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全面啓動!惠州鄉村振興有了「路線圖」和「時間表」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葉石界)對於有著廣闊農村地區的惠州來說,鄉村振興是一項歷史性任務。

近日,惠州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堅持規劃先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搞統一模式、“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堅持多方投入、共建共享,激發各級政府、企業、社會和農民參與鄉村振興積極性。

對此,惠州列出了具體的階段性任務和時間表——今年年底,鄉村振興全面啟動,各項規劃和政策全面出臺,全市46個省定貧困村達到整治標準;2019年,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市建設穩步推進,各項改革逐步形成經驗;46個省定貧困村基本建成新農村示範村;2020年,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5年,納入規劃範圍的全部行政村建成生態宜居美麗鄉村;2035年,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要出臺鄉村振興戰略規劃

惠州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提到,必須遵循鄉村發展規律,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時制宜,不能把城鎮化的理念簡單照搬到鄉村。鄉村振興不要千村一面。

這首先體現在規劃上。

《方案》提出,牢固樹立城鄉融合、一體設計、多規合一理念,抓緊編制惠州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統攬全市鄉村振興發展。該市有關職能部門還將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制定三年專項行動方案。

具體來說,將要統籌城鎮與鄉村融合發展,以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為基礎,推進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等有機銜接,形成城鄉融合、區域一體、多規合一的規劃體系。

“鄉村振興要跟城市結合起來,要以城帶鄉,這跟過去分割看城與鄉的發展是不同的,將鄉村和城市有機統一起來規劃佈局,才能真正體現城鄉融合的理念。”惠州市農科所所長鍾元和表示。

在鄉村振興這個長期性的大課題中,必然意味著巨大的資金投入。

惠州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要求,要發揮財政資金槓桿作用,積極引入市場的力量,撬動企業、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入,為農村發展注入新動力。

《方案》提出,公共財政將更大力度向“三農傾斜”,加快建立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實行目標、任務、資金、權責“四到縣”;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範圍,進一步提高農業農村投入比例;等等。

那麼,又如何進一步激發社會資金的投入?惠州的思路是,一方面發揮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金引導作用,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更多投向鄉村振興;另一方面,鼓勵企業幫扶、參與農村項目建設運營。

比如,鼓勵企業整縣整鎮幫扶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鼓勵社會資本投入鄉村振興,對政府主導、財政支持的農村公益性工程和項目,引導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建設、管護和運營。

記者瞭解到,接下來惠州將制定引導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的政策意見,列明負面清單,保護好投資方及農民利益。

4000人以上的行政村,村級幼兒園要全覆蓋

“當前,農村的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還存在不小的短板,接下來需要繼續補齊這些基礎設施的短板。”鍾元和表示。

惠州提出,要以實現基礎設施全覆蓋為抓手,以進自然村入農戶到農田為路徑,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全面改善鄉村生產生活生態條件。

建設“四好農村路”就是 推進農村重大基礎設施全覆蓋的一個舉措。

記者瞭解到,接下來惠州將制定加快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實施方案和農村公路管護養護意見,完善農村公路“縣道縣管、鄉村道鄉鎮管”分級管理體制機制。

按計劃,到2018年底,具備通行條件的建制村農村客運班車通達率達到100%,到2020年完成全市通20戶以上村民聚居地村道路面硬化建設,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村公路建、管、養的機制,農村公路列養率達到100%,優良中等路率不低於75%。

除了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也是當前農村的一大短板。

針對鄉村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突出短板,惠州提出要精準發力,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增強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到2027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功能完善、水平適度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比如農村教育,該市將出臺實施《惠州市發展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擴大農村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推進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底部攻堅;開展城鄉學校結對幫扶活動,保持幫扶農村學校全覆蓋,推動城鎮優質學校輻射農村學校常態化;進一步提高農村學校初中畢業生升入優質高中的比例,引導生源均衡配置;等等。

按計劃,到2018年底,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保持在95%以上,高中階段毛入學率保持在97%以上;到2020年全市每個鄉鎮至少有1所規範化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4000人以上的行政村實現村級幼兒園全覆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