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阿里巴巴厲害還是美國亞馬遜厲害?爲什麼?

騰信客棧


之前馬雲自己就談論過了了阿里巴巴與亞馬遜的不同:阿里巴巴並非“中國的亞馬遜”。

亞馬遜更像是一個帝國,亞馬遜控制了一切,買賣的過程它們都得經手。而淘寶更像是個生態圈,一個平臺。為商家提供技術,讓其銷售產品。

亞馬遜在15年底員工就有23.08萬人,阿里只有4.5萬人。所以從上來看,其實他們的內部體系是不同的。

今年的Prime Day,亞馬遜交易額不到天貓“雙十一”的10%。
加上阿里發佈了2017第二季度的財報,阿里的市值達到4304億美元,亞馬遜為4579億美元。

大家都說“全球第一的電商”阿里是否將取而代之。

其實這有點像馬雲說的:1000萬個小型買家也能撼動微軟和IBM這樣的參天大樹。

如果單單比電商,這是阿里的優勢,可以看出確實做的數一數二。可亞馬遜的王牌並不是電商,而是AWS(Amazon Web Services)。

商業軟件提供商,亞馬遜全球第五,但在雲業務上,前四的微軟、IBM、甲骨文和SAP都還在追趕。

現在亞馬遜已經佔領全球雲計算市場的半壁江山。亞馬遜的雲服務AWS去年營收175億美元,佔據亞馬遜總營收的大約十分之一。

而云計算的前景是非常可觀的,未來兩年帶來的利潤幾百億美元。

而馬雲也是看準了未來的發展,在雲計算花了很多精力。可相比亞馬遜還是差太多了。

但如果阿里的雲計算能後來居上,前途還是無量的。


鎂客網


在全球電商市場上,亞馬遜和阿里巴巴可是兩大巨頭,都在各自的本土市場建立了強大的品牌形象。目前阿里巴巴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而亞馬遜則是世界頭號帝國美利堅的第一電商公司,總體說來,亞馬遜的實力更強一些。

亞馬遜上市已經超過20年了,這20年間的發展可謂是一路向前。其業務有自營網上商城業務,這是亞馬遜最傳統的業務模塊,包含如書籍、音樂、視頻、遊戲、軟件等銷售,佔2017年銷售收入的61%。第三方服務業務,主要是提供交易平臺和技術抽取交易佣金,這塊收入佔2017年銷售收入的21.4%。線下實體店業務是亞馬遜2017年開始做的,去年收購了全食超市,銷售業績佔2017年收入的3.3%。其餘的主要業務還有用戶訂閱收入、AWS(雲計算)、廣告收入,其中亞馬遜的AWS是全球雲計算業務的老大,相當有發展潛力。

2018年亞馬遜的市值約7000億美元,而創始人兼CEO貝索斯持有近7900萬股,

摺合人民幣約7100億元,遠超長期霸榜全球首富的比爾蓋茨,已經成為全球新首富。

阿里巴巴是中國互聯網的巨頭之一,市值約4830億美元,在電商行業的地位僅次於亞馬遜。旗下的淘寶網、雲計算、螞蟻金服都被大眾所熟悉,阿里巴巴除了電商這塊重頭領域,更大的優勢在於支付寶及其相關的金融生態,支付寶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支付服務提供商,未來這塊價值可能會超過其電商業務,阿里巴巴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天方燕談


這是領域不同的兩個巨頭公司,只能說目前各有各的優勢,自在各自的市場也都屬於處於壟斷地位的公司。以現在的情況不好說到底誰更強大。


亞馬遜在歐美市場獨佔鰲頭,但在亞洲鮮有成績,更為重要的是,在中國基本沒有多少市場份額。

而阿里巴巴在中國市場獨佔鰲頭,穩居第一。而互聯網金融方面在全世界上可以說是發展最好的,但是其在歐美的影響力遠遠不及亞馬遜。


個人認為阿里巴巴和亞馬遜誰在未來勝出,還是要看在尚處萌芽階段的東南亞,南美甚至非洲市場,還有就是雲計算,互聯網金融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努力。


