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廈門·廈大白城海域有兩處危險的死亡區,年年有人在此送命

廈大白城海域有兩處危險的死亡區,年年有人在此送命

遇見廈門·廈大白城海域有兩處危險的死亡區,年年有人在此送命

廈大白城沙灘醉人的夜景

遇見廈門·廈大白城海域有兩處危險的死亡區,年年有人在此送命

廈大白城沙灘“下餃子”場景

廈大白城沙灘

廈大白城位於廈門島內環島南路,緊鄰廈大白城校門。

可乘坐公交:

【廈大白城站】乘坐2路、20路、22路、29路(熱門路線)、47路、48路、86路、96路、122路、857路。

八月份的廈大白城沙灘,豔陽高照,人聲鼎沸,一年一度的“下餃子”場景,好壯觀。作為廈門環島南路的首站沙灘,交通便利,位置極佳,造就了白城沙灘每年都有極大的客流量,是眾多遊客選擇的熱門遊玩目的地。

在廈大白城一片歡騰、熱鬧的場景下,卻暗藏著極其危險的區域,每年都有2-3起遊人溺亡的事件發生。這個位置就在白城海域的兩處天然礁石處。

遇見廈門·廈大白城海域有兩處危險的死亡區,年年有人在此送命

白城海域安全警示牌

遇見廈門·廈大白城海域有兩處危險的死亡區,年年有人在此送命

紅色箭頭即為白城海域兩處天然礁石

廈大白城這兩處天然礁石海域,每年都有溺亡事件發生,官方在海灘上豎立了眾多安全警示牌,白天也用喇叭不停地進行安全提示,可是每天還是有大量不知情的遊客,在退潮礁石裸露時,爬上礁石,戲耍、拍照、觀景。殊不知這是一個很危險的動作。

近期發生的一起廈大白城海域溺亡事件

遇見廈門·廈大白城海域有兩處危險的死亡區,年年有人在此送命

廈大白城第一處礁石

7月30日,一位年僅21歲的大學生,江西宜春人,暑期來廈門打暑期工,趁午休時間和同學到廈大白城玩耍,站在礁石遊玩時,一不小心,一個大浪打來,腳底一滑,這位大學生瞬間消失在海平面。

由於同伴都不識水性,只好跑到上岸呼救,岸上有人圍攏過來,但都不識水性不敢貿然下水。

隨後,市民報警並向救援隊求救。

經過長時間搜尋,七個小時後,廈門曙光救援隊在距離岸邊100多米的礁石縫中,發現其遺體。

廈大白城海域歷年發生的一些溺亡事件

遇見廈門·廈大白城海域有兩處危險的死亡區,年年有人在此送命

第一處礁石水流複雜

2016年6月,高考成績剛公佈,來自南平的高三考生小吳卻在廈大白城溺亡。當天下午3時許,小吳與3名同學結伴到白城海邊遊玩。過了一陣子,下水游泳的同學上岸了,唯獨不見小吳。白城救生站救生員搜尋無果,3個小時後在附近沙灘找到了小吳的遺體。

2015年6月,廈大白城海域發生一起溺水事件,一外地年輕男子不幸溺亡,溺水情況發生後,派出所民警和男子的朋友一起搜尋並將他送往就近的醫院。最後,溺水男子被送醫搶救無效死亡。

2014年8月,又一個少年在白城溺亡。當日下午2點左右,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在白城溺水,救生員經多番搜救未果。當日傍晚,潮水退下後,少年被發現躺在排水管道旁,有關部門趕來救援,可惜的是,少年早已沒了生命氣息。

2013年8月,白城靠近胡裡山炮臺海域,兩男子先後溺亡。當天早上8點多,一位經常來此游泳的60幾歲老人溺水身亡。當天下午2點多,一男子帶一個小女孩遊玩嬉戲,大人突然不見了,等救上小女孩後,大人也浮了上來,送往第一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為何廈大白城海域溺亡事件多

遇見廈門·廈大白城海域有兩處危險的死亡區,年年有人在此送命

廈大白城第二處礁石

受白城海岸地形的影響,加上兩處礁石群的存在,白城海域水流複雜。比如,退潮時主流區海水由北向南流到白城海域;

受胡裡山岬角突出部的影響,近岸流變成自南往北流。近岸與外側兩股水流不一致,方向相反,形成一個地形環流。

礁石區則產生反時針的渦流,尤其是半潮到高潮時,流速大,渦流變化也大。

同時,許多外來遊客不瞭解白城海域的地形與水流特點。每年,此處至少發生2-3起溺水死亡事故。

有人提出炸掉白城礁石

遇見廈門·廈大白城海域有兩處危險的死亡區,年年有人在此送命

白城礁石形態各異

為了避免更多溺亡事件的發生,有點提出炸掉白城礁石。但是大部分人提出了反對意見。

首先,白城礁石面積大,姿態各異,是上天給廈門的恩賜,是白城美景的組成部分,珍愛生命固然應當大力支持,但不是非炸礁石不可。

其次,炸掉礁石能在多大程度上減輕渦流的產生值得商榷,市有關部門也認為白城海水浴場礁石的清除和建設人工導堤,涉及改變該區域海域地質地貌環境以及對原有沙灘穩定性的影響,且該區域是環島路重要的景觀節點,工程實施將產生較大的影響。

再說,礁石的存在對白城海岸線的穩定功不可沒,炸掉礁石可能引起白城海岸線遭侵蝕。

總結:

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在外遊玩,安全永遠放在第一位。廈大白城海域,天天都在做安全提示,年年都有溺亡事故發生,這個真值得我們反思。

也許,你的房子,還是八層新,你的媳婦,也還是八層新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