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和總經理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蒲仙傳韻


董事長:


董事長是公司董事會的領導,公司的最高領導者。其職責具有組織、協調、代表的性質。董事長的權力在董事會職責範圍之內,不管理公司的具體業務,一般也不進行個人決策,只在董事會開會或董事會專門委員會開會時才享有與其他董事同等的投票權。


CEO的權力都來源於他,只有他擁有召開董事會,罷免CEO等最高權力,他掌握行政權力。


一般具有以下職能:


1、一般是董事會的成員之一,承擔主席、主持、召集人等職能,但在中國公司法的框架下,董事長的法定權力其實和其他董事差不多是一樣的,在董事會的表決中只有一票。  

2、由於董事長有召集董事會等程序上的權力——這種程序上的權力是其權力超出一般董事的地方。  

3、當公司沒有董事會,只有一名執行董事的時候,這名執行董事通常在名片上也印製成董事長。這裡的董事長,其實是以一人而行使董事會的權力。  

4、董事長的權力其實往往不在於這個職銜本身,而在於其常常為公司大股東、實際控制人。


總經理:


董事總經理表示他既是董事會成員之一的董事,又是負責經營的總經理;若僅僅只是總經理職位,至多隻能列席董事會,無法參予表決。


一般具有以下職能:


1、經營事務:全面負責公司經營事務;  

2、建章立制:制定具體的公司經營規章;  

3、人事任免:所有公司高管以下(不含高管,高管一般指副總級別以上管理人員)的任免權。


董事長和總經理最大的區別:


1、董事長是在董事會的層面發揮作用,職權更務虛,一般是參與制定公司的戰略,作為公司代表人等等。但強勢的董事長也常常會“越權”,一竿子插到底。  具體職權如何,根據公司法和章程及議事規則來確定。  


2、董事長和總經理權力大小其實不一定。大家印象中好像董事長權力更大,其實就如上面所說,其權力可能並非來源於董事長的職銜本身。董事長如果能控制董事會,那麼就有能力任免總經理、副總經理和其他高管。如果不能,那麼總經理的權力可能更大。  


3、討論總經理的權力還有值得一提的有意思的一點。總經理對於副總、財務負責人、(上市公司的)董事會秘書以及章程規定的其他高管,只有提名權,而沒有任免權。因此,總經理的權力大小還受其他高管權力邊界的影響。由於總經理權力很大,這是一種制衡的手段。


36氪


這個問題只能用科普的方式來解答

現代公司治理結構

公司是西方商業社會最引以為傲的發明之一,有限責任可以更有效規避股東風險,現代公司治理結構使得擁有經營權的職業經理人難以侵害股東利益。下面是現代公司治理結構的圖示(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框架下公司基本的治理結構)

(注:在中國的公司法中,股份有限公司的權力機構被稱為股東大會,有限責任公司則被稱為股東會,為表述方便,本文統稱為股東大會,特此說明。)

由上圖可知,現代公司治理結構下,股東大會是公司的權力機構,代表股東的利益,股東大會並不直接參與公司的日常經營;董事由股東委派,股東的投資比例越高,董事會中能控制的董事席位就越多,就越能加強對公司的控制。董事會由董事組成,其主要職能是決定公司的經營計劃並參與重要事項的決策,董事會也不會參與公司日常經營的瑣事;日常經營活動由總經理領導下的管理層負責,總經理和重要的管理人員由董事會任命,他們的行為對董事會負責,董事會則對股東大會負責;為了防止董事會損害股東利益,在股東大會下還設有監事會,監事會人員由股東大會選舉和公司職工民主選舉產生,其作用主要為監督董事會和管理人員的行為,防止他們侵害股東的利益。

就是這樣互相制衡的制度設計保證了公司能正常運營,且股東利益也能得到保障。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股東通過任命董事行使自己權力,從而達到間接管理公司的目的。因此,直接對公司的經營活動產生影響的就是董事會和管理層。這一點也很容易理解,我們購買了上市公司股票後,理論上我們也屬於上市公司的股東,但我們幾乎不可能對公司的經營活動產生絲毫影響。

