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水,也可以如此有趣

瞭解水,也可以如此有趣

成立博物館,通過展覽開展水情宣傳教育,是一種廣受社會歡迎的方式。2005年,在杭州錢塘江南岸開始建設世界最大規模的中國水利博物館。近年來,為了加強全社會對水利史、水科技、水文化的宣傳和教育,我國掀起建設水利類博物館的熱潮,各種類型的水利博物館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有水科技方面的,如天津節水科技館、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有水資源方面的,如中國溼地博物館、黃河博物館;還有水利工程方面的,如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三峽工程展覽館等。隨著我國推行河長制,自2008年最早探索河長制的浙江省長興縣,2018年3月建設了全國第一個河長制展示館——長興縣河長制展示館。

瞭解水,也可以如此有趣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提出要增強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文化故事。新時代水利博物館如何為行業發展擔當重責,讓水情教育活起來?

一是搭建國內國際合作平臺,創新水文明傳承格局。水利行業博物館,相對歷史文物類博物館來講,文物資源少,起步晚,力量薄弱,但也有其行業背景優勢,在全國的分佈點多面廣。2017年11月,中國水利博物館與全國30家水利博物館一起成立了“全國水利博物館聯盟”。目前,中國水利博物館還在帶動中小水利博物館形成我國水利博物館“航母編隊”,加入“全球水利博物館網絡”,廣泛開展國際水文化、水科技、水教育展覽交流。

瞭解水,也可以如此有趣

二是推進“水利博物館+”,創新水文化展示內容。指的是利用博物館平臺,跨界嫁接各種宣傳教育的手段,讓水文化與當代生產生活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水文化體驗生態。比如,中國水利博物館在浙江治水館採用“水利博物館+河流遠程監控”,公眾可以在博物館的展覽屏幕上,點擊觀看浙江每條河流的24小時動態實景,解決了不能把河流和工程搬進博物館展覽的問題。

瞭解水,也可以如此有趣

三是不斷引進新科技和新時尚,創新水科普互動體驗。當今,各地科技館廣受孩子們的歡迎。通常一個孩子參觀會帶動一家人來參觀。水利行業本身也是一個科技行業,那些水利堰壩、水處理設備等有很高的技術含量,如果只通過圖片、模型展示,既說不明白,也不吸引人。因此,我們要結合博物館展覽主題,開發水文化導覽APP、全息影像技術、治水故事講解機器人等科普體驗項目,由實體博物館衍生數字化,實現博物館展覽的延續化、智慧化,讓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掌握水科技知識。

可見,水利博物館的展覽與展示平臺,是一種水情教育手段的轉型升級,見人、見物、見事,好看、好聽、好玩!展覽能讓水情宣傳教育更有趣、更有效。

瞭解水,也可以如此有趣

聯繫人:劉豔飛

郵箱:[email protected]

雜誌訂閱、廣告合作與應聘

聯繫人:王瑞琨

郵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眾號:jianghezazh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