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过后不“看海”,芜湖将做一个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暴雨过后不“看海”,芜湖将做一个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雨天积水、水体黑臭、热岛效应······

这些问题要翻篇了!

未来芜湖将实现小雨不积水、

大雨不内涝、暴雨不成灾!

因为芜湖将做一个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暴雨过后不“看海”,芜湖将做一个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什么?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就像会“呼吸”。

这样听起来“高大上”的概念离我们并不远。记者7月31日从芜湖市住建委获悉,《芜湖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2016-2030)》已经市规委会审定同意,正式公布。

暴雨过后不“看海”,芜湖将做一个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2030年全市建成区80%面积“海绵化”

根据规划要求,为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我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转变传统的排水防涝思路和污染治理思路,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

“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的主要原则为:生态为本、自然循环、规划引领、统筹推进、政府引导、社会参与。

根据规划,芜湖“海绵城市”建设的功能目标为实现“水生态良好、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改善、水景观优美、水资源缓解、水文化丰富”的发展战略,建设河畅岸绿、人水和谐的“海绵芜湖”。

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暴雨过后不“看海”,芜湖将做一个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2020年,全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要求;2030年,全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要求。

据悉,“海绵城市”建设管控要求根据地形地貌、排水分区,综合考虑水系和路网对规划区的切割,将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分为6个一级分区,94个二级分区。

地下可实施“海绵管廊”

此规划按照建设用地类型分别对建筑与场地类,市政道路类,公园绿地、广场类,水体类给出建设指引。

暴雨过后不“看海”,芜湖将做一个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赵亚玲 摄

政道路类

适宜采用的设施为透水下垫面、植生滞留槽、生态树池、植被草沟、渗管/渠。实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路段,可结合综合管廊规划,增设雨水截流舱室,实施“海绵管廊”。

公园绿地、广场类

适宜采用的设施为收集回用设施、植被草沟、渗井、生物滞留(流)设施,雨水湿地、植被缓冲室。

水体类

适宜采用的设施为雨水湿地、滞留设施、植被缓冲带、雨水排出口末端处理。适宜技术选择上则包括透水铺装、植草沟、雨水花园、屋顶绿化、植被缓冲带、雨水调蓄池。

暴雨过后不“看海”,芜湖将做一个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会 “吸水”的海绵城市

怎样避免暴雨过后城市“看海”?在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看来,不断提高海绵城市的建设标准,让整个城市“会吸水”是其中的关窍所在。

暴雨过后不“看海”,芜湖将做一个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赵亚玲 摄

例如,根据《规划》,城市公园绿地应结合周边水系、道路、市政设施等统筹开展竖向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植草沟和小微湿地等措施。公园绿地内的步行系统、广场和停车场等硬质铺装宜采用透水材料,不断提升公园绿地对自身雨水径流的消纳和净化能力,并为周边区域提供雨水滞留、缓排空间。

今后,城市道路、建筑将体现海绵城市理念,真正实现“会吸水”。

在该《规划》中,新建道路的绿地率应满足以下要求:红线宽度大于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低于30%;红线宽度在40-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宜低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宜小于20%。新建建设工程硬化面积达10000平方米以上(含)的项目,应配建雨水调蓄设施。具体配建标准为:每万平米硬化面积配建不小于500立方米的雨水调蓄设施。

暴雨过后不“看海”,芜湖将做一个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此外,公共停车场、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车道和建设工程的外部庭院的透水铺装率不小于70%。当屋面坡度不大于15度时可设置绿色屋顶,并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强度、景观和内涝防治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绿色屋顶的类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