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江“宅改”推进文物保护传承古韵

青石板、黛瓦房、木雕窗、画栋梁,小巷悠长悠长……走在古色古香的余江区潢溪镇渡口村,仿佛已穿越了时空,忘却了繁华的喧嚣。记者一行细细观看写满岁月痕迹的砖瓦梁窗,体味着余江历史的厚重、文化的悠长。 2015年3月,余江区承担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以下简称“宅改”)工作以来,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扎实做好全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文物保护工作,注重传承保护具有文化价值的古建筑、老房子,留住乡愁,统筹推进“一改促六化”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余江“宅改”推进文物保护传承古韵

韬奋小镇现保存的百年老建筑。

文化名人邹韬奋故乡

打造韬奋小镇

“渡口村是新闻记者、政治家、出版家、爱国主义者邹韬奋的故乡,这里建有邹韬奋祖居,保存着32栋100多年的古建筑,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每年都吸引众多知名人士及游客前来参观。”潢溪镇镇长许志斌说道。自2014年开始,渡口村各个村组先后实施“宅改”、新农村建设,退出的36亩宅基地主要用于绿化,有效解决本村20年内农民建房土地问题。

“我们的目标是将韬奋小镇建设成为韬奋文化传承地和游客络绎不绝的旅游地。”许志斌说道。

据介绍,此次,韬奋小镇的建设将紧紧围绕韬奋祖居、韬奋文化活动中心,展示韬奋先生文章、家庭故事、农耕场景,进一步弘扬和椽笔韬奋红色文化精神。此外,还将以传统民宅为基础,复建32栋古建筑,配套景观亭、展览馆、商铺花园、民宿小院等。其中,12栋联建的古建筑主要展示古法红糖制作工艺及其他各类地方特产,7栋建成古村落民宿,重点结合民宿打造体验式红糖小村,推广地方红糖品牌特色。

“宅改”建筑旧料

用于修复百年老建筑

“我们要的不是拆多少房子,而是要保护老房子。”据介绍,韬奋小镇32栋百年的老建筑得以复原,其复原的材料主要来源于“宅改”时保留的古建筑,包括木材与青石板,这些古建筑材料的再次利用才得以打造出原汁原味的徽派建筑。

目前,韬奋小镇项目建设已经完成80%,在入村主路口上,徽派景墙、韬奋故里标志LOGO成为韬奋小镇对外展示的一张靓丽名片。

激活农村经济

为村民创收

据了解,韬奋小镇建成后将由旅游公司运营,村集体占有一定股份,实现年底分红,根据估算,韬奋小镇将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另外,韬奋小镇建成后将带动村民就业,韬奋小镇是村民农产品展示的一个好窗口。

“目前,我们也在加快现代农业观光园建设,发展高效藕虾生产区,休闲果园区,四面荷风滨水度假区及热带水果体验区。政府也鼓励周边有意向的农户按照要求将自家房屋设计改装建成民宿、农家乐,吸引游客吃、住。同时每年度政府会将部分镇级收益作为产业扶贫资金,用以帮助提升贫困户生活收入。”许志斌告诉记者韬奋小镇的建立不仅改善了农村环境,也将激活农村经济为村民创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