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一种野菜能救命,人称“血见愁”,这种野菜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幽默乖巧


按照《中国植物志》的介绍,这种植物的功效有: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利尿、通乳、止血及杀虫作用。但是,说这种植物能“救命”似乎就有些夸大其作用了。

这种植物真正的中文名叫做“地锦”,它是大戟科、大戟属的植物,它的学名叫做“Euphorbia humifusa”。它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有分布,也比较容易被找到,有时它还是农田里很常见的杂草。它是匍匐生长的草本植物,它的花也非常的小(如下图)。

地锦

它全身都有乳汁,也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在自行采用时一定要多家留心,不然很可能会中毒。它还不能算作野菜,也不能当野菜来吃。很多本古代医书里都对它的功效有介绍,但是,它是否真的具有那些药理作用还是有待商榷。比如,都说它有“通奶”的功效,这很有可能就是古人观察到它含有乳汁就臆想了一下而已。

说这种植物能救命就是玩笑话了,如果它真有此等起死回生的功效,它早就被开发成神药了。而“鬼见愁”可以指很多种植物,这算是老百姓对很多种植物起的外号,但一般都是有伤人属性的植物的外号。比如“鬼见锦鸡儿”就因为全身的长刺扎人很厉害就被称为“鬼见愁”。而地锦草若被称为“鬼见愁”,可能是因为它尝起来非常的苦,更有可能是因为它有毒。


翦翳翎


农村有一种野菜能救命,人称“血见愁”,这种野菜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仔细看了题主上传附图,您说的这种叫“血见愁”的农村野菜,学名地锦草,在阿兮老家农村土名“小鸡衬单”,其最大的功效就是活血散瘀,不管是血热所致的咳血、便血、尿血、痔疮出血、鼻子出血、妇女崩漏出血,还是外伤出血,都能搞定,而且地锦草有个特点,止血不留瘀,称为“血见愁”可谓实至名归。

地锦草的梗是细细的红色,有的地方也喊红丝草,或奶浆草

(梗掐断冒出白色奶浆)。儿时在农村,小伙伴们上山拾草挖菜或干活,若是不小心割破了手脚流血,只需周围寻一棵“血见愁”(地锦),掐几段梗,把白色的奶浆涂到伤口上,很快止血,并且不化脓,小来小去的伤口也不会留疤痕。

农村验方:血见愁(地锦)有利湿退黄效果,可用来治黄疸。

作为药材来用,处理方法是清洗后切段,晒干,用时煮水喝,效果还是不错的。另外,血见愁也可解毒止痢(内服),内服外用还可治疗疮疖痈肿等。

需要提醒的是,血见愁(地锦)适用于所有血热引起的血病,若非血热所致,切记不能服用,脾胃虚弱者也需慎用。所谓是药三分毒,不了解药性的朋友切莫听风就是雨,自我乱用药,多咨询医生更放心。

这种名叫血见愁(地锦)的野菜,在您老家有什么好玩的名号?有小时候见过或用过的吗?

农村农民农业,民谚民俗民情。关注
阿兮随笔,看不一样的三农解读!欢迎转发分享点赞!

阿兮随笔


“血见愁”,学名叫地锦草,是一种一年生匍匐草木。

其别名众多,有小虫儿卧单、酱瓣草、血风草、马蚁草、雀儿卧单、猢狲头草、扑地锦、奶花草、奶草、奶汁草、铺地锦、铺地红、红莲草、斑鸠窝、三月黄花、地蓬草、铁线马齿苋、蜈蚣草、奶疳草等等。

此野草,横向平铺生长,叶片很小,茎很纤细,无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会流出黄白色的汁液。就是这种白色汁液,可以止血。

它在农村最受欢迎的缘故,是其还是天然的灭蝇功用。所以,它的别名里还有“落蝇子花”。这是因为它可以释放出一种诱惑苍蝇的物质,苍蝇们闻着而来,却一旦上去就会被杀死,可以说它们绝对是苍蝇的天敌。

所以,要是认识这种草的话,在夏季的时候可以采摘几株种在家里,这样家里的苍蝇会少很多。

另外,它还可以加工成干花,这是因为它四季花开不败,也不变色,所以其成了最适宜加工为干花的重要材料之一。

最重要的是它的药效。

它的白色汁液,可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活血止血、乳汁不下、跌打肿痛及热毒疮疡等。

它的全身都可入药,是根、叶、华、枝皆可入药,带根全草入药的话,可活血、止血、温中健、滋补强壮、主治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痔疮出血、胃溃病、诸虚体弱等等,是很好的传统中草药之一。


作家桑妮





题主说的是地锦Euphorbia humifusa,

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

中文别名还有地锦草(中国植物志-中文别名)、铺地锦(俗名)、田代氏大戟(台湾植物志)、铺地红(陕西)、花被单(上海)、蜈蚣草(江西)、仙桃草(湖南)、地瓣草(贵州)。分布遍及全国除海南以外的33个省、市、区。最早由日本植物学家田代氏台湾日治时期在台湾发现命名。