董事長由董事選舉產生,主要職責為主持股東大會和董事會,能對公司的經營活動產生較為重大的影響,但不會參與日常的瑣事;總經理對董事會負責,是公司日常經營活動的總負責人;監事會只是起到監督董事會和管理層的作用,並沒有實際權力。

總經理、總裁、CEO的區別與聯繫

看完上文,我們很容易發現根本沒提及“總裁”和“CEO”的概念。在中國公司法的框架下,確實沒有“總裁”和“CEO”的概念,可能你已經猜到了,總裁、CEO以及總經理其實都是一回事,都是上文中提到的總經理的概念,他們都是公司日常經營活動的總負責人的稱呼,但仍有細微的差別:總經理針對公司概念而言的,也就是說,有多少個公司就會有多少個總經理,但對於一個有著諸多子公司的集團而言,並不是每個子公司都有CEO或總裁,只有集團本部或事業群會有CEO或總裁。

然而CEO和總裁也會有所差異,總裁英文為President,這個單詞的誕生遠比CEO要早,現在的總統、總理甚至校長都可以被稱做President,其本身象徵著某種身份的意味,而CEO這個詞不帶有身份感,只代表行政上的負責人。如“霸道總裁愛上我”換成“霸道CEO愛上我”就顯得太有違和感了。

隨著互聯網企業的興起,一種自由、開放的辦公文化開始在互聯網公司流行起來,CEO這個不帶有身份象徵的稱呼也隨之流行開來,自稱CEO的領導人比自稱總裁的領導人多了幾分平易近人的感覺。

再隨著時間的演變,大型公司業務足夠複雜以後,居然出現了CEO和總裁併存的情況,一般而言,總裁負責日常的行政事務,CEO更多地著眼於整體,其權力比總裁大,在有的公司,CEO就是總裁的上司。

總之,總經理、CEO、總裁都是董事會下設的公司日常經營活動的負責人,在中國,總經理強調的是法律概念(公司法中只有總經理這個職務),CEO和總裁是舶來品,二者沒有太明顯的區別,只是就目前來看,CEO的流行程度大大超過了總裁。


高臻臻的腦細胞


經過近四十年的改革開放,相信大多數人對董事長和總經理的區別是基本清楚的。現再簡要回答下。

二者的身份不一樣

董事長是企業的所有者之一,總經理是董事會聘請來管理企業的,企業的管理者。


二者產生的方式不一樣。

董事是企業為了決策從各股東中推選出來的,推選出來的董事組成公司的董事會,董事會董事再通過選舉產生董事長。

總經理是由董事會聘請,可以由企業董事兼任,也可以從外部聘請。

二者的崗位職責和工作內容不一樣。

董事長主持召開董事會會議,對企業進行重大決策,規劃公司的戰略發展方向,對企業管理者的業績進行考核,對管理者進行審計、監督和命令等。

總經理負責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擁有人事任免權和企業重大行政事項的決策權,對企業的經營業績負責。


部落酋長劉飛洲


好的事情一定是董事長露臉,不好的事情那必定是總經理背鍋



董事長,指公司的最高領導者。由董事會選舉產生,具有組織、協調、代表的性質,一般負責公司的方向與策略,個人決策較少。

總經理,也是董事會成員之一,公司的架構不同,總經理的權力也不同,直接對董事會負責,一般負責公司的運營。

具體職權

董事長,董事會成員之一,具有主席、主持、召開董事會的職能。在董事會表決中擁有投票權。

總經理,一般全面負責公司的運營事務,可以制定具體的公司經營規章。除此之外,對公司高管一下的所有人具有人事任免權。



董事長和總經理的權力比較,誰的權力更大?

