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出生,家長、醫護人員面臨大考!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早產兒出生4天后去世,爸爸為他寫下出生日記:寶貝還沒抱到你,又重新回去排隊了。他痛苦回憶到,從出生都沒有機會抱孩子,等醫院宣佈死亡,親手把孩子身上的各種搶救管線移除,才終於有機會抱抱孩子。看完整篇文章,哽咽在喉!

早產兒出生,家長、醫護人員面臨大考!

今天就聊聊早產兒的問題,尤其剛出生1天和1周的寶寶,死亡率最高。我們都知道早產兒諸多臟器發育沒有成熟,兒抵抗力弱。新生兒科、NICU的醫護工作者,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隨時觀察寶寶的病情變化;可家長精緻養護的同時,對發現早產寶寶的病情變化,相關知識太薄弱,甚至延誤病情;學會初步的識別診斷很關鍵。

早產兒常有呼吸暫停或呼吸不規則現象。若呼吸停在20秒以上,脈搏減慢低於每分鐘100次,出現口唇青紫或肌張力減低等現象,即稱為呼吸暫停。此時需到醫院吸氧及採取積極措施進行治療,早產兒消化系統吸晚和吞嚥能力差,經常把吸入食管內的奶壓擠到會厭部,然後吸入氣管中,引起吸入性肺炎。

早產兒對脂肪及蛋白質的吸收功能也差,由於生長快需要吃得多,但吃奶過多,又超過了早產兒的消化能力,很容易發生胃腸道功能素亂,如出現嘔吐、腹瀉和腹脹等。

早產兒生理性黃疸的程度要比足月兒重,持續時間可長達3周,且容易引起嚴重併發症,為了防止早產兒黃疸過重,醫生常在早產兒剛出現黃疸時就及時採取相應措施進行治療(以藍光照射為主)。

早產兒很容易出現營養物質缺乏,所以容易發生低血糖,若是早產兒體內維生素,K缺乏,則容易發生出血;若是早產兒體內維生素E缺乏,則容易發生早產兒抵抗能力差,要特別注意防止感染。

早產兒出生,家長、醫護人員面臨大考!

要注意清潔早產兒的皮膚,預防皮膚感染。早產兒臍部護理,臍窩消毒要徹底。早產兒應儘量少與外人接觸,特別生病的人。媽媽給寶寶餵奶時,應洗淨手和乳頭,戴好口罩,避免一切發生感染的可能。

當早產兒回家以後,早產兒的居住環也需有所改變。在醫院24小時都有醫生護士照護,而無日夜之分的作息也會干擾到早產兒的生長髮育。回家以後要養成孩子夜間長時間間入眠的習慣。一般而言,若是為週數較小的早產兒準備的睡眠環境,應營造處於子宮內部黑暗的感覺;等到週數較大如32周以後,就應儘量創造有日夜分別的環境,作息如同正常嬰兒。

控制環填的溫度與溼度。居家環境也要注意溫度與溼度,最好將室內溫度控制在26℃-28℃,不宜讓早產兒處於過熱的環境內,並須注意通風,溼度也要控制在60%以下,避免溼氣太重,並且保持環境整潔與衛生。

避免塵蟎滋生。早產兒的環境應儘量避免布質窗簾與地毯、絨毛玩具等,因為早產兒呼吸道比較敏感脆弱,容易被誘發過敏現象,其他的生活照料方式與一般嬰兒一樣即可,無須過於擔憂。

早產兒出生,家長、醫護人員面臨大考!

為了安全起見,儘量不要與孩子同睡一張床,早產兒日後發展遲緩的比例仍較足月兒高,為了及時發現問題、及早幫助早產兒順利生長,需要定期做後續追蹤檢查。當早產兒的矯正年齡到達6個月、12個月、24個月及5歲時,應回門診追蹤檢查,包括神經心智、相動作與細動作等,儘量使早產兒發展達到正常小孩的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