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灭亡以后,满族人都改姓了?

青岛纯粮自酿酒


满族人原本是有满洲老姓的,比如爱新觉罗、富察、叶赫那拉、钮祜禄等等,大清灭亡之后,很多满族人都改成了汉族姓氏,如关、傅、那、佟、赫、马、赵等。

最初的满族姓氏大部分属于女真古姓,原本是多音节的,清军入关之后,受汉族文化影响,一些满族人的姓氏开始逐渐向单音节过渡,汉文的普及,满族姓氏开始以汉字表达,与汉族姓氏逐步接近。

其实,早在努尔哈赤时期,满族文化就开始受到汉族文化影响了,努尔哈赤的儿子多尔衮、莽古尔泰这些名字都是满语,而皇太极明显就是汉语“皇太子”的谐音。

皇太极生了第九子,干脆直接用汉语“福临”起名字。

乾隆年间的和珅并不姓和,他的满族老姓是钮祜禄氏,但是在军机处,很多人都称呼他为和中堂。

和珅原名叫善保,在私塾读书时,老师给他起了个汉语的名字和珅——温和的美玉。

字致斋,这就更不用说了,这俩字根本找不到半点满族语言的痕迹。

晚清时期,兴中会成立,曾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其中的“鞑虏”指的就是满清统治集团,大清摇摇欲坠,不仅令满洲贵族惶惶不可终日,普通旗人也受到冲击。

满洲贵族享受了二百七十六年的荣华富贵,如今却成了民人(满族对汉族的称谓)的出气筒,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那时候谁还敢自称满洲旗人,避之唯恐不及。

相声大师侯宝林直到去世之前,才承认自己是满族人。

一些满洲贵族纷纷改称汉族姓氏,如皇族爱新觉罗氏就改为金、艾、肇、德、洪、罗、依、海等多个汉族姓氏。

叶赫那拉改为那姓,伊尔根觉罗氏改为赵姓,瓜尔佳氏改为关、汪、白、鲍等姓氏,富察氏改为富、傅等姓氏,马佳氏改为麻、马等姓氏,宁古塔氏改为宁、刘等姓氏。

普通满族百姓也跟贵族们遭殃,由于旗人生下来就由国家供养,所以很多人养尊处优,不学无术,没有讨生活的本领。

大清垮了,一些旗人为生活所迫,不得不从事他们曾经耻于去做的小商小贩,打短工等维持生计,为了不被歧视,不引起民人的敌意,很多满族人隐瞒自己的身份,纷纷改为汉族姓氏。

满族人口最少的时候只有八万人,不到实际人口的十分之一。抗战胜利之后,北京只有两千多人承认自己是满族人,这部分人多为贵族,属于无法隐姓埋名的一部分人。

时代变了,如今,满族人不再受到歧视,有一些满族人又恢复了老姓,值得庆幸的是,满族人口数量大增,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满族人口总数已超过一千万人,


汉周读书


清朝灭亡前大部分满族人都已经汉化了,说汉语,读《四书五经》,清朝末期很多旗人满语都说不好了。底层旗人生活习惯和汉人几乎没什么区别,总不能在北京城还非要打猎为生。

到了清朝灭亡以后,旗人身份不仅没有什么用,反而还招人憎恨。你知道辛亥革命提出的“驱除鞑虏”吧?干脆改姓融入汉族,服装发型也都改成汉族人习惯,生活沟通也方便。

总之,文明进步,历史趋势。


照理拍案


1、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使得满族粉粉改姓,以求自保。

2、主体民族汉文化的熏陶,同化的结果。

3、历史融合进程不可更改,文明的进步必然。

4、… …


孤月苍狼82529191


清朝灭亡的时候没有人强迫改姓。当时的满族人都在纷纷传说南方的革命党人杀人如麻,尤其是对满人好不留情,所以当时北方的满族人纷纷改汉姓以逃避可能的屠杀。后来虽然在满族聚集的北方没有发生过杀戮,但是为了方便,以及建国后为了逃避历次运动,改姓的满族一直沿用了改用的汉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