先說亞馬遜,亞馬遜初期是以網上圖書起步,接著加入音箱製品一直到現在變成了一個綜合電商(以前是),並在公司的整個經營過程中,不斷的開展適應自身發展的多元化新業務。

比較有影響的有電子閱讀器kindle,自出版的KDP,潛力無限的AWS,與淘寶相似的第三方賣家市場market place,強大的物流中心,和智能音箱ecoh等等,這促使亞馬遜的市值迅速上升。


然後就是阿里巴巴。阿里由電商業務起家,進而衍生出其現在兩大支柱業務——淘寶,支付寶,物流方面有整合資源的菜鳥、還有現在發展不錯的阿里雲。當然,現在的阿里巴巴早就不僅僅是電商,相對於其他互聯網企業,阿里最可怕的優勢,是它構造了一個閉環的電子商務的生態系統,能夠實現持續發展。


總之,背靠中國的阿里潛力驚人!


歐界傳媒


總體來說,阿里巴巴和電商老大亞馬遜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兩個都是全球電商行業體量最大,增長速度最快的巨頭。

截止到2018年7.18日,美國亞馬遜市值為8974億美元,阿里巴巴市值為4943億美元。亞馬遜每股1843.93美元,阿里巴巴每股192.66美元。阿里巴巴的市值波動較大,亞馬遜的市值一直處於穩定上揚狀態,可見它發展和盈利長期受到投資者的肯定。



業績方面

阿里巴巴的淨利潤遠遠超過亞馬遜,而亞馬遜的營收則遠遠超過阿里巴巴。亞馬遜將所得收益大部分有進行了再投資,亞馬遜的淨利潤小於阿里巴巴。亞馬遜主要以為自營。阿里巴巴則僅僅是提供了一個銷售平臺。營收差距主要是二者經營模式的差別。

業務差異

電商

阿里巴巴公佈的2018年一季度財報,電商平臺業務達430.27億,佔其營收總額的85.7%。亞馬遜的2017財年第二季度財報,自營電商產品銷售的淨利潤達237.54億美元,佔淨營收的62.5%。可見,電商在兩者公司營收中都是核心業務。

雲服務

阿里巴巴公佈的2018財年一季度,雲計算付費用戶數量超過100萬。雲計算收入同比增長94%至24.31億,佔總營收的4.8%。

亞馬遜AWS目前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雲服務提供商。亞馬遜的2017財年第二季度財報,來自AWS的淨營收佔總營收的10.78%,達41億美元。與之相比,阿里巴巴有不小差距。


AI業務

雲計算業務是AI技術發展的基礎。阿里巴巴的AI正處於起步階段。亞馬遜的人工智能領域佈局已經很深入,已經從營收規模、用戶數據、基礎設施覆蓋取得了比較領先的優勢。

新零售業務

阿里巴巴聯合各大商業平臺的線上線下銷售模式。目前仍在試水階段,無人值守的“淘寶會員店”和線下盒馬鮮生,未來仍具有較大的潛力。

亞馬遜在“零售”佈局方面,影響力巨大。亞馬遜的線下實體超市AmazonGo;137億美元收購全食超市;後邊又推出 Instant Pickup 服務,下單取貨幾分鐘就能完成。


海外發展

阿里巴巴和亞馬遜這兩家,除了國內投資,也都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且競爭異常激烈,尤其在東南亞地區。

總的來說,不論從市值、規模、銷售額、行業佈局、技術等因素上看,阿里巴巴與亞馬遜還有不小的差距。阿里巴巴目前在各個方面都在追趕,目前勢頭和方向都不錯。潛力巨大。


最喜歡看的是評論


1.如果兩家公司在美國以外的市場上拼殺:阿里勝過亞馬遜。

2.如果就現在這樣的市場上拼殺:

亞馬遜暫時勝過阿里。

3.預計2---3年後:亞馬遜只能敗下陣來。


新經濟牽引一實戰


個人感覺各有各的厲害,因為受眾是不同的。

我覺得不怎麼需要去比較

沒什麼必要。


朱成頻道live


阿里巴巴厲害,因為阿里巴巴什麼都賣


比起亞馬遜,阿里巴巴更像是小商品市場,五穀陳雜,無所不包,而且能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只有你想不到,,沒有阿里做不到。


亞馬遜還是正規的多,而且種類比阿里巴巴少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