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新能源?沒有這個神器就已經輸在起跑線!

在2017年9月,通用汽車全球董事長兼CEO瑪麗·博拉(Marry Barra)來華期間接受記者採訪時曾經說過,為了迎接未來電氣化、能源多樣化的汽車市場,通用已經在華籌備建設一座動力電池系統發展中心,為未來上汽通用旗下三大品牌的不同程度的電氣化車型提供動力電池。如今,上汽通用動力電池系統發展中心已經在上海金橋投產。

玩新能源?沒有這個神器就已經輸在起跑線!

中國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和消費國之一,有寧德時代、萬向等大型動力電池供應商,那麼通用為什麼要在中國自建一座集研發與生產於一體的電池系統發展中心呢?

上汽通用建設動力電池系統發展中心的意義

首先,從動力電池的重要性來說。動力電池在電動車中的作用與傳統車裡發動機的功能無異,是動力之源。目前大多數廠家的車型平臺策略都是基於動力系統開發,一家沒有發動機技術的車企永遠會受制於人,而沒有電池工廠的車企也很難成為新能源領域一流的汽車企業。所以通用想要在新能源領域成為行業領先的企業,建設自己的動力電池工廠成為必要條件,等同於傳統車型的發動機工廠。

玩新能源?沒有這個神器就已經輸在起跑線!

其次,從產品研發角度來說。目前的動力鋰電池系統成本高昂,1kWh的成本高達約130美金,這讓它在電動車車型中所佔的成本比重較大,是傳統車型動力系統的2~3倍,佔到整車成本的40%左右。如果整車廠將動力電池完全委託給電池供應商來生產,那麼電池開發成本和製造成本的可控性都比較差。

玩新能源?沒有這個神器就已經輸在起跑線!

另外,由於電池包體積龐大,開發測試測試周期長,測試項目多,如果採用黑瞎子開發和採購的方式,在供應商定點之後,中標供應商基本上就成了獨家供應商了,開發風險性也較高,而且生產容易受限於供應商。所以目前對於主機廠來說,自己開發電池系統和生產組裝,電池模組和EMS外購且採用多家供應商同步供應的形式,是企業發展動力電池產業的最佳策略。既能控制開發週期和成本,也能擺脫對供應商的依賴。

玩新能源?沒有這個神器就已經輸在起跑線!

最後,從行業發展趨勢來說。隨著全球環境和能源危機的加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目前包含中國在內的各國政府都在通過政策層面去鼓勵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並且也出臺了油耗和排放相關的限制標準,各大主機廠都需要加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研發投入和產品佈局。

而通用在上個世紀就已經在開展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研究,目前依靠深厚的新能源汽車方面的技術積累,已經走在了行業的前列。按照通用產品規劃,在2016~2020年之間,會在中國市場投放10款以上新能源車型,目前已經投放了別克君威30H、別克君越30H、雪佛蘭邁銳寶XL 30H三款全混動,和凱迪拉克CT6 Plug-in(插電式) 、別克VELITE 5 (增程式)兩款插電混動,以及凱迪拉克XT5 28E輕混動共六款新能源車型,預計在華全線產品碳排放將降低28%。而到2025年,凱迪拉克、別克、雪佛蘭三大品牌所有車型基本上會實現不同程度的電動化,覆蓋混動、插電、純電等所有種類的電動化技術。

所以,不管是從製造成本、規避產品研發風險,還是為了迎接2020年之後廣袤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通用都需要自建一家集研發與生產一體的電池系統發展中心來支持自身新能源產品的快速發展需求

車企佈局電池行業現狀

雖然想要保持企業動力電池技術處於行業領先的水平,建造電池工廠是必要的手段,但是目前擁有動力電池裝配廠的車企卻屈指可數。大多數車企採用的是向供應商採購或者合資建廠的模式,比如豐田是跟科力遠合資生產鎳氫電池,鋰電池(北美插混車型在用)直接向供應商採購;上汽乘用車與寧德時代合資研發和建設電池工廠。也有部分企業的電池工廠處於建設中,比如特斯拉和松下合資的北美Gigafactory會在2020年全面投產。

玩新能源?沒有這個神器就已經輸在起跑線!

