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心動魄!山體崩塌前的「十分鐘奇蹟」,他怎麼做到的?

半面山好像洩了氣的氣球,瞬間凹陷坍塌。一塊塊巨石從山上滾落,重重地砸在環山公路上。警戒線外的司機師傅們驚出一身冷汗,後怕、慶幸……8月11日8時30分,北京市房山區大安山鄉軍紅路K18+350米處發生較大規模山體崩塌災害,約3萬方石塊同時滾落,所幸,由於當地群測群防安全員和公路養護工人及時發現險情並與交通部門協調採取斷路措施,塌方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和車輛損失。

驚心動魄!山體崩塌前的“十分鐘奇蹟”,他怎麼做到的?

提前發現險情 採取應急措施

11日上午8點20分,就在大規模山體崩塌發生的10分鐘前,北京市交通委員會路政局房山公路分局巡視人員及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員安宏三就已發現有落石現象,於是迅速採取應急措施。

北京房山大安山鄉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員 安宏三:

早上我在村裡巡防的時候,聽到這邊有東西響,開車過來看了,到現場的時候,馬路有塊大石頭,十來噸的大石頭,兩邊有車,我說你們別過了,人也別走。

驚心動魄!山體崩塌前的“十分鐘奇蹟”,他怎麼做到的?

安宏三認為此處山體已經失穩,有馬上發生山體大面積崩塌的可能,便立即攔截了當時在該路段的15輛車、28人,在路上採取了攔擋行人和車輛、告知前方危險不能通行的措施,同時打電話報告給村支部書記。

就在封路不久後,8點30分,崩塌處山體發生大規模滑坡,涉及路段長度約 120米,高度約40米,滑坡量約3萬立方米,由於提前採取了交通疏導措施,原計劃途經此處的車輛都被勸停,從原路退出該路段,現場未成人員傷亡。

驚心動魄!山體崩塌前的“十分鐘奇蹟”,他怎麼做到的?

驚心動魄!山體崩塌前的“十分鐘奇蹟”,他怎麼做到的?

房山山體崩塌前的“十分鐘奇蹟”,他怎麼做到的?

“石頭一開始慢慢滾動,轟隆隆的一聲就塌了。”現場目擊者趙永標說,幸虧在崩塌前有及時預警,不然道路上的人全危險了。

驚心動魄!山體崩塌前的“十分鐘奇蹟”,他怎麼做到的?

↑山體崩塌的石塊把環山公路摧毀,道路阻斷。 謝昊(實習生)攝影

就在事發十分鐘前,房山區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員安宏三在巡查地質災害隱患點時,發現山體有石塊掉落,有發生山體大面積崩塌的可能。他便立即攔截了當時在該路段的15輛汽車和28個行人,同時向有關部門彙報。

如果沒有安宏三,這3萬方山體石塊帶來的將不僅是驚嚇,很可能是一場悲劇。

12日清晨,在有關部門確認現場安全後,記者和安宏三回到現場,回顧這“十分鐘奇蹟”。

事發地距離北京市中心近一個半小時車程。沿途山路崎嶇蜿蜒,公路依山而建,凹凸不平的山體與公路近90度夾角。事發現場,公路已被山石掩埋,不時還有零碎石子滾落。

驚心動魄!山體崩塌前的“十分鐘奇蹟”,他怎麼做到的?

↑山體崩塌災害現場的救援團隊和設備。 謝昊(實習生)攝影

“11日早上,我在村裡就聽到有滾石的聲音。”安宏三介紹當天的場景,他敏感意識到,恐怕會出大事。

“到現場就發現路上有大石頭。”安宏三說,“我當時也很緊張,因為這幾天下大雨,山上掉石子很正常,但現在只有這個山頭一直在掉石頭,就很不正常了。”

事發突然,安宏三當機立斷開始攔車。“有的司機看到落石嚇得不敢下車,我和村民們一起攔車,組織大家遠離現場。”安宏三說。

驚心動魄!山體崩塌前的“十分鐘奇蹟”,他怎麼做到的?

↑北京房山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員安宏三。 田晨旭(實習生)攝影

安宏三是北京市房山區大安山鄉趙畝地村村民,2017年6月加入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房山分局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員隊伍,曾於今年5月參加專業培訓。

平日裡,安宏三等300多名房山區基層群測群防員就負責山裡的地質災害初期排查工作。

12日,記者和安宏三一同沿著山路前行。“我每天就在這段四五公里長的山路上巡防,一天兩三次。”安宏三說,主要排查的就是滾石以及河道水情。

近年來,北京市規劃國土委加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力量,建立了對每個險村險戶隱患點“一點一預案”制度,每個隱患點有專人巡查、專人監測、專人看護,遇有險情有專人上報,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群測群防網絡體系。

驚心動魄!山體崩塌前的“十分鐘奇蹟”,他怎麼做到的?

↑北京房山區軍紅路K18+350處附近樹立的標示。 謝昊(實習生)攝影

每年汛前,市、區兩級規劃國土部門都會組織群測群防員業務培訓,並通過培訓考核,選拔對環境熟悉、有責任心、肯於奉獻的村幹部或村民擔任群測群防員。

電影裡往往有這樣的超級英雄,他們擁有讓時間倒流的能力,回到災難還未發生的時刻,解救眾生。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的神奇魔力,但有像安宏三一樣默默工作的群測群防員們,最大限度保障著人們的生命安全。

不少網友說安宏三是英雄,聽到這樣的評價,安宏三靦腆地笑了笑:“我不是英雄,做的都是最普普通通的事。”

目前,道路仍在封閉中,多部門已在現場勘察並進行會商,由於山體存在進一步坍塌的可能,養護人員暫未開展實質性清理作業,需地質部門勘察後才能確定下一步搶通措施,預計8月30日處置完畢。

驚心動魄!山體崩塌前的“十分鐘奇蹟”,他怎麼做到的?

驚心動魄!山體崩塌前的“十分鐘奇蹟”,他怎麼做到的?

專家提示,近期,北京郊山區降雨頻繁,易發生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儘量避免或減少到山區出行、遊玩,注意人身財產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