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關羽墳有洛陽當陽之爭?

白沙死忠粉


位於湖北當陽城區西北3公里處的關陵,原稱“大王冢”,坐西朝東,面臨沮水,和景山遙遙相望。關陵與山西運城解州關帝廟、河南洛陽關林並稱中國三大關廟,已有1700餘年歷史。

關陵是為紀念三國蜀將關羽而建,乃關羽之陵寢,2006年5月,關陵作為三國時期古墓葬,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史記載,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孫權巧襲荊州,佔據江陵,遣將擊關羽,追至當陽,於臨詛殺關公。但恐劉備興師問罪,於是將關羽首級獻給曹操,又按諸侯之禮葬其屍骸於當陽境內。曹操識破東吳計謀,也以諸侯之禮將關羽頭顱葬於洛陽南門外。這就是關羽“身臥當陽,頭枕洛陽”傳說的由來。

全國現有三處關羽陵墓,一是關羽故里山西解州衣冠冢,稱為關廟;二是河南洛陽厚葬關羽首級處,稱為關林;三是當陽關陵。

關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為埋葬三國時蜀將關羽首級之地,前為祠廟,後為墓冢,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關林鎮。關林在千百座關廟中獨稱“林”,是中國唯一的冢、廟、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經典建築。

關林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乾隆時加以擴建,現存建築主要為明代,是一處保存完整的古建築群。2008年由洛陽市申報的關公信俗,已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關林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關公信俗”的遺產地,已成為全人類共享的文化瑰寶。

(洛陽晚報 付璇)


洛陽晚報


關羽首級葬於洛陽市佃莊鎮關莊村

三國名將關羽,於建安二十四年冬十二月(公元二一九年),被東吳孫權殺害,怕劉備報仇,計謀嫁禍於曹操,這件事情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第七十七回講的很清楚:“權從其言,隨遣使者以木匣盛關羽首級,星夜送與曹操。時曹操從摩陂班師回洛陽,聞東吳送關公首級至;喜曰:‘雲長已死,吾夜眠貼席矣。’階下一人出曰:‘此乃東吳移禍之計也。’操視之,乃主簿司馬懿也,操問其故,懿曰:‘劉、關、張三人桃園結義時,誓同生死,今東吳害了關公,懼其復仇,故將首級獻於大王,使劉備遷怒大王,不攻吳而攻魏,他卻於中乘便而圖事耳。’操曰:‘仲達之言是也,孤以何策解之?’懿曰:‘此事極易,大王可將關公首級,刻一香木之軀以配之,葬以大臣之禮,劉備知之,必深恨孫權,盡力南征,我卻觀其勝負;蜀勝則攻吳,吳勝則攻蜀,二處若得一處,那一處亦不久也。’操大喜,從其計,遂召吳使入,呈上木匣,操開匣視之,見關公面如平日。操笑曰:‘雲長別來無恙!’言未訖,只見關公口開目動,鬚髮皆張,操驚倒。眾官急救,良久方醒,顧謂眾官曰:‘關將軍真天神也!’吳使又將關公顯聖附體罵孫權追呂蒙之事告操,操愈加恐懼,遂設牲醴祭祀,刻沉香木為軀,以王候之禮,葬於洛陽南門外,令大小官員送殯,操自拜祭,贈為荊王,差官守墓,即遣吳使回江東去訖”。

關羽首級葬在那裡,羅貫中講得再清楚不過了,當時曹操從摩陂班師回洛陽,,也就是今白馬寺東的漢魏故城。操在這裡召見東吳使者,在這裡與司馬懿商量對策,在這裡祭祀關公,將關羽葬於南門外,才讓東吳使者回江東去訖。

當時洛陽南門外有三大建築:靈臺、明堂、太學。沿太學向東三里多,就是關羽墓,即現今佃莊鎮關莊村東北角上。墓前有嘉靖時的石碑,寬三尺,高六尺,厚六寸許,正面刻有“漢壽亭侯武安協天護國大將軍關侯之墓。”隆慶二年萊陽縣知事陳大有又為樹碑,題曰:“漢義勇武安王關侯之墓。”世遠年堙,碑就澌泯。關莊魏學明商請鄉里士紳,又於民國二十三年(1934)七月重為建石。陽署“漢壽亭侯歷封武安王協天護國忠義大帝關聖之墓。”此碑現存於偃師商城博物館內。關羽冢的封丘和其他眾多墓冢不同,是一個圓柱形:為全國所罕見。周長約l800米:高30餘米四周懸崖峭壁、只有正南方有一道二米多寬二米多高的大石門,進門可通冢頂、老百姓都叫它"實圪壋寨"南邊百米還有一座陪冢 :形狀半圓形和其他冢一樣。1978年關莊關羽冢塌陷,考古隊立即進行發掘,這個石拱券砌的漢墓規模很大,兩扇石門足有上噸重,石門上鑿有圖案花紋,上刻有碩大的虎頭,墓道有一米見方的青石塊砌成。墓中發現大量漢代文物。如銅錢,豬,羊陶俑,象牙酒杯等。尤其令人驚訝的是墓室臺上發現了一個人頭骨,而沒有身軀骨架,在場參與發掘的村民龐寶山、魏紅炎等都親眼所見,這個人頭,不是恰與《三國演義》關羽的殯葬吻合嗎?

