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读书,因为生命不只是乌有

我们为何读书,因为生命不只是乌有

1

当我自己无法触及外面世界的时候,读书让我见识了更广的天地。之前的经历少之又少,甚至几乎从未有人给过方向,给过指引。学校学的只是知识技能,而真正的生活,又是另一种境地。

人本天真,而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认知只是那一点点。会认为生活非美好即丑恶,却不知道还存在中间的灰度空间,不知还必须有种表象需要有违本心,但又不可缺少。

可能因此,我更渴望接近智慧,仰望智者。就像在黑夜迷茫中的孤帆,渴望有那么一盏灯塔,无论多么的遥远,心是有方向的。

当我开始读书,发现它不仅仅满足了我的之前的渴望,更让我学会了思考。读书不是读了多少,而是让你成为了什么样的人,思维决定命运。

世间一切都在改变,在不知不觉中重组。读书,其实也存在了很多方式。一本书,让自己在安静中翻阅。一部电影,可以在声色中感受真实,一场交流,足以判断人心。而一次相识,即给了你另一种生活。

所以,无论是否手中有书,我都在读书,在读这个给人以无限期望的世界。

2

思想有很多表现形式,可以诉说,可以欢笑,可以哭泣。而思想的最深度表现,是用文字表达出来。因此,无论以什么形式读书,我喜欢用文字表达出来。以前是日记,现在写在手机便签,甚至生成可公开的文章。当你写文字的时候,思想处在最深刻的思考中。那是对读书的升华,也是在唤醒内心。

所以,文字,是我爱的方式。

当你只凭爱好去写内心的东西的时候,是本源的满足感。而现在出现了一种浮躁,写,为了出名,还是为了金钱?当有人问你,你写文章有什么用,又不能赚钱,有啥意义?

我无法回答,但我想说一个故事:

有一群小孩,每天爱去一个花园里玩耍,那里有草地,有花香,有蝴蝶飞鸟。在那里的时光,是孩子们的一种享受。突然有一天,有个人对孩子们说,今后你们每天来这,我给你们一元钱。孩子们更高兴了,即使有事情也会推脱掉来花园。每天的注意力不是享受鸟语花香了,而是那个人手中的钱。过了一段时间,那个人突然停止了这项活动。小孩子们心里开始不舒服了,好啊,你不给钱我就再也不来了,看你怎么办。结果花园之后再无欢乐孩童...

它给你带来痛苦或者是快乐,在于你是否记得初心。

诗人佩索阿写道:

我没有野心与渴望,

成为诗人不是我的野心,

而是我独处的方式。

当你认为生活不过及时行乐,当你大喊:多拿些酒来,因为生命只是乌有。

我却想说,给我一本书,因为我在期待未来!

我们为何读书,因为生命不只是乌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