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家長都會給孩子講故事

Hi,我是辣媽Winnie ,家有萌寶,用心育兒,見證寶寶成長,定期分享育兒心得,喜歡就關注我吧。


說服孩子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說服孩子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

說服孩子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

說服孩子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

......

有很多很多場景,都要求家長跟孩子能建立良好的溝通,溝通方式很重要。

論語有云:誘之以利,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其實這就是在說講故事。

聰明的家長都會給孩子講故事

以講故事的方式來溝通,效果顯著。

孩子聽故事津津有味,更有代入感,情境和道理融會貫通,孩子更易理解,更能接受。

說起講故事的優秀案例,不得不提到《奇葩說》中蔡康永通過爸爸受邀到劉司令家打麻將的故事,講牌品見人品的道理。

聰明的家長都會給孩子講故事

《奇葩說》蔡康永說到爸爸有個牌友劉司令,這個劉司令曾經是個武將,養了十幾條大狼狗。

劉司令有個特點,贏了牌心情就特別好,會喝住狂吠不止的狼狗,親自送客人到大門口,邊走邊柔聲細語地說:慢走,下次還來。

可如果他輸了牌,就不會這麼熱情周到了,他會拍桌子拂袖上樓,客人只好自己摸黑走向大門,別忘了他家有十幾條大狼狗呢,沒有主人在一旁喝斥,那陣勢可想而知。用“倉皇而逃”來形容,一點兒也不為過。

蔡康永笑說,父親這是冒著性命之憂和劉司令打麻將。

故事很精彩,趣味濃厚,想必聽過的人都能記得這個故事,從而延伸出故事傳遞的道理,牌品見人品。

聰明的家長都會給孩子講故事

為什麼講故事說服別人會有這麼顯著的效果呢?

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說說。

當我們苦口婆心的跟孩子講話時,他在想什麼我們要知道。

一,他在想,我能信任你麼?

即便你是孩子的爸爸,媽媽,也同樣會被質疑。從心理學上來說,這是本能腦控制的。任何事情發生時,孩子都會本能做出選擇,趨利避害。

所以,想要跟孩子表達什麼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優先獲得孩子的信任和認可。

聰明的家長都會給孩子講故事

二,他在想,我關心你在說什麼麼?

感情用事是很正常的,對於孩子也是如此。從心理學上來說,這是情感腦控制的。當事情發生時,情感腦快速運行,激發人體分泌三種化學物質,催產素,皮質醇,多巴胺。

催產素讓人產生喜悅,喜歡的感情。

皮質醇讓人產生害怕,緊張的情緒。

多巴胺讓人產生亢奮,興奮的感覺。

所以,你說的故事,故事的內容很重要,時刻都在刺激著孩子,並對他發生作用。

聰明的家長都會給孩子講故事

三,他在想,你說的對麼?

孩子更會堅定辨別是非,對的錯的。從心理學上來說,這是邏輯腦控制的。它比情感腦慢20倍,卻是非常重要。

所以,即便前兩點就快要打動孩子了,可是邏輯本身卻是錯的,孩子也是不會接受的。

不要輕易去給孩子講道理,道理誰都懂,誰也不愛聽,即便講了也是事倍功半。要嘗試去給孩子講故事,獲得他的信任,吸引他的注意力,條理清晰的以故事的方式向孩子傳達道理,這會是事半功倍。

聰明的家長都會給孩子講故事

給孩子溝通交流時,你是怎麼做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