通用密歇根州電池工廠

在歐洲汽車市場,德系三巨頭也意識到擁有自己電池的重要性,戴姆勒在2014年通過收購的形式成為兩家電池技術公司的獨立股東,在2015年聯合寶馬、奧迪組建了汽車動力電池聯盟。而通用則似乎更早意識到了擁有電池工廠的重要性,將這個前瞻性的決定提前到了2010年。早在2010年就率先建起第一家由汽車廠商運營的電池裝配工廠,就是位於美國密歇根州的Brownstown的電池裝配工廠。

上汽通用金橋電池工廠是GM全球第二家電池裝配廠,也是北美外第一家。總投資16億元人民幣,佔地面積32520平方米。包括液冷和風冷電池組裝配線,以及電池系統實驗室。規模是寶馬中國電池工廠的3倍,產能是其4倍。規劃產品線覆蓋輕混、全混動、插電混動(含增程式)、純電動等全系新能源車電池組。

上汽通用建設動力電池系統發展中心的底氣

通用在上個世紀就已經開始了電動車的研發,在1996年就曾推出純電動車型EV1,也是北美第一家研發和生產插電式混動的大型汽車製造商,所以在電池和其他新能源汽車技術方面就有了較為深厚的積累。比如在EV1的年代通用就已經掌握了電池感應充電技術、制動能量回收技術、電池溫控技術等,這些技術目前依然被應用在新能源汽車行業中。

通用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深厚技術積累,尤其體現在動力電池的研發和生產上。它們有著北美最大的電池實驗室,實驗室集成了電池的開發、測試、認證到生產的環節,並且於2011年在上海成立了一個姊妹實驗室。這兩家電池實驗室確保了通用動力電池技術的全球領先性,不管是在用於低功率混動車型的風冷電池組(輕混動XT5、全混動君威/君越30H等)還是用於高功率插混、純電的液冷電池組(CT6插混、別克VELITE 5/ VELITE 6、雪佛蘭Bolt EV等),在電池能量密度、功率密度、不同環境溫度下的充放電能力等方面,通用都有著行業較為領先的優勢。旗下包括雪佛蘭Bolt純電動車在內的五款電氣化車型的車主已累積了26億英里(約合42億公里)的純電動行駛里程, 電池可靠性也得到了充分驗證。

玩新能源?沒有這個神器就已經輸在起跑線!

而為了保證先進技術能夠落地,電池生產則是在智能化的裝配工廠完成。工廠自動化程度高,廣泛運動自動化AGV運送物料、機器手臂組裝電池模組;檢測和測試手段全面,在電池性能測試中,採用紅外成像進行溫度檢測,確保產品質量和測試安全。電池結構件的焊接採用超高速激光、電芯正負極採用超聲波極耳焊接,並用3D激光束掃描,實現非接觸焊接質量檢測;生產工藝先進,液冷電池組採用GM獨家專利的熱管理系統,散熱循環能夠精準分佈到每個電芯單元,確保電池組內的溫度差可控制在2°C以內。充分確保了生產的一致性。

玩新能源?沒有這個神器就已經輸在起跑線!

玩新能源?沒有這個神器就已經輸在起跑線!

上汽通用動力電池系統發展中心與北美密歇根州通用技術中心替代能源中心目前採用的是一致的研發體系和技術標準。與通用全球同步生產為新能源車配套的動力電池組,以實現上汽通用汽車新能源車型核心部件電池系統的國產化。

綜述:隨著第四大階段油耗和排放政策的臨近,企業面對雙積分政策的壓力,新能源車型在企業生產中的佔比將逐年走高。依託上汽通用動力電池系統發展中心的行業領先性以及通用在混動和純電動領域的技術先進性,通用在國內的新能源產品和電池研發、生產方面都已經提前佈局了2020年之後的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前瞻性的規劃以及技術的領先性讓通用在新能源產業發展上已經領先起跑,在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勢必能佔得一席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