1、董事長,多參與制定公司的重大方針與戰略。

2、如果董事長控股較多,可以控制董事會。那麼就具有對總經理、副總經理和公司高管的人事任免權。

3、總經理,開玩笑的說等同於董事長的管家。董事長不想觸及的方面都需要總經理經手。

4、就單從職能角度來說,公司日常的產品研發、市場運營、財務運作、人事安排等具體事務都需要總經理負責。

5、總經理需要將公司的發展方向、人員任免、財務審計等提交董事會等待投票通過。而董事長則負責公司戰略方向、核心環節的把控、投融資、核心外交等。


人靜心深


對於上班族,對公司的基本構架一定有所瞭解,一般按照股東會--董事會--董事長--總經理結構存在,董事長一般兼任公司的法人代表,處理董事會日常事務並簽署代表公司的文件,總經理根據授權從事管理工作。兩者之間有很多不同,但是最大的不同是職權範圍不同。


董事長的職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董事長對公司的董事會或者董事局負責,是公司的直接負責人,是公司的最高領導者,在公司裡擁有最高的威望,擁有最豐富的人脈資源。2.董事長利用其擁有的資源和人脈,為公司長遠的發展,提出戰略規劃。3.董事長要有獨特的眼光,通過其多年的從業經驗,能夠從員工中,挑選出合適的人選(總經理),幫助其做好公司管理。4.董事長對公司的一切事物負責,具有大局意識,擁有最終的決策權、所有權和監督權。


總經理的職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總經理作為公司行政職權的最高負責人,在公司中有一定的權威性,負責公司的經營事務、規章制度制定和相關人事任免。2.總經理要根據董事長的戰略規劃制定出詳細的、實施性比較強的方案,幫助董事長處理一切大小事務,保證公司各部門正常運轉。3.總經理對董事長負責,具有統籌的格局,擁有公司的經營權、行政權和部分事務的決策權。


董事長把握大局去決策,總經理落到實處去實施,前者只要保證大方向不會發生錯誤,後者及時做出具體的規劃,那麼整個公司就可以正常良好的運轉。雖然二者在職權方面具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二者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


決勝網


我看完了所有的答案,基本上所有答友的答案都差不多,一個是老闆,一個是打工的。So.我有一個問題,各位答友,你所在的公司高管佔公司股份的有多少?沒有佔股份的有多少,這是一個隨機問題而已,可以Q1Q2就一樣的,實話實說,不要不知道,裝大拿。Q1佔公司股份,反之不佔。

下面我們討論董事會與股東之間的關係:

1.董事長:大家應該都知道,董事會的成立,有幾方面,雖然最重要的是佔股問題,但是,還包括了信任問題,為什麼要提到信任二字,原因是因為錢,股東都拿出來那麼多錢,誰也不會希望他打水漂。當然會把自己覺得靠譜的,有能力的人選出來進入董事會,去做決策層。那董事長的產生當然基本相似了。為什麼我們常見的董事長都是控股51%的股東,說白了就是你剩下49的人搞不了事情而已,這就是為什麼一般51的人不是財團性質就是自然人的原因。董事長的職責,其實不是真正的決策,而是代表董事會發布決策。包括決策後的一系列問題的決斷。

2.總經理,經理一詞本就很尷尬,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喜勿噴。那總經理一般就更尷尬了,為什麼這麼說,首先總經理的認命,不是董事長,而是董事會,中國特色除外。總經理,為什麼是在經理前面帶個總,說白了吧,就是各個職能部門為自己所有工作的一個負責對象,咱們答友都說,總經理總有一切公司人事任免及相關的權利,那麼請問你所在的公司董秘,財務,人力,總經理真的有權任免嘛?總經理,字面理解,公司總的經營管理負責人,說白了就像一個封建社會的內閣大臣,就是要聽主子的話,琢磨透主子的想法,將主子的意圖完全實現的一個角色,(各位做總經理的大大不要生氣,只是一個比方,我對自己的定位也是這個方向)那大管家下來還有二管家,下來還有三管家,甚至層層角色,具體角色自行腦補。

為什麼,一個牛逼的總經理很重要?

