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年前的今天,航天的一個新時代正在展開

1977年的今天,NASA打造的第一架航天飛機“企業號”(又譯“進取號”)由以波音747型客機為基礎改進的航天飛機運輸機(SCA)搭載升空,執行航天飛機的首次高空滑翔著陸測試任務並取得成功,驗證了航天飛機的外形設計符合氣動外形設計要求。

雖然身為NASA的第一架航天飛機,“企業號”卻從來沒有執行過太空任務,只是一個純粹的測試平臺,但是在它身上測試得到的數據,為之後的航天飛機升空奠定了基礎。

1969年,NASA與數家公司簽訂合同,研究一種集發射和再入大氣層於一身的太空往返運輸工具。1972年10月,如今人們熟知的航天飛機的設計誕生,當時被命名為“空間軌道器”。

1977年2月,“企業號”誕生。

41年前的今天,航天的一个新时代正在展开

“企業號”航天飛機

它最初被命名為“憲法號”,後來改名為“企業號”,這個名字來源於電視劇《星際迷航》中的“企業號”星艦,後者的名字又來源於美國海軍的核動力航母“企業號”。

41年前的今天,航天的一个新时代正在展开

企業號和企業號

迄今只有美國與前蘇聯曾經制造能進入近地軌道的航天飛機,並曾實際成功發射並回收,而美國是唯一曾以航天飛機成功進行載人任務的國家。

美國曾經建造過的航天飛機有企業號,開路者號,亞特蘭蒂斯號,奮進號,發現號,哥倫比亞號,挑戰者號。

41年前的今天,航天的一个新时代正在展开

“企業號”及著陸測試宇航員

41年前的今天,航天的一个新时代正在展开

不具備飛行能力的開路者號

41年前的今天,航天的一个新时代正在展开

亞特蘭蒂斯號(2011年退役,該次任務也是航天飛機計劃的最後一次任務)

41年前的今天,航天的一个新时代正在展开

奮進號

41年前的今天,航天的一个新时代正在展开

發現號

41年前的今天,航天的一个新时代正在展开

哥倫比亞號(2003年2月返回地球進入大氣層時解體,7名宇航員全數罹難)

41年前的今天,航天的一个新时代正在展开

挑戰者號(1986年升空時爆炸,7名太空人喪生)

航天飛機結合了飛機與航天器的特點,但有效載荷比很低,設計者就希望以重複性使用來彌補這個缺點。

但航天飛機構造太複雜,由200多萬零件組成,可靠性差。全球歷次載人太空失事一共造成22位宇航員喪生,美國航天飛機計劃就佔14位,原計劃每架航天飛機的設計壽命是20年、100次發射,但最終美國5架航天飛機加起來才發射了100多次。

因為成本高昂、可靠性差這些原因,2011年起,我們就再也看不到這些大傢伙升空的壯觀場景了。

同時一些看起來很科幻很未來的場景,也不能再看到。

41年前的今天,航天的一个新时代正在展开

1996年,亞特蘭蒂斯號與和平號空間站對接

41年前的今天,航天的一个新时代正在展开

2001年,亞特蘭蒂斯號將命運號實驗艙送往空間站

41年前的今天,航天的一个新时代正在展开

1984年,宇航員正在挑戰者上將“太陽極大期任務衛星”回收進貨艙維修,隨後將其重新放回軌道

41年前的今天,航天的一个新时代正在展开

1984年,宇航員在挑戰者號上模擬為另一航天器加燃料

41年前的今天,航天的一个新时代正在展开

1984年,宇航員布魯斯·麥克坎德雷斯二世利用揹包裝置太空行走,此時他達到了離挑戰者號的最遠距離

41年前的今天,航天的一个新时代正在展开

2011年,奮進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41年前的今天,航天的一个新时代正在展开

2009年,亞特蘭蒂斯號上的宇航員對哈伯太空望遠鏡進行升級維護

上述的許多場景,我們現在已經很難看到了,這些看起來科幻十足的場景,其實就發生在不久以前。而這些充滿未來感的故事,都從41年前“企業號”每一次試驗成功的瞬間開始。

“企業號”現在被紐約港的無畏號海、空暨太空博物館收藏,這位航天飛機時代的先驅依舊向世界傳遞著無畏的探索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