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镇,因一名“土匪”而名扬天下

秦岭的大山深处,有一座安详宁静的小镇,因为曾有一棵古老的青木树,而得名“青木川”。

青木川位于陕南汉中市宁强县西北角,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誉,亦有人戏称其为:“雄鸡一声鸣,三省人皆知。”为秦蜀之咽喉,商贾云集的边贸重镇,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陕西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镇,因一名“土匪”而名扬天下

青木川地名和民众聚集的形成历史悠久,据考史:青木川原属川地羌汉杂居区,明成化年间,朝廷统一地名,命名为永宁里;清光绪年间为宁羌州西路18牌;新中国成立后,乡民以当地一颗大青木树为象征,更名为青木川。

清澈的金溪河穿镇而过,把古镇一分为二,一栋栋古民居被串联起来依偎在河畔,站在高处望去,就像是一条蜿蜒的巨龙,人们也因此形象地称它为“回龙场”。杜甫过境时曾吟到:“仰凌栈道细,俯映江木疏。地僻无网罟,水清反多鱼。好鸟不妄飞,野人半巢局。喜见淳朴俗,坦然心神舒。”

陕西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镇,因一名“土匪”而名扬天下

回龙场街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古街下半部后来遭水冲坏,自清咸丰以来陆续修建,民国年间青木川一魏姓人也进行了维修,并建有3处魏氏住宅。青木川古镇现保存有古朴独特、雕梁画栋、风格典雅的古建筑房屋260余间,是不可再造的历史文化遗产。古建筑群内由魏辅唐新、老宅院、回龙场老街以洋房子、辅友社、船形屋为主体的所有清代和民国建筑,以及辅仁中学礼堂构成。回龙场古街东西长800多米,街道宽4米。古街上近百家户的房子都是二进二出的两层结构四合院,保存度达80%。建筑风格有明清时期的旱船式,也有西方教堂式。

羌汉杂居融合的民俗,自明朝年间逐渐繁华兴盛的商贸文化,建于明清时期的民居房舍,似乎都在张扬着曾经的荣耀和繁华。一砖一瓦,一花一木,都显得古朴典雅。这些曾见证了青木川历史变迁的老建筑,向来来往往的人们诉说着古镇几个世纪以来的前尘往事。

陕西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镇,因一名“土匪”而名扬天下

三国时期,邓艾攻蜀率部经青木川南下;明末崇祯十年闯王李自成义军由青木川过境入川占领青川县,清太平天国兰大顺义军与官军曾在境内秦家垭鏖战。1933年国民党第一军师、64师驻扎青木川3天,企图阻挡北上抗日的工农红军。1949年10月胡宗南骑兵第二旅旅长吕继化率残部在青木川驻扎9天,企图利用自然地形负隅顽抗,在解放大军强大攻势下,溃逃入川。1950年人民解放军19军171团一个营驻军青木川,执行剿匪、保卫新政权任务。

20世纪初,魏辅唐成为青木川的实际统治者,虽然出身草莽,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他创办了久负盛名的辅仁中学。这所学校始建于1942年,校名辅仁出自于《论语》中的“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当时,辖区内凡年满7岁的孩子必须送来学校读书,否则家长就要受到惩罚。而学校不仅学费全免,还从山外高薪聘请教师,除了基础的文化课,还要教授外语、武术和戏曲等知识。即便是在兵荒马乱的民国时期,青木川也因辅仁中学的存在而走出了十余名大学生。

陕西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镇,因一名“土匪”而名扬天下

魏辅唐重视公平处事,掌管期间,维系了青木川“平等待人,公平处事”的传统规则,在战乱纷争的年代里,吸引了无数外地人来此经商落户,商业贸易的兴起,让这个隐匿在深山里的千年古镇,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青木川在乱世中得以保全发展,享有了一份难得的安宁。

这座极富魅力的古镇,因地处深山之中,二十年之前还不为外人所知。2001年的一天,作家叶广芩第一次走进青木川,魏辅唐传奇的人生故事与青木川厚重的历史文化让她萌生了写长篇小说的念头。

陕西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镇,因一名“土匪”而名扬天下

几年后,长篇小说《青木川》问世。小说以古镇青木川为背景,以“土匪”魏辅唐的传奇经历为主线,从青木川镇解放前夕战乱写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以这片神秘土地跨越50多年的时间变迁来见证历史变革中的功过。《青木川》出版后在文坛引起强烈反响,入选中国小说学会年度小说排行榜并获得多种奖项。随着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一代枭雄》的热播,剧中风雷镇的原址——宁强青木川镇被大家广泛关注,成为了旅游热点。

如今,世界的面貌日新月异,青木川中先秦遗风尚存,青山风貌依旧。慕名而来的人们惊诧她原生态的美景,享受她清净恬淡的光阴,也想象着她充满传奇色彩的昨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