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白糖拌飯,孩子腹痛就醫:夏天帶娃注意這些「兇手」

夏季氣溫升高,忽然暴風雨,讓溼度增大,正是昆蟲滋生活躍的高峰期。而這時飲食安全、居家清潔、戶外活動一旦稍不注意,我們就容易遭殃淪落為這些小昆蟲的“大獵物”。

最近真的是毒蟲傷害事件頻發,有些更是嚴重致死。今天就給媽媽們加持幾道防護提醒,教你正確應對方式,幫全家人安然度夏。

一道白糖拌飯,蟎蟲進腸道

據新聞,有家長反映小朋友經常腹痛,醫生排除了腸炎、痢疾等疾病,在化驗大便時發現有蟎蟲及蟎蟲卵,經再三詢問,才知道平時有常吃白糖拌稀飯的習慣,醫生認為腹痛是由白糖引起的。在醫生建議下調整了飲食習慣,孩子的腹痛情況得以緩解。

這道新聞中關於腹痛原因的鍋不應該單單是白糖來背,我們需要提煉出的重點是:蟎蟲,確實是可以進入腸道的!而不是僅僅來源於白糖!

對於白糖,國家標準中有“蟎蟲不得檢出”的規定。從正規渠道購買的白糖,只要不打開包裝,是不會有蟎蟲的。但是開裝之後的存儲不當,任何食物都會有蟎蟲風險。

一道白糖拌飯,孩子腹痛就醫:夏天帶娃注意這些“兇手”

對於蟎蟲,我們一定不陌生,可以說,我們的身邊無時無刻不存在著蟎蟲。

蟎蟲可以在人體腸道內存活,當數量較多時,就可能導致腹痛等症狀,也就是“腸蟎病”。

通過保存不當的食品進入人體腸道的蟎蟲主要是粉蟎和甜食蟎。餅乾、奶粉等食品和糧食中容易滋生粉蟎,而白糖、片糖、麥芽糖、糖漿最容易吸引甜食蟎。室內蟎蟲最常見的是塵蟎,最易藏匿在地毯、棉被、床墊、枕頭、地板、沙發等傢俱用品中。

360度全方位防蟎蟲,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01室內通風透光,除灰清潔

蟎蟲喜歡在20-25攝氏度,相對溼度65-80%,有織物或者灰塵的環境生長。打掃的時候,先灑水或者用溼抹布,防止蟎蟲飛揚到空氣中擴大分散範圍。

02食物不宜儲存過長時間

要做好封閉保存,白糖、砂糖及紅糖,儘量買生產日期新鮮的小包裝。食用前做加熱處理,最好能加熱到75攝氏度以上。

03勤洗勤曬

枕頭被褥、毛巾、底墊等容易積灰生蟎的物品,高溫洗滌殺毒。至少每兩週用55攝氏度以上的熱水浸泡10分鐘,然後再清洗,電熨斗熨燙。家中有寵物一定要注意及時清潔毛髮。

被跳蚤咬傷感染支氣管炎

3歲男孩皓皓在小區公共區域玩耍時,身上被跳蚤咬傷多處,並起紅腫疙瘩。男孩因奇癢無比,連續多夜無法入睡,塗止癢膏藥三四天後仍不見好轉,並開始出現呼吸急促、咳嗽、氣喘症狀。家人見情況不妙,去醫院就診,醫生診斷為喘息性支氣管炎。男孩家人懷疑,小區之所以出現跳蚤,應該跟貓狗排洩物沒及時清理有關。物管處表示,跳蚤難以消殺處理,希望業主不要隨意飼養小貓小狗。

一道白糖拌飯,孩子腹痛就醫:夏天帶娃注意這些“兇手”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跳蚤越來越少見。但當孩子身上出現不明原因的紅點,兩三包或成群一起出現,以及疹子排列成一直線或三角形,且奇癢無比,則要注意是否是跳蚤所為。即使家裡很乾淨,但孩子在外活動的環境裡往往會給跳蚤以可乘之機,尤其是流浪貓狗較多的小區公共活動區、不注意清潔的兒童活動區、郊外野外等。