事實勝於雄辯,關羽的首級葬於洛陽南門外,就是現今漢魏古城南門外的關莊村。但卻有人鑽牛角尖,無中生有,硬說《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是元末明初人。他看到的洛陽是現今的洛陽古城。那麼,請問羅貫中在第七十七回:玉泉山關公顯聖,洛陽城曹操感神。這個洛陽也是羅貫中看到的洛陽嗎?曹操建安220年去世,事隔千餘年去那裡感神。曹操從摩陂班師回洛陽,也是羅貫中看到的洛陽嗎?簡直是胡說八道,不值一駁。有人為了把關林說成是關羽首級埋葬地,還把“洛陽南門外”,加上“南門外十五里”,關林只是祭祀關羽的場所,規模很大,香火旺盛,廟後卻有一個冢,不能因為香火旺就把冢也跟著成了關羽墓啦。說到關帝廟,全球不下萬座,關莊村南門內也有規模宏大的關王廟,大殿中央塑有關羽戎裝像,周倉、關平手持兵器站立兩旁,後殿塑有關羽及夫人像,解放前香火旺盛,這廟始建於嘉靖年間(1557年),現存有洛陽知事陳大有題寫的“關王廟”匾額,這廟比關林的廟早40年。廟歸廟冢歸冢不能混為一體,直到萬曆年間(1597年),即關羽死後千餘年在一個不知是誰的冢前建一座關帝廟,這個無名冢就變成關羽冢啦,關林的廟再宏大,香火再旺,不管再大造輿論這冢也變不成關羽冢。而在《關林》丶《洛陽文物誌》等著作中,均以“相傳”這裡是葬關羽首級的地方,可現在有些單位和個人,為了商業操作的需要,竟毫不掩飾的把“相傳”二字去掉了。1936年12月劉峙、張學良集資立有一碑,撰文稱:“世傳,關壯繆事多異,要其中義之氣,誠有以深入乎?人人舊紀冢在城南五里,與今不合,或以漢魏故都為解,蓋弗可考矣”,此碑對關林廟後的冢就有異議。

封建帝王為自身需要題什麼字,都不能說明這個冢就是關羽首級埋葬地。關林廟後的冢有的說是東漢鮑將軍墓,或漢馬伏坡晉關子明墓。其是非真偽,莫從之考。關莊的關羽墓已經發掘,證實為關羽首級埋葬地。如果還有疑義,可將關林所謂的關帝冢發掘一看不就清楚了。希望考古部門不受政界壓力,把發掘關莊墓的原始記錄(而不是篡改的記錄)公佈一下,以正視聽,還歷史真面目。

關莊關羽文化研究會

農曆2018年6月24日


巍巍we


洛陽關羽墓,位於漢魏洛陽故城之南郊,即偃師佃莊鎮關莊村,是關羽首級安葬地。而洛陽關林,位於隋唐洛陽城之南,是明清以來關羽不斷受到追封而修建的全國影響力最大的關廟。

關羽首級安葬於偃師關莊,關羽族人為其守墓,這個村得以命名為“關莊”。其附近的“酒務”,實為“酒霧”,即為關羽首級做的防腐處理之處。還有“安頭”村,即為其木身和首級合為一體之處。此關莊、酒務、安頭村,都是對此事件的紀念性得名。

偃師夾河灘有佃莊“關莊”,距此幾十裡外的萬安山下還有一個“官莊”。關莊村沒有“關”姓,而官莊村的“關”姓倒是大姓。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是因為關羽族人,因政治變故受到追殺,其族人全部逃到幾十裡外安家的緣故。逃亡地的村名還是“關莊”。

只是在當代相同村名調整中,將最早的“關莊”保留為“關莊”,後來的“關莊”改為諧音的“官莊”。“官莊”的“關”姓,即關羽的關姓,是關羽族人一脈傳承至今的“關”姓。

偃師關莊,原有關羽巨大墓冢。當代就用其建了磚廠,漸漸就成為遺址了。其紀念碑現存於偃師商城博物館。


洛陽郭俊卿


沒有什麼好爭的,一個埋頭,一個埋身

三國大家耳熟能詳,關羽首級獻給曹操,曹操命人以沉香木雕刻身軀葬於洛陽城南十五里處,是為洛陽關林由來。關羽身死葬於當陽,是當陽關羽墳之由來。百度一搜一大把

這些內容大量史書均有記載,沒必要爭。兩地都祭拜關羽也並無不妥,只有地域黑才無聊挑撥
尤其是樓下知名陝西地域黑,哪裡有洛陽的新聞哪裡就有它出來吠


拿史實講證據


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鄉。洛陽叫關林(古時聖人之墓稱為林,文聖孔夫子,武聖關二哥),當陽叫關陵(古時帝王之墓稱為陵),運城關羽故鄉的叫關帝廟。這是中國三大關廟,沒有什麼先後之分,但是關林和關帝廟是國家4A級景區,關陵是3A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