而大戟属Euphorbia的由来:大戟属[(人)Euphorbos为古罗马时代的一名御医]大戟科。[引自《植物学名解释》]

地锦的功效如下:

【侗药】Mal saov nyox yak niv:全草主治吓谬吕给盘(便血)《侗医学》。

【蒙药】马拉盖音-扎拉-额布斯:全草用于关节疼痛,肺脓肿,内伤,呕血,月经过多,鼻出血,便血,尿血,创伤出血, “白脉病”,中风,麻风病《蒙植药志》。

【苗药】全草用于痢疾,肠炎,咳血,尿血,便血,崩漏,痈肿疮疖《湘蓝考》。Reib blud keibliul锐朴克了,Vob gelgangb qangk窝给干枪,Guab yaox cangb嘎羊厂:全草消食,止泻,治小儿消化《苗医药》。

【畲药】奶草:全草用于女子阴疝血结,崩中漏下,乳汁不通,赤白痢疾,小儿疳积《畲医药》。


徐奇


血见愁掐断了会有乳白色的液体,小时候就掐这玩儿。

其实是藜科植物大叶藜的全草,味甘性平,止血和活血是这种中药材最大的功效,分布东北及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地。

血见愁是一味常见中草药,功效非常多。

抑菌抗炎

血见愁对白色含珠菌、新型隐球菌、黑根霉等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村菌及痢疾村菌有杀菌作用。

止血活血

止血,活血。治月经不调,崩漏,咯血,衄血,尿血,疮痈肿毒。治小便血淋,治妇女血崩,治功能性子宫出血,还可以治牙齿出血。

刀伤等血流不止可直接将血见愁捣碎涂抹患处。

解毒

血见愁有一定的解毒功效,对人类被毒蛇咬伤也有很好的解毒作用,使用时是把血见愁捣烂,直接敷在受伤的部位上就可以,每天换药一次,能让毒素快速排出体外。

农业引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via忆风团队

>>>持续抒写超20万字的三农原创答主——【农业引擎agrisky】 欢迎关注,互动交流; 有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返乡下乡创业项目、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休闲农场建设运营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可以给我留言或者在下面评论。


农业引擎


人称“血见愁”,就是因为它有着止血的功能,所以才会叫它“血见愁”。其实它的学名叫“地锦草”,我们浙江金华地区叫“奶奶草”。它不但可以止血,而且还可以止痢、通奶。



“血见愁”不择土壤,喜阴湿,根系不多爬地生长,大的一株有脸盆那么大,将其折断会流出白白的乳汁,入秋开花结子,8至10月份釆收,我们这里药材公司收购,200块钱100斤,农村留守妇女都会釆的卖卖,一个太阳就会干燥,早上拨来中午一晒,下午就可以拉去卖,给留守妇女挣了不下零花钱。

在我们这里,“血见愁”有三个土方,我现在就介绍给大家,用的着的朋友可以试一试,看我的土方子灵不灵验。



一、止血

血见愁是农村第一个刀口药,也称止血药。用于外伤流血不止,用血见愁全草捣成泥状,外敷于伤口处,立即会止住流血。

二、通奶

产妇奶管堵塞,奶少小孩子不够吃,这种状况农村人就会用血见愁、益母草、通草片炖猪前脚,必须是雄猪的前脚,人称三寸头,吃肉喝汤。服用一个星期,保证你奶水充足,奶管畅通无阻。

三、痢疾



如果你肠胃不舒服或者感染了细菌,因劳成疾。你就可以用血见愁全草100克、脱力王全草100克,加水一大碗,用药罐煎水服用。假如你拉的是红色带粘性的痢疾,那就要加入白糖,反之白色带粘性的痢疾,就要加入红糖。一日三餐,饭前服用,坚持服用一个星期,保证你痢疾好光光。

假如你不小心割破手指,不妨你用血见试一下,能不能止住你的血;假如你生孩子少奶水需要通奶,不妨你用血见愁炖猪脚试试;假如你正患痢疾,那更要用血见愁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治好痢疾。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别忘了给我点赞、评论、转发、分享和关注。

[更多三农精采内容,敬请关注:头条号《老娘舅说事》点赞、评论、转发、分享]

老娘舅说事


血见愁是一种俗称,一般指的是唇形科植物山藿香。主要在我国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生长于海拔120至12OO米之间山坡阴湿地。全草为药,夏秋时采收,可晒干备用或鲜用。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具葡萄茎,茎直立,幼枝具有白色短柔毛,高30至70厘米,叶长卵形,长4至6厘米,假穗状花序,花轴有腺毛,花冠单唇形,中裂片最大,正圆形,雄蕊伸出,夏季开花。

