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黏人”,真的是缺乏安全感吗?

记忆死在那离别的冬天


很多孩子都会有一个阶段特别黏人,除了睡觉,一刻都离不开妈妈,像个“小尾巴”似的甩不掉。上班外出都要悄悄溜走。让妈妈特别烦恼。



其实宝宝爱黏人,主要是由宝宝内心“不安全”导致的。孩子跟谁的时间长,就会跟谁形成一种依恋关系,这个人会给他一种“安全”的感觉。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爱黏人的现象就会慢慢消失。但家长的过分紧张或任其发展都有可能影响到孩子以后的性格。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从黏人的“小尾巴”顺利过渡呢?

1.多与其他人接触

除了宝宝最依赖的人,家里的其他成员要多跟宝宝接触,陪他玩游戏,让他知道除了妈妈以外,其他人也可以建立安全感。

等孩子长大一点,多带他出去转转,多跟外人接触,多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让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学会与人交往,提高他的适应和社交能力。



2.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

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不要让孩子单独待在一个黑暗的环境,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也不要和孩子说一些“妈妈不要你了。别去那,会被坏人抓走”等恐吓孩子的话。



3.跟孩子建立信任关系

对于爱黏人的孩子,家长不要骗孩子,然后偷偷溜走,这样会让孩子以为妈妈要永远消失了,妈妈不要他了,这种感觉会让他没有安全感,产生焦虑情绪。 如果妈妈要暂时离开,要告诉孩子,让他事先知道,并告诉他什么时候会回来,要去做什么事,并且要履行诺言。这样做过几次之后,孩子就会感觉你是可以信任的,而不是因为不爱他而要离开他。



4.转移注意力

小宝宝很容易被新的事物吸引,平时可以多培养一些兴趣,来转移对妈妈的过分注意力,比如玩游戏、画画、看图画书等。



5.适当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有的孩子太过于依赖父母,无论什么事都要父母帮助他完成,对待这样的孩子,在平时要多鼓励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且对宝宝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总之,孩子怕陌生人、黏人,一般到两岁半会好很多,但如果持续时间长、程度影响到孩子适应环境,影响到日常生活,那就建议去作心理咨询了。


橘子就要凹着吃


或许和你的生活习惯有关系,其实这些和父母家庭有关系,我家的老大有点黏人后俩个就不黏人了,因为他们几个一起玩,几乎不怎么黏我,除非饿了,困了也是自己跑上去自己玩,大的去上学,小的自己在家玩,才2岁,去哪里和她说声就行,当然她不会爬窗什么的因为她很懂事知道危险,你家小孩应该让他学会独立,最简单的摔倒你要让他自己起来,做什么应该多点让他自己做,做得不好也没有关系,做错也该教育,不要以为小什么的不懂,其实现在的小孩比什么的聪明,所以我家几个不会像你说的这些情况,家里人不要太宠他,这样只会更黏人,说得有些多,希望对你有些啰嗦,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