還是錢。一個牛逼的總經理,會從一個主人公的角色出發,從方方面面為公司考慮,無論管理梯隊建設,人才培養,成本節約,(有一個詞形容,硬是想不起來)等等各個方面。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這些問題一旦綜合起來,能真正做好的人,呵呵噠。

以上觀點,除了自己的總結,也包括了對自己未來的定義。話糙理不糙,答友們不喜歡不要噴我,大家在留言區一起探討。謝謝。


冬至之日


董事長和總經理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1、角色區別:董事長是公司的大股東,而總經理可能是股東,但更多是執行老總,負責這件事的全程運營;

2、擔當不同:董事長可能是投資人或是母公司負責人,總經理是此項目的負責人,獨立運作,董事長主要負責戰略方向的把控權,即別跑偏,也主要負責財務監督權,即別亂來;總經理負責事情的決策權,執行管理權和運營權,並有責任定期向董事會彙報財務情況。

3、董事長要少說話,說好話,少管閒事,做好資源和保障;總經理要有絕對的執行權,決策權,為結果負責,對財務負責,說白了,就是這事我來幹,財務我清白,董事會少放空炮。

4、收益的區別:董事長和董事會是為了追求長期利益,總經理要平衡短期和長期利益。

5、總經理的角色更復雜一些。




歡迎關注,更多的原創文章請關注孫洪鶴原創動態,創業教育,品牌營銷專家,更多請關注,謝謝


孫洪鶴


最大的區別就是要分得清大、小王,大王駕到,小王就是千年老二,不要亂講話、瞎表態,不然隨時會被大王拍死。


董事長是法人代表,負責公司全面工作,負責選拔任用經理層領導幹部,分工側重於大政方針、規劃決策、利潤分配、審計考核等。總經理負責全面執行董事會決策,具體負責公司日常經營管理工作,保證規劃目標和經營任務的落實完成,對於中層及其以下幹部具有任免權,對一般員工具有聘用和解除合同權。


在不同性質的企業裡,董事長和總經理的關係會有所不同。有的企業裡實行董事會集體決策制度,董事長只是形式上的負責人。經理層都是總經理(個人)負責制,所以總經理事務性權限範圍較大。有的企業又恰好相反,董事長是大股東,是投資老闆,一言九鼎,而總經理卻只是高級打工仔,不一定持有公司股份,當然有的會得到激勵股權。各個企業的《公司章程》會有明確的界定。法律和現實總是有些出入,

責任和義務有時不一定那麼一致,具體情況要做具體分析。

在上市公司裡,真正的老大是股東大會,大資本、大股東左右著公司決策層、經理層、監事會的人事佈局。董事長也許是實權派,也許只是代理人,但是總經理必須是經營管理能力強的人,要能很好地貫徹公司規劃決策,高效地完成經營目標,沒有實實在在的經營業績就得捲鋪蓋走人。


NTND


您好。很榮幸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

董事長與總經理最大的區別是角色與職權的不同。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說一下中國企業的管理理論依據。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企業爆發蓬勃生機,企業管理的理論也隨之撲面而來。中國企業,尤其是現代企業,受改革開放的影響,在管理理論方面受兩個國家影響最大:

美國。美國的公司管理或者治理採用單式結構,即股東大會-董事會(長)-經理層

日本.日本的管理採用複式結構,即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等-經理層

從數量上來看,中國企業受美國影響更大一些。


涉及到題主的問題,簡要回答如下:

一、董事長和總經理的關係取決於公司的治理結構。

理論上來看,董事長是公司董事會的主持者和話事人,屬於公司經營決策層;總經理是公司戰略與決策的參與者,更是公司戰略與決策的執行負責人,屬於執行層。兩者在治理層次上是不同的。董事長不是老闆的代稱,老闆是中國特色的稱呼,能成為老闆的實際上是股東,或者說是大股東。但股東未必是董事長,大股東也未必是董事長。

但從我們國家實際操作層面看,有以下幾種類型:

1.部分創業企業或者中小型傳統企業治理結構模糊。夫妻店形式的公司,老闆和他的家人們,既是大股東(公司所有人),又是董事長,又是總經理。三種不同層次的身份疊加。這種企業,在今天的中國,仍然不算少數。對這種企業來講,股東、董事長與總經理集於一人之身,唯一的區別就是這個人在董事長和總經理的位子上扮演的腳色不同。實際上,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這個董事長和總經理有啥區別。在這類人眼裡,他們的身份只有一個:老闆。