如果懷疑孩子被跳蚤咬了,第一件事就是換掉孩子穿的衣服,並且每天清洗被褥和衣服,給孩子徹底清潔洗澡,因為跳蚤比較小,有可能隱藏在頭髮和衣服裡,持續造成威脅。

寶寶散步被毀容,隱翅蟲成禍首

如果說蟎蟲只是小怪獸,那麼下面一種是戰鬥力更強大的——隱翅蟲。

海寧市人民醫院接診到了一個十幾個月大的孩子,這個孩子臉上、手上,全是紅斑、膿包,尤其是臉上,像被硫酸、硝酸灼傷般毀容的感覺,看了讓人十分心疼。孩子一直哇哇大哭,醫生仔細檢查又詢問了孩子的生活情況,發現這個孩子並沒有接觸化學物品,沒有用過含化學成分的護膚品,更沒有服用特殊的藥物,但醫生注意到了一個細節,家人會經常抱著孩子去公園散步,公園裡經常有像螞蟻一樣的蟲子出現,根據這些情況,王醫生判斷,孩子應該是患上了隱翅蟲皮炎。

一道白糖拌飯,孩子腹痛就醫:夏天帶娃注意這些“兇手”

隱翅蟲的毒性腐蝕性很強,一旦接觸到皮膚,往往會出現瘙癢、灼痛、腫脹、水泡症狀,毒液流動的話就會形成長條或者成片的形狀,嚴重者伴有噁心、嘔吐、發燒。

當有蟲子落在身上,不管是什麼蟲,在我們無法判斷其毒性的情況下,切忌拍打、揉捏,以防止蟲體的病毒進入人體。應該避免直接接觸,輕輕吹飛或者彈走蟲子,或者藉助其他工具讓它離開人體。

如果拍打或疑似接觸過隱翅蟲怎麼辦?需要及時用肥皂水等鹼性消毒物清洗,再用清水洗淨後,塗抹上外用鎮靜抗皮炎藥物,如果皮膚感到不適,放心起見,簡單處理後去醫院進一步檢查處理。

蜱蟲咬上身,一家兩人喪命

是不是已經收到了驚嚇?然而毒蟲裡面的大boss馬上就要上場了!

江蘇盱眙宋先生家5月底6月初,小舅子和岳母先後被蜱蟲咬傷,多器官衰竭,不治身亡。“小舅子當時就是發高燒,咳血,病情很急,也就幾天時間,後來,岳母也是高燒不退,症狀一模一樣,出的血都無法凝固!”經診斷,這就是致命殺手“蜱蟲病”。

一道白糖拌飯,孩子腹痛就醫:夏天帶娃注意這些“兇手”

蜱蟲病5~11月是高發期,被蜱蟲叮咬之後,如果那隻蜱蟲帶有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病毒(也稱新型布尼亞病毒),一旦感染病毒,其病死率高達12.7%~32.6%,而且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僅有對症支持治療。

如果被蜱蟲叮咬,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傷皮膚,或者致使蜱蟲的頭部留在皮膚內。正確方式是:

把酒精塗在蜱蟲身上,使蜱蟲頭部放鬆,再用尖頭鑷子取出蜱蟲。或用菸頭輕輕燙蜱蟲露在體外的部分,使其頭部自行慢慢退出。取出後,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處理,並隨時觀察身體狀況。

蜱蟲咬後,容易出現急性發熱,體溫 38攝氏度以上,伴有畏寒、食慾不振、肌肉痠痛。早期症狀為嘔吐、腹痛、腹瀉等,部分患者存在皮膚瘀點瘀斑、牙齦出血、球結膜出血等出血症狀。病情危重,可出現意識障礙、肺出血、腦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如出現發熱、紅斑、破潰症狀之一,必須立即就醫!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家人被蜱蟲叮咬,陪護照顧時一定要避免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排洩物、嘔吐物,因為病毒被發現可以此傳播。

對大家來說,最好的措施就是減少與毒蟲接觸的機會。

防蜱蟲隱翅蟲攻略

  • 進入戶外草地、樹林等環境中穿長袖、長褲,紮緊褲腿。務必噴灑驅蟲水。
  • 穿淺色衣服,便於檢查是否有蟲爬上,外出回來後,認真檢查身體和衣物。
  • 家中安裝紗窗紗門,減少昆蟲進入室內的接觸人體的機會。
  • 睡覺時關燈,以免吸引昆蟲,使用蚊帳,可以穿長袖睡衣儘量減少身體暴露。

毒蟲雖小,但是危害不容小覷,做好日常防護,牢記緊急處理的正確措施,不痛不癢過暑期。

一道白糖拌飯,孩子腹痛就醫:夏天帶娃注意這些“兇手”

一道白糖拌飯,孩子腹痛就醫:夏天帶娃注意這些“兇手”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