主要功能效用

味苦,性平

活血行气,解毒消肿

治风湿关节痛,咳血,吐血,衄血,肺痈,丝虫病引起的淋巴管炎,痈肿,跌打损伤等。

方选

1,风湿关节痛,山藿香30克,豨莶草15克,陆英15克水煎服。

2,淋巴管炎,山藿香15克,土牛膝15克,鸡血藤15克,忍冬藤15克水煎服。

3,跌打损伤,山藿香30克,虎杖根15克水煎服。

4,痈肿初期,鲜山藿香捣烂,加入蜂蜜少许,调匀敷。


老艾叶


问题:农村有一种野菜能救命,人称“血见愁”,这种野菜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农村的野菜很多,很多野菜都具有独特的功效,或是营养价值高,或是除了食补之外还具有药疗的作用,今天说的这个被人们称为“血见愁”的野菜就是两者兼得品种,下面和大家说说“血见愁”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


血见愁是该野菜的俗称,除此之外,它还被叫做山藿香,而该名来自于《中药大辞典》,它是一种唇形科香科科属植物,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有分布,比如:广西、西藏、广东、云南、浙江等。在其他地方又被称为肺形草、假紫苏、野薄荷等。

见血愁属于中药中的辛、凉属性,因此具有凉血散瘀、消肿解毒、抗炎的功效,特别其新鲜的汁液对金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全草均可入药,对于治疗跌打损伤、急性肠胃炎、消化不良、感冒、风湿性关节炎、吐血、外伤出血、肺脓疡、毒蛇咬伤等都有效果。



除了药用价值,山藿香还是可以食用的,只是每次吃的时候不要过量就好了!有的网友晒出的吃法时用来摊饼子吃,取新鲜山藿香叶切碎,取适量面粉,两者混合均匀加水搅拌成糊状,然后上热锅烙,味道还是不错的,也可以适当的凉调一些土豆丝卷在里面吃,喜欢的朋友可以试试看。

我是【洞察三农万象】头条号作者、三农问答达人,我将以专业的精神专注的态度专讲三农问题,为大家解疑答惑,欢迎大家的关注!


洞察三农万象


农村有一种野菜能救命,人称“血见愁”,这种野菜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血见愁在我国很多的地方都能见到,多长在山上,最常用的功效是止血解读。古人上山砍柴时经常会遇到毒蛇,在被毒蛇咬伤以后,就会寻找血见愁将其捣烂敷在咬伤的位置上,每天换药一次,不久便会将毒药排除体外恢复健康,所以很多人会采一些血见愁放在家里急用,血见愁这个名字可能也因此而来,血看到都会发愁。血见愁除了可以治疗毒蛇叮咬外,还有以下几种功效。


1、消毒抗菌。血见愁种含有山藿香酮体久,对白色念珠菌等病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所以在伤口上涂上血见愁的汁液,可以杜绝伤口上的真菌感染,可以促进伤口快速恢复。

2、治疗肠炎、痢疾。血见愁临床常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上呼吸道出血等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

3、治疗外感风寒。血见愁还可以与紫苏、陈皮一同服用,治疗外感风寒。

血见愁除了对以上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以外,对脾胃虚弱者、咳血、吐血、妇科病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农人马小妞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农村的最大优势就是野生资源和环境。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农村的旅游业、休闲农业、农家乐能够大火的原因。很多城里人在老了之后都会想着在农村定居生活,主要还是看重农村的生活环境优势。而在这片青山绿水中,自然也蕴含着很多的宝贝。各种杂草丛生的地方,都会有经济价值奇高的野草。这些野草有些能够进行食用,也有一些则有着丰厚的药理价值。尤其是到了今天,这些野草的价值再次被提及。

今天要说的这种草,一般人都会将其称之为马齿苋,因为它和马齿苋长得非常的相似,两种草不同的是,这种草折断后就会出现很多的乳液,品尝的话就能够尝到苦涩的感觉,而它就是地锦草。作为一年生的匍匐植物,植株的颜色多为紫红色,叶子则是绿色,茎秆也比马齿苋细很多。在6-10月份的时候还会开出淡红色的小花。一般来说在全国各地除两广地区外都会有生长的踪迹,在草丛里、路两边、小溪边、门庭前都会存在。对于生长的环境要求不高,就算是干旱严重的地区,它也能够茁壮的成长。

作为一种生命力旺盛、繁殖能力超强的野草,它在过去一般都会被喂养牲畜。虽然那时候很少有人能够叫出它的名字,但它还是会被大家称之为“血见愁”。之所以会这么称,还是因为它在过去很多年里可以救命,那时候的条件比较落后,妇女生孩子都是在家里接生的。在临产前农民都会到田野里寻找这种野草,因为它在止血和活血上的功效显著,这样一来就不会因为大出血而丧命。大家在古装剧中所见到的金疮药其实就是这种草,一般在晒干后就可以磨粉制作。

正因为这些功效,所以在农村人的眼里,它的价值比较高。对于治疗各种疾病都有奇效,对于解毒清热、活血凉血、排湿退黄上都有不错的作用。在治疗痢疾、黄疸以及各种吐血性疾病上都有不错的疗效。同时对于产后的妇女来说如果乳汁不下也可以采用它来治疗。并且在毒舌咬伤、跌打损伤、疮毒溃疡上的效果明显。现在农民都会将它采回家泡茶喝,10月份的时候则会收获晒干,这样就能够赚取一笔生活费,市场价达到20元一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