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線桿上的黃色貼紙 最近讓杭州濮家新村的居民提心弔膽

电线杆上的黄色贴纸 最近让杭州濮家新村的居民提心吊胆

“不得了了,不得了了,我們小區後面運河邊上有電線杆漏電了,有兩根,你們趕緊來看看。”快報熱線85100000那頭的老大爺,聲音急促。

雖然已經立秋,但秋老虎依然兇猛,杭州的氣溫一直居高不下,當下正是用電高峰期,也是事故高發期。記者立刻跟老大爺確認好地點,匆匆趕了過去。

貼黃色警示牌的電線杆 正對小區後門

乘坐地鐵1號線到閘弄口站,穿過濮家新村,從小區後門出來,正是老大爺說的濮家運河公園。

公園正對著京杭運河,是一塊圓形的活動區,中心是一個大花盤。公園東西兩側是長長的綠化道,東到京江橋,西到城東橋,綠樹帶著陰涼,早晚時候,附近居民特別喜歡在這裡散散步、跳跳操。

老大爺說的兩根“漏電”的電線杆,就在活動區與東西兩側人行道的連接口處。遠遠看去,這兩根電線杆上貼著刺眼的黃色告示。

昨天下午三點多,太陽還很高,天氣很熱,河邊的居民並不多。看到記者來了,大家都圍了上來。

“這兩張警示牌存在有一段時間了,我每天早上都在這裡散步,每次看到心裡都咯噔一下。到底有沒有危險,能不能給個準確答覆?”報料的張大爺訴求很明確。

“我覺得是不可能漏電的,漏電的話那得多大的事啊,怎麼會簡單貼張警示牌?”王大爺關掉收音機,湊過來說。

“我搞不懂有沒有電,但是自從看到這個警示牌,一直很警惕。我整天帶著孫子在這裡玩,出不得危險,所以我都看牢了孫子,不讓他碰這兩根電線杆的。”推著孫子經過的崔阿姨也表達了自己的顧慮,“其他也是儘量不讓碰,但是這兩根是絕對不能碰的。”

沿路55根電線杆

只有這2根貼著警示牌

黃色警示牌上到底寫了什麼,讓大家如此恐慌?

走近一看,上面以大字號寫著“警示 照明設施帶電 請勿接觸、靠近”,跟上方電線杆的藍色標牌比起來,不管是字號還是顏色,都醒目得多。

貼著黃色警示牌的兩根電線杆,分別是“人行道燈北16”號和“人行道燈北22”號,從字面看起來,雖沒有明確說明電線杆漏電,但還是讓人心頭一緊,覺得有危險。

如果是普通的警示牌,那麼,長長的“京江橋-城東橋”段應該不止這兩處。記者沿著人行道,挨個查看沿路電線杆。發現從“人行道燈北1”號到“人行道燈北55”號,除了上述兩處警示牌外,再沒有其他電線杆上貼有警示牌。

如此看來,情況確實有點不妙。“人行道燈北16”號和“人行道燈北22”號這兩根電線杆到底存不存在漏電的情況?

記者立即撥通了電線杆上的聯繫電話,一名姓朱的師傅接了。聽完情況後,朱師傅斬釘截鐵地說:“百分百沒有漏電,我們前兩天剛剛養護過,你們就放心吧!”

既然沒有漏電,為何要張貼如此醒目的警示牌呢?為了再次確認情況,我們聯繫到了杭州運河集團文旅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帥煒林。

“這兩張警示牌並不是今年張貼的,實際上是去年下半年張貼的。目的是引起大家的注意,不要離電線杆太近,不是電線杆有危險,而是防患於未然。”帥煒林向我們展示了去年7月21日,杭州市亮燈監管中心下發的《關於開展高溫期間城市照明設施安全專項整治排查的通知》。

《通知》第二條指出,“要防止在高溫天氣中,廣場、公園、人行天橋、騎樓、河道周邊等區域的照明設施在運行中發生漏電、燈具表面產生炙熱、燈罩玻璃裂變破損傷人事件。同時,要在廣場、公園等區域的入口、旁邊醒目位置設置安全警示標識標牌,確保措施到位,取得實效。”

這兩張“黃牌”就是在那次整治排查過程中張貼的,因為警示牌完好,所以今年只是養護沒有重新張貼。

電線杆不漏電

去年貼的牌10天內更換

從京江橋到城東橋,55根電線杆,為什麼只在相鄰的兩根電線杆上張貼,而沿路再無提示了呢?

帥煒林解釋道,運河邊的綠化道一直深受附近居民喜歡,尤其是老年人,在這裡散步跳舞的特別多。濮家運河公園正對著濮家新村後門,旁邊就是濮家小學,這裡空間最寬敞,人也最密集,很多老年人喜歡在這裡環抱著電線杆練操,這種行為是有一定危險性的,所以就貼在了這個地方。另外一個想法是,這裡人們進進出出,比較容易關注到。

“這個警示牌是為了提醒大家遠離所有電線杆,並不是特指這兩根,沒想到我們的措辭引起這麼大的誤會。”帥煒林說,他們剛聽到居民的擔憂時覺得不可思議,後來反省,因為措辭不夠恰當而讓居民們擔心,“好心辦了壞事,實在抱歉”。

杭州市亮燈監管中心得知大家的顧慮後,也派專人到達現場瞭解情況。

根據《電力設施安全標誌管理辦法》,“對帶電設施設置警示標誌,既是為了大家的安全,也是符合安全要求的。”市亮燈監管中心相關負責人說:“不過,這個標識引起了大家的誤解,我們就要嚴肅對待,我們已經建議運河集團儘快修改警示內容。”

帥煒林表示,已經收到了建議,並開始著手設計製作。“這次會更加嚴謹,等設計完成通過審核後,我們會盡快更換警示牌,大概10天內可更換到位。”

(都市快報 見習記者 王青 文/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