝血。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會員企業由當初的1000多家發展到現在11800多家,並將全省地市浙商網羅在一塊兒,成為湖北省會員最多、影響力最大的商會,擁有45家團體會員和行業商會,與國內300多家商、協會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與湖北省和浙江省100多個市、縣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前一個五年,我實現了浙商的大聯合、大團結;後一個五年,我要帶領浙商大發展。”2017年1月,在商會換屆大會上,何明東憑藉任期內的卓越成績,繼續當選湖北省浙江企業聯合會(總商會)第四屆會長。面對下一個五年,他提出了“大發展”的理念。其中,服務和引導會員企業轉型升級,成為何明東的重要“課題”。

據悉,在鄂浙商46萬人,絕大多數從事傳統產業。經濟進入新常態,浙商們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壓力和機遇。所以,一直以來,何明東就把推動浙商轉型升級、引導浙商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要工作。

“這次轉型升級痛苦是一定的,但為了生存必須走下去。特別是傳統產業產能過剩,不轉型一定會死。”何明東強調說,商會一方面要引導會員企業朝創新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要通過互聯網的大數據手段,瞭解需求,對症下藥。

“我一直在思考的是,在當今經濟環境下,如何提升商會服務功能,幫助企業轉型升級。”何明東說,當前首要任務是通過大數據的手段,瞭解會員情況,然後再“對症下藥”。

今年商會工作的重點是要推動在鄂浙商“大發展”,總商會將加大為會員維權力度、解決融資難題、發展行業分會、擴大投資渠道、促進商會活力、培養青年浙商、參與精準扶貧等方面,凝聚眾智的強大力量,為新時代浙商高質量發展創造更有利的發展環境。

同時,身兼浙商、楚商的責任,何明東一直致力於搭建鄂浙兩省交流合作的平臺。近四年來,商會共組織300餘次投資考察活動。先後赴湖北武漢、鄂州、宜昌等地投資考察。為浙江省政府及杭州、溫州、台州、寧波等各級政府來鄂考察、洽談投資項目牽線搭橋,取得了良好的成績。2016年3月“2016天下浙商荊門行”活動在荊門市舉行。會上,何明東代表湖北省浙江企業聯合會(總商會),與荊門市副市長陳叔弘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書。

毫無疑問,在譜寫湖北發展新篇章的過程中,荊楚浙商已成為推動經濟建設的重要力量。

如今,“慈善”成了浙商的標籤之一。湖北浙商也不例外,他們已經成為湖北民營企業慈善建設的有力推動者。聯合會在會長何明東的領導下將繼續設立慈善專項資金,樹立浙商慈善公益形象。多年來,在鄂浙商累計捐款捐物6.2億餘元,捐建29所希望學校。僅去年和前年,在參與湖北省“精準扶貧”行動中,累計捐款就達2000餘萬元。

何明東深情地說,在鄂浙商中,很多人都是常年在武漢居住,甚至有相當一部分人定居下來,可以說武漢已經成為了第二故鄉,自己也成為“新楚商”;為自己的“家鄉”武漢發展、建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是理所應當的。黨中央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很多振奮人心的目標舉措,關鍵是落實落地落細。做大做強湖北民營企業,要解放思想,借鑑浙江等發達地區經驗完善的服務體系,對重點培育扶持的產業政策項目化、透明化,並轉化為企業實實在在的獲得感。“高質量發展,對於引導生產要素、優質資源的有效合理分配提出了更高要求。再多的資金,再多的項目,都比不上培育和保護市場創新活力、大眾創業機制、健康產業體系。”

在“天下浙商洪湖行”活動會上,湖北省工商聯(總商會)副主席羅紹友親切勉勵,希望湖北省浙江企業聯合會(總商會)在湖北省眾多商會中樹立起一面旗子,起著標杆的帶頭作用。

何明東目前是湖北省政協委員、湖北省工商聯總商會副會長,今年還是湖北省省級商會聯盟的輪值主席。“天下浙商洪湖行”活動會上,何明東高調錶示,這屆會長任期還有三年半時間,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浙商大團結我們做到了,但是大發展,我們做的還不夠;下一步,如何把這個“大發展”真正做起來,而且,不光是口頭上講,重要的是落實到行動上;不能光有湖北省第一大商會的名氣,重要的是我們要有內功。在湖北省統戰部、工商聯等政府部門的指導下,我和我的執行會長團隊,要帶領和聯合浙商不負使命,並團結湖北省眾多省級商會,打造“民營企業再生驅動孵化平臺”,全力幫扶在湖北的浙商和湖北民營企業轉型升級,解決困難,走向成功;全力幫助有實力的會員企業和民企做大做強,爭取登陸上市,積極地為做大做強湖北民營企業作出更大貢獻。

何明東:民營企業缺啥,我們補啥!

2012年4月23日,時任湖北省省長王國生(右)親切會見湖北省浙江企業聯合會(總商會)會長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