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貿區到大灣區,廣州南沙發展這麼快,怎樣能參與進去分享發展紅利?

廣佛房產


1,將事業發展到南沙

2,把家搬到南沙

南沙強,強南沙

南沙,不僅作為國家級自貿區,更是廣州市決心打造的城市副中心,在《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中就明確指出要強南沙。

南沙作為廣州副中心,粵港澳大灣區門戶樞紐,產業聚集效應已經開始顯現,特別是人工智能產業,沒有電子信息產業基礎的南沙,如今匯聚了微軟雲、中科院、科大訊飛等人工智能“拳頭”項目,並有從事圖像識別的雲從科技、專注無人駕駛技術的小馬智行等明星創業項目。南沙發展AI產業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力爭打造千億級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形成領先的人工智能城市典範。

在大力招商引資的同時,南沙通過優化辦事流程、減少開辦環節、促進信息共享,有效壓減企業開辦時間,今年4月,經第三方機構畢馬威評估,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指標體系,南沙企業開辦便利度可排在全球第五位。

南沙整體的產業和創業環境都逐漸成熟,有了這些基礎才能支撐南沙即將到來的騰飛。

入局南沙,資產先行

一個地區的發展,早在產業啟動之前,基礎建設、房地產等行業都先一步增長。自2015年確定南沙自貿區以來,這三年南沙首先突飛猛進的就是房價了,住宅從幾千漲到近3萬,公寓等商辦物業也近2w了,增長幅度遠超廣州市區。

南沙著眼於產業佈局和大灣區建設,一系列政策扶持吸引大批企業進駐,也必將帶來大量人口。相比事業發展,搬家到南沙顯然更容易一些。置業南沙既有剛需,也投資客,參與到南沙的建設本身就是分享發展紅利的途徑之一。

隨著房住不炒,限購調控等逐步升級,房產投資特別是購買住宅受到許多制約,這種情況下商辦物業的投資窗口又一次被打開了。

廣州市甲級寫字樓租金水平正在持續上漲,空置率下降。今年上半年,全市平均租金同比增長9.6%,空置率同比下降7.8%。特別是新增供應已進入收官階段的珠江新城,甲級寫字樓平均租金更是大漲了12.1%。

許多板塊都在說自己是下一個珠江新城,題主看好南沙,自然也會認同南沙CBD的發展前景,寫字樓等大額投資我們就不說了,SOHO這類物業有更多的探討空間。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室SOHO模式越來越受追捧,就像開頭回答的,想分享南沙發展紅利,不外乎事業和物業進入到南沙,而SOHO物業可自住,可以註冊公司,一石二鳥的滿足了條件,值得著重考慮。

購買商辦資產,除了考察地段、交通、配套,項目整體的體量、開發商品牌也會有明顯的溢價作用。而南沙還有一個特別的條件考慮:總部資產

南沙已落戶的廣州港股份有限公司、中鐵建南沙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南航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等上百家家總部型企業。總部物業的配套、質量、規劃等都會比較好,畢竟自家要用。

比如中國鐵建環球中心,坐落於蕉門河區府板塊,作為中鐵建南方總部基地,目前已經有多家中鐵建單位入駐簽約,也含有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南沙公積金中心等政企事業單位,還有意向進駐企業一共二十幾家,獨具優勢。

或許錯過了深圳,錯過了珠江新城。那麼南沙,或許是可以把握的一次機會,因為南沙,不僅是廣州,是大灣區的,也是國家的。


廣佛房產


本人並不看好南沙的發展,地理位置來說南沙之於廣州有些太過遙遠了,反倒是和深圳的關聯度更大一些。南沙在位置上更像是大灣區的核心,但是所謂港口的地位,因過於靠近內陸效果大打折扣,水位太淺有擱淺風險,對於貨輪來說中山珠海都是更好的選擇。

南沙置業,天河上班目前來看通勤成本太高,18號線開通後會好一點,4號線就算了。年輕人的話還是節省出通勤時間用於社交和工作,這才是真正的資源。如果養老的話,南沙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環境好,汙染少,未來醫院各項資源也會完善。

以上就是本人的看法。


廣州樓市新鮮報


打了二十年雞血、各種無底洞地砸錢,要央企給央企、要麼什麼總部給什麼總部、什麼地鐵、城軌、高鐵、高速公路要什麼加倍給,2018年上半年增速1.8%!一斷血就萎了?還有另一個增城也是,東進吹了十幾年,號稱分分鐘秒殺番禺,也只有1.2%的增速,這叫快嗎?對比一下人家後孃養的花都,臉紅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