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打破刚兑?

江湖观察者


打破刚兑的目的在于降低银行的风险,将风险转嫁给投资人,不再对投资人的本金、利息进行兜底,避免金融事故对银行造成影响,扰乱金融秩序。



一、为什么现在提出打破刚兑?

银行最初投资的都是国债类的产品,风险低,收益也低。后来为了提高利率,多购买非标产品,而非标产品的风险大,利率高。

由于银行背书可靠,收益也还不错,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投资,导致银行的资金存量越来越大。但由于银行运作的模式是资金池模式,以期限错配来牟取利差,所以一旦发生金融风险,客户的投资资金退潮,银行投资出去的钱无法收回,就会导致银行资管体系崩盘。



二、风险产生原理

所有投资人的钱,都会被银行存在“一个账户”里,这个账户就叫做资金池。

短期产品收益低,长期产品收益高,银行通常会拿投资人短期投资的钱购买长期的信贷、基金,赚取利差,等到短期投资到期后,以资金池的钱按约定的利率支付本金、利息。

不管信贷、基金盈亏,投资人都能拿到收益,也就是说,银行承担了履约风险。

银行的资金池非常大,个别的风险通常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如果发生金融危机,风险就暴露出来了。


鸿远财经


为什么要打破刚兑?

其实刚性兑付的意思,就是有银行进行兜底,投资者对于自己的投资风险都是没有的。

但是,一旦银行在这些银行理财资金进行投资在极端环境,例如金融危机,次贷危机时候,银行的风险将会全部承受,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将会对经济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央行需要投资者风险自负。对于安全的,较低风险的投资,收益较低,对于风险较高的投资,收益相对较高。

其实发达国家,例如美国,都是没有刚性兑付,客户自负风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