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的是棺椁 伤的是民心

起的是棺椁 伤的是民心

8月1日下午,江西省民政厅官网就本省殡葬改革发生的问题发布消息称:就近期殡葬改革中,一些乡镇对工作复杂性认识不足、没有进行充分、深入的宣传引导工作,导致出现入户收集、集中拆解棺木等简单过激的做法,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省民政厅强调,推进殡葬改革要做好尊重逝者、安慰生者、服务群众工作,要因地制宜、补齐短板,建设好殡仪馆、骨灰堂(公墓)等基础设施,为推进遗体火化和节地生态安葬提供坚实的基础条件。并提供监督电话。

起的是棺椁 伤的是民心

质疑之声四起-强行起棺成宣传典型

2018年4月,弋阳县漆工镇杨桥村的“强行起棺”事件,则引发了村民的质疑。按当地民间风俗,葬后起棺就是对死者“不尊”。4月16日,郑某去世时正是上饶市在弋阳县召开全市绿色殡葬现场推进会的前一天。漆工镇组织镇、村干部来到死者家里宣传绿色殡葬政策。但郑某的家人认为,“逝者已入棺进坟,无论如何也不能同意起棺”。劝说无果,在僵持与压力之下,弋阳县殡葬综合执法工作组决定强行起棺。4月17日,漆工镇联合由县民政局、公安局、城管局、城建局组成的殡葬综合执法工作组对郑某的坟墓进行强行起棺,并将棺木及死者尸体送往县殡仪馆进行火化处理。处理完毕,弋阳县委宣传部通过微信公众号“弋阳关注”发文称,“整个处置实施过程进展顺利,家属情绪平稳”,强行起棺事件,被视为改革成果进行宣传。短短一个多月时间,该市至少收缴、焚烧5000余副棺木。

起的是棺椁 伤的是民心

土葬浪费资源有碍观瞻

据鄱阳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干部介绍,村里每年都有村民去世,土葬占用的土地也必将一年年增加,而在农村,村民又没有在坟墓上种植庄稼的习俗,所以坟墓占用的土地基本上等于荒废。再者,上饶正在全力打造旅游城市,这些坟墓也有碍观瞻,有时夜间出行还很恐怖。

据了解,为推动绿色殡葬改革,江西已连续两年将建立绿色殡葬奖补激励机制纳入民生工程,将遗体接运、存放(3天)、火化、普通骨灰盒、骨灰寄存和“三沿六区”坟墓迁移及节地生态安葬等纳入奖补范围,市县普遍建立了具体的奖补办法。在全面建立困难群众遗体免费火化制度的基础上,全省有84个县(市、区)建立了全民遗体免费火化制度。

2017年,江西全省遗体火化率达到35%,较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增幅连续两年超过5%,增幅居全国第二位,目前有15个县(市、区)火化率达到100%。目前,江西省已建成火化殡仪馆86个,经营性公墓99个,城乡公益性公墓6000余个。

起的是棺椁 伤的是民心

专家呼吁:殡葬改革需要缓步慢行

有法律专家认为,当地政府突然之间出台这种“一刀切”的火葬政策,尽管符合国家殡葬改革要求,但对于这项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和民俗传统的重大决策,起码应当通过公众听证、专家论证、合法性评估、集体讨论,如果将这些程序全部省略,其决策的合法性值得商榷。

“作为移风易俗的重要内容,绿色殡葬势在必行。但即便有好的政策初衷,在实施过程中也需考虑民众的情感和接受程度。”江西师范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主任颜三忠表示,尤其是“收缴棺木、一律火化”这类行政行为很容易引发阻力,殡葬改革更需要缓步慢行,以耐心做工作、加强宣传、分步推进等方式取代“一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