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趣談系列】沒有項伯和張良通風報信,劉邦會不會死?

楚漢相爭中很精彩的一幕就是鴻門宴,一個小概率事件在史學家司馬遷的筆下被描摹地扣人心絃,精彩絕倫,這一幕中的主角是項羽、劉邦,除此之外,氣急敗壞的范增、通風報信的項伯、隨機應變的張良、豪放勇敢的樊噲也都栩栩如生,項莊舞劍時刻的緊張氣氛似乎一觸即發……然後,當我們把這樣的變數放入當時的歷史大舞臺中,可能會發現鴻門宴只是一場"陽謀",一切都在按當事人計劃行進著……


【鴻門宴趣談系列】沒有項伯和張良通風報信,劉邦會不會死?

《鴻門宴》劇照

先來看赴宴之前,項羽為什麼會設宴?因為劉邦率先入關,這得益於楚懷王的存心偏袒,傀儡楚懷王也有野心,利用項梁戰死的機遇輕描淡寫的讓抗秦的兩位有聲望的項羽和劉邦互相制衡,為了擺脫受控於項羽的局面,楚懷王說:"誰先入關就誰就是王。"結果是劉邦高調西征,多方援助,順利入關,並且剋制住自己佔有慾,去除秦朝嚴苛的律令,小得人心一把。

【鴻門宴趣談系列】沒有項伯和張良通風報信,劉邦會不會死?

《鴻門宴》畫作

與此同時,項羽去救趙的路上越想越來氣。原本自己的叔父率先起兵,最後被一個放羊的懷王給指揮了,一怒之下他殺掉了楚懷王任命的上將軍宋義,自立為王,雖然反秦的各路軍隊名義都歸附於他,但在道義上,此時的項羽不那麼理直氣壯啊!兩個月後,項羽帶四十萬大軍姍姍來遲,人家劉邦團隊也帶著十萬人也苦心經營了兩個月啊,加上有約在先,項羽又能佔到多少便宜呢?此時無原因的殺劉邦,項羽在道義上站不住腳。

【鴻門宴趣談系列】沒有項伯和張良通風報信,劉邦會不會死?

再來看赴宴當天,項羽想或許想要為殺劉邦找個合適的原因。但是向來狂妄的劉邦見到項羽變得相當卑微,他好言好語,低聲下氣、笑容可掬地對項羽解釋:"我就是盼著你來啊,我啥想法的都沒有啊,有小人說我壞話啊,你來了就是反秦大軍的主心骨啊!"此時你是項羽你會說什麼呢?項羽心裡根本就沒準備在酒宴上結果劉邦,在劉邦表達自己委屈之情後,就更不能殺他了,這是項羽的性格使然。即使沒有其他人物,劉邦也不可能死於鴻門宴。(鴻門宴趣談系列未完待續,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收藏、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