2.經理人體制下的董事長和總經理。

隨著企業的管理規範性逐步提高,治理意識逐步增強。為了更好的提高企業運營與管理的效能,激發經理層積極性,部分企業採用經理人體制。這個時候,總經理的身份是高階職業經理人。與董事長的身份形成鮮明對比。董事長是決策者,是股東或者股東大會的代表,總經理是公司經營管理的直接負責人,是公司業績的直接負責人,是公司執行層的最高代表。總經理和董事長是彙報關係,但董事長有權任免或提名任免總經理。

在這種體制下,國企、上市公司和一般民營企業也是有區別的。對於國企來講,都是行政干預或者任命的,對於上市公司或者規範的股份制公司來講,董事長是股東大會決定的,總經理則是董事會決定的,遵循國家公司法的約定。兩者都不一定是老闆。

3.現代領先的治理結構下。最為領先的結構下,企業雖然按照國家公司法要求設立董事長和總經理等職位。但因為公司整體組織形式突破了職能制、突破了層級制,一定程度上,公司採用了合作或者合夥的體制,這個時候,他們之間既有角色關係的制約,更多的則是事業合作或者合夥的相互彌補,不能再用傳統眼光來看了。

要特別說明的幾點:

1.董事長和總經理都是公司治理結構中的角色(非傳統的組織架構),都受到公司治理制度的約束。董事長和總經理都不一定是老闆。董事長也可以採用聘任制。

2.即使公司註冊時的法人代表也不一定是老闆。法律也從來沒有要求法人代表是老闆。

3.簡言之,董事長與總經理的區別: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定位不同(決策與執行的關係)、產生的方式不同(股東與董事會)、責任與權力不同(一個是經營決策、一個是經營執行)。

4.具體到個人,總經理有可能也是董事會成員,董事長也可能擔任其他經營職位。

5.從現實來講,董事長和總經理都不是必不可少的。

墨龍管理,企業諮詢與成長輔導,感謝您的關注。


墨龍管理評論


董事長和總經理聽起來都很響亮,這是現代企業管理體系裡才出現的新名詞。

按照法人治理結構構建的股份公司,其治理體系包括“三會一班子”。這“三會”是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一班子”是經理班子。

股東大會由全體股東組成,表決權由公司章程規定,通常都是按出資多少進行分配的。股東大會是公司的最高權力機關,決定公司的重大事務。

由於股東的組成非常複雜,既有“自然人”,也可能有“法人”,讓全體股東都直接參與全部的經營管理,顯然不現實,這樣就有了“代理人”制度,既董事會。

股東向公司派駐“董事”,所有的董事就構成了公司的董事會,董事長就是董事會的負責人,通常由控股股東或其指定的代理人擔任。

顯然,董事會代表的是出資方的利益,其行為要受出資方的約束。董事長並不具備“一手遮天”的權利,他的意志要通過董事會形成決議,才對公司有約束力。我們通常對董事長的決策權都有誇大的認識。炒過股的讀者都知道,格力造車的決定就在股東大會上被否決了,董事長董明珠女士並不能讓決議強行通過,只好去找老王幫忙以個人的名義去投資。

由於股份制公司的出資方是多元化的,為了保證所有股東的利益,使公司不被某些股東和經理人操縱,就有了監事會。監事會跟董事會是平級的,同樣由股東大會產生,對股東大會負責而不是對董事會負責。監事會的監督權受法律保障,可以公司的大小事務行使監督的權利,但不能直接介入公司運營。

經理班子是由董事會聘任的,負責公司具體經營事務,總經理是經理班子的負責人,要對董事會負責任。公司規模不大的時候,有些公司的總經理也由董事長直接擔任,但他的重大決定同樣要對董事會彙報,經董事會批准。

所以,董事長和總經理的最大區別就在於:董事長是出資方派出的董事會的負責人,代表的是資方的利益,受大股東和董事會的雙重約束,同時要接受監事會的監督;而總經理只負責公司的具體經營,承擔經營業績,對董事會負責,受監事會監督。為數眾多的經理人員構成了職業經理人這一獨特的群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