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湛兮:荷花的别名与诗词

何湛兮:荷花的别名与诗词

何湛兮:荷花的别名与诗词

静客、翠钱、宫莲、佛座须、碧环鞭蓉、鞭蕖、金芙蓉、灵草、君子花、天仙花、红蕖、溪客、芰荷、玉芝、水中芙蓉、水宫仙子、中国莲、六月花神、草芙蓉、红衣、水芙蓉、玉环、六月春、藕花、水华、菡萏、水旦草、芙蓉、水芝、水芸、水目、泽芝、莲花、芙蕖、芬陀利花

何湛兮:荷花的别名与诗词

夏日盛景,当属荷花,此时已过八月,倘若再不写荷,便不堪再写。

李时珍《本草纲目》解释荷花说:“莲茎上负荷叶,叶上负荷花,故名。

荷花别名极多,以特征、生长习性、气质等等来命名,后世文人们也不遗余力地添砖加瓦,将它的名字越写越多,到现在,有记载的就已达到近40种。

所以这次,我们不再写它的寓意或解读,就来看看,文人们都喜欢给荷花起哪些别名。

何湛兮:荷花的别名与诗词

不止有荷

还有关于荷花的别称

莲 花

虽然严格来说,荷花与莲花,并不是同一种,荷是莲科的一个分支,而莲则多指睡莲,但既然是同一家,那莲荷通用,也就理所当然。在诗词中,莲也基本都指代荷。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两汉·汉乐府

何湛兮:荷花的别名与诗词

菡 萏

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出自《尔雅·释草》:“荷,芙渠……其华菡萏。”又《说文解字》云:“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

《摊破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

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

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唐·李璟

何湛兮:荷花的别名与诗词

芙 蓉

芙蓉:亦称“夫容”。汉辞典《尔雅》解释道:“芙蓉之含敷蒲也。”李时珍解释,芙蓉就是“敷布容艳之意”。司马相如则把卓文君比作是出水芙蓉,以显其容姿秀美。

《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唐·王昌龄

何湛兮:荷花的别名与诗词

芙 蕖

亦作“ 芙渠 ”,荷花的别名,古人专指已经开放的荷花。《尔雅·释草》:“荷,芙渠。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

《江城子·江景》

凤凰山下雨初晴,

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

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

人不见,数峰青。

——宋·苏轼

何湛兮:荷花的别名与诗词

藕 花

藕花,为荷花的口头俗称,因农民种植莲藕而得名,在古代社会及现代的农村被广泛使用。而在文学作品中,用得其实并不多。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宋·李清照

何湛兮:荷花的别名与诗词

朱 华

朱为红,华即花,所谓朱华,便是指红色的花,因荷花多粉色,因此也以此颜色为名。朱华之名,最早见曹植《公宴诗》“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后王勃《采莲赋》也有写“咏绿竹於风晓,赋朱华於月夕。”

《念奴娇》

朝来佳气,郁葱葱,

报道悬弧良节。

绿水朱华秋色嫩,

景比蓬莱更别。

万缕银须,一枝铁杖,

信是人中杰。

此翁八十,怪来精彩殊绝。

闻道久种阴功,

杏林橘井,此辈都休说。

一点心通南极老,

锡与长生仙牒。

乱舞斑衣,齐倾寿酒,

满座笙歌咽。

年年今日,华堂醉倒明月。

——宋·秦观

何湛兮:荷花的别名与诗词

芰 荷

芰荷并不是指荷花,而是指菱叶与荷叶,最早出自《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因此,从广义上来说,芰荷是荷花的别称,从狭义上来说,它是荷叶的别称。

《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

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

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

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

——元·张养浩

何湛兮:荷花的别名与诗词

水 芝

水芝这个名字,一半出其形、一半出其性。芝是指荷叶微卷如灵芝,水既水生。《群芳谱》记载“荷为芙蕖花,一名水芙蓉,一名水芝,一名水芸,一名泽芝,一名水旦,一名水华。”另有《苏氏演义》卷下记载:“芙蓉,一名荷花,生池泽中,实曰莲。花最秀者,一名水旦,一名水芝,一名水华。”

《卜算子》

袅袅水芝红,

脉脉蒹葭逋。

淅淅西风淡淡烟,

几点疏疏雨。

草草展杯觞,

对此盈盈女。

叶叶红衣当酒船,

细细流霞举。

——宋·葛立方

何湛兮:荷花的别名与诗词

荷 华

荷华,其实就是荷花,古时华通花,因此在诗词中,两者实为一,并不能算作别名。

《国风·郑风》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诗经

何湛兮:荷花的别名与诗词

芬 陀 利 华

芬陀利华,是梵语“白莲花”的意思(不是网络上的白莲花),出自《观无量寿佛经》。在古时佛教盛行之际,许多禅诗中写到莲花,很多都会写成芬陀利,这个就和石蒜叫曼珠沙华一样,都是来源于佛经的名字。

《僧惠白莲》

逃暑追凉荫碧萝,

清池咫尺阻经过。

眼前喜见芬陀利,

鼻观重参乾闼婆。

绰约汉宫黄傅额,

依稀洛浦袜凌波。

远公自结庐山社,

一笑拈花意若何。

——宋·李洪

就像前面说的,荷花别名繁多,除了这些名字以外,还有许多其他名字。比如“花中十二客”,以其气质为名,有“静客”之称;《三柳轩杂识》中又称之为“净客”;《三馀赘笔》改其名为“净友”。

又见诸多诗词文学中,将其唤作“浮友、鞭蓉、翠钱、红衣、灵草、水华、玉环、六月春”等等,不一而足。能得如此之多,足可见人们对其所爱之深,毕竟在如此火热的季节中,带来满眼清凉与满池芬芳,谁能不爱呢?

何湛兮:荷花的别名与诗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