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估值已经处在大的历史底部

经过7月下旬短暂的反弹,近期A股宽幅震荡,未来面临方向的选择。政策面继续保持稳定,未见显著影响市场的政策出台。加上近期国内网络金融平台连续出事,国外土耳其等国货币大幅度贬值,金融市场信心又受到新的冲击,导致A股反弹低于投资者的预期。

我们一再强调,A股当前的估值已经处在一个大的历史底部,目前的市场持续下跌已经不是估值的问题,与投资者担忧经济减速有关,但也不完全是经济减速的预期的问题。另一方面,近期央行持续放松货币,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应该说比较宽松了,同业存单利率已经回落到近5年的低点,国债收益率持续回落,信用利差也明显回落。虽然近两个月港股通北上资金持续增加,但融资余额持续减少,A股交易量也持续萎缩,说明投资者的信心仍然极度低迷。

综合国内外基本面的因素,我们还是重申我们之前的观点,未来一个较长的时间,A股还是以存量资金博弈和持续震荡为主要格局,由于绝大多数行业估值都在历史底部,也都各有各的逻辑,因此结构上有短线反弹,也只是板块之间的短期轮动,建议投资者从长线出发,不过度悲观,不盲目乐观,从战略上关注那些基本面比较扎实、有长期逻辑的个股。

外忧仍在 市场仍处震荡期

广发基金

近期国内政策暖风不断但外部扰动仍存,预计市场仍会延续震荡行情。上周,国内改革和促进内需的相关政策陆续落地,五部委发布的《2018年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鼓励债转股和兼并重组,工信部发改委发布《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三年行动计划》。7月中下旬以来,传统和新兴政策双向发力,内部政策底已经出现。当前出口增速尚未受到的明显冲击,主要与当前征收关税的规模不大(340亿美元)、人民币贬值、基数较低以及2000亿关税预期下的提前出口有关。

不过,外部扰动仍在,上周五(8月10日)土耳其里拉暴跌,9月美联储加息时点临近,如果新兴市场货币进一步大幅度贬值会使得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对全球新兴市场均有明显冲击。此外,截至目前外部因素仅集中于关税层面,需要警惕后续在其他方面发酵的可能。

板块方面,在经济下行周期,去杠杆和的背景下,弱周期的消费板块和部分成长板块的配置价值更为明显。前期补跌的强势消费股如基本面无问题是中长期配置的优选。此外,边际上政策逐步开始刺激新兴行业,受益的部分成长股具有更大的弹性。

市场目前仍在磨底阶段

农银汇理基金

外部因素和经济下行压力下,带来行业和公司业绩不确定性或向下预期修正,市场风险进一步释放。整体看,市场仍处于经济基本面预期带动下的磨底阶段。后续重点关注经济政策和信贷数据对基本面预期的修正,带来的板块性投资机会,如积极的基建财政政策预期对建筑、建材板块的行情拉动;另外中长期仍关注经济升级发展下,消费升级和新兴产业的投资机会,如5G、云计算、半导体、医药等,寻找估值和业绩匹配的标的进行投资。

债券市场。上周债市出现回调:一方面,DR007大幅低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令市场认为货币政策宽松已经达到极致,反而伴随信贷、社融回升会使得银行间流动性会逐渐收紧;另一方面,出口仍保持韧性,通胀数据平稳但预期回升,叠加基建投资加码另风险偏好回升。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陈述了央行对于经济下行的担忧,因而其提高政策前瞻性保证银行间流动性合理宽裕, 政策提前加速了短端利率的行情,却也加大了行情结束的预期,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长短端利差足够,且在经济企稳之前无须顾虑流动性趋紧问题。4.0-4.2%对于10年国开券是较强的支撑位,长端利率短期陷入僵持,进一步突破需要基本面的进一步下行,目前除美国外主要经济体增速都已有颓势,美元指数上行、其他货币贬值、大宗商品下行,外需和PPI下行只是时间问题。短期回调无须过于担忧,对债市继续乐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