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學網數學名師吳子明:我很幸運,我的職業就是我的事業

古希臘教育家蘇格拉底說,教育不是灌溉,而是點燃火焰。

智學網數學名師吳子明做到了。

吳子明總是激情滿滿,他樂於跟學生們分享自己對數學的喜愛,也希望通過向學生們傳授數學知識,讓他們愛上數學,“學生聽了我的課之後都感覺特別帶勁,感受到原來數學可以這麼好玩”。

從教12年,吳子明培養出了一批批名校學生,用心授課、良心教學是小明老師的座右銘!

小明老師說他不僅僅是一個教書匠,他是把數學當成自己的事業。

智學網數學名師吳子明:我很幸運,我的職業就是我的事業

智學名師吳子明

數學對我來說太簡單

小明來自河南,由於家庭原因,高一結束後父親就讓這個年級第二輟學了。小明跟著表哥來到了新疆打工賺錢養家。

“高二上半學期基本上都是打工狀態,在新疆給人家蓋牛棚、馬棚,蓋房。因為新疆日照時間長,晚上10點半下班,下了班之後吃完飯就11點半了,然後12點就開始去學習!”

就這樣邊打工邊自學維持了一年。

在一次與表哥的交談中,小明表示了自己極度想要上學的想法,表哥選擇了支持。

復課之後小明直接讀了高三,一年沒有系統的學習,當然對小明造成了影響,但是在班級上,小明的成績還是很拔尖。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小明提到,需要一個人給你指引,而鄒老師就是那個不厭其煩給他指引的人。由於小明愛鑽研、較真,總是愛尋找更適合、更快速的解題方法。高三的時候,鄒老師經常會讓小明“帶節奏”,講評試卷。

“可能就是我講題的節奏比較快,而且是從學生這個角度,比如說這類題的解題方法可能老師講就是通性通法,但是我講可能就會把做題的思路和小技巧告訴他們,有的題可能畫一個圖,答案就出來了,但是這個圖有的同學可能想不到。”

小明說,他對學霸的定義是靠自己,不是唯分數論,但對於自己的評價卻是學渣,因為“渣”在英語不好。

現在在上課時,同學們經常會跟小明老師有愛互懟,當學生問道“小明老師你的英語怎麼樣”。小明總是回答“老鐵,這扎心了啊。”

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率不斷提升和國家對互聯網+教育政策的倡導,小明老師開始接觸在線教育,用他的話說,“在線教育帶給我的震撼很大”。

“在線教育從某種程度上解決了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但同時帶給教育工作者很大的挑戰,因為你要不斷的開拓你的教學視野、鑽研你的教學方法、緊跟教育方針政策,去適應來自全國各地學生的需求。”小明老師說道。

事業佔據了我大部分時間

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但學習數學最重要的是培養自己“數學思維”。“我都告訴他們這個問題是怎麼想的,應該怎麼做,解題很快善用技巧是我很突出的一個特點”,但這些特點絕不是一朝一夕練就的,小明老師曾經為了一個解題技巧,研究了20多篇論文。

智學網數學名師吳子明:我很幸運,我的職業就是我的事業

小明老師經常會在朋友圈分享知識點

由於小明老師授課嚴謹認真,原本助教設計的32頁講義在他那翻了倍,變成了76頁。120分鐘的課,讓他設計的滿滿當當,環環相扣,課前測試、複習、講新知識點、拓展知識點、知識點中包括很多大招,當然所有環節都離不開對同學們的鼓勵與互動。“如果一共十次課,每一次課都有五個小標題,一個小標題下有三道題,這總共十次課是150道題,加上我們的測試20道題,這一個暑期十天刷了170道題!是不是很有成就感。這也是網課的魅力。”

小明老師強調,數學的學習沒有捷徑,同樣需要日常的積累,需要認真記錄筆記,刷題。“你在‘黑暗’中獨自前行學習數學,可能需要走好多彎路、花費很長時間,現在有一盞明燈、有人帶著你去學習,讓你會很快達到理想的彼岸,而我願意傾盡所有來做孩子們的嚮導。”小明老師如是說。

智學網數學名師吳子明:我很幸運,我的職業就是我的事業

小明老師在智學網口袋直播為學生們在線授課

“我早上七八點起床,把今天要上的課程的內容再熟悉一遍,再刷刷題,找找講課時是否存在邏輯漏洞。這一天的第一堂課是在下午四點,正常結束的時間是六點。但我一般都會習慣性拖堂10分鐘。六點十分到六點半的時間是我的晚飯加課後休息時間。習慣了提前半小時進入‘教室 ’,所以我會在六點半的時候準備開始七點的課程。差不多兩個小時的時間這節晚課也結束了,我仍舊會拖堂10分鐘或20分鐘。歇一會喝點水,然後十點到十一點又給學生答疑,在群裡面互動,這個時間控制不好就11點半。從11點半之後才是我自己的時間。”這是小明老師的日常,小明老師說到了忙碌一天的暑假使我更充實。

雖然課程安排得很滿,但小明老師還是會利用自己的時間不斷提高教學教研能力。“從1951年到2018年的高考真題,全國各地的我都刷了一遍。通過刷題去找母題,我今年還寫過一篇文章《2018高考壓軸導數題的母題來源》。” 除了高考題,小明老師還會刷數學相關學術期刊上面的論文題目,“雜誌和題目很多一年都刷不完的那種”。

小明老師很有成就感的介紹完了他一天的作息,當問到,那你陪孩子的時間呢。

成就的臉上略顯愧疚。

小明老師有兩個寶寶,一男一女,湊了一個“好”字。對於孩子的照顧,小明老師說,因為陪孩子的時間少,也會經常滿足孩子們提出的無理要求。雖然總是遭到妻子的反對,但這是一個父親對孩子陪伴少的補償。

由於是在線上課,所以小明老師在家裡也設立了獨立“教室”。孩子們很乖,知道爸爸上課的時候就一定不能來打擾。

父子之間的對話經常是,我是誰,你是爸爸;我是誰,你是吳子明;我是誰,你是小明老師。

小明老師說:“我們家兒子最大的願望就是讓我一下課就抱抱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