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宝集团CTO陈斌:未来的数字时代,支付将变得无影无踪

数字创新百人汇采访

--第 2 期--

当前,世界正处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时期,包含金融、制造、电信、教育等在内的几乎所有行业,都在加速数字化转型,推动商业模式持续变革。其中,天生就具有数字化属性的支付业可谓一马当先。

数字化从观念到落地,已经渗透到每个行业。人们对数据的价值已经充分认同。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未来的大蓝海将是数据蓝海。

易宝集团CTO陈斌:未来的数字时代,支付将变得无影无踪

支付之于数字化,既是天然的优势也是未来可以重点发力的起跑点。所有商业最终落地体现为交易,而支付是交易的闭环,所以支付数据在整个商业中属于核心数据,支付公司拥有天然的大量真实数据。作为行业支付的开创者和领导者,易宝支付成立至今已经有15年,服务上百万商家,拥有涵盖航空旅游、数字娱乐、快消连锁、行政教育、保险、基金、跨境、移动支付等行业和专业领域的丰厚数据。这些数据具有体量大、覆盖全、质量高的特点。

在移动支付时代,这些支付大数据不亚于一座待挖掘的潜能无限的“金矿”。本期数字创新百人汇邀请到了易宝集团首席技术官陈斌,请他解读一下数字化时代的创新发展。

易宝集团CTO陈斌:未来的数字时代,支付将变得无影无踪

易宝集团首席技术官——陈斌

一直专注于互联网技术领域的探索和创新,拥有丰富的海外经历、多年的架构经验,深谙移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影响。

  • 1989年获得吉林大学硕士学位;
  • 1992年任新加坡航空公司高级系统分析师,负责航空订票系统的高并发系统架构的设计;
  • 1999年投身于硅谷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浪潮,参与硅谷互联网公司的创业,曾任日立美国系统集成总监、Abacus首席架构师、Nokia美国首席工程师;
  • 2005年正式加入易宝支付(2003年起参与早期创业过程)负责技术和运营,领导研发易宝第二代支付核心平台;
  • 2008-2013年在eBay/PayPal 任资深架构师,负责移动应用系统的架构设计。
  • 2014年再次投身易宝集团,带领技术团队,建设易宝集团的技术体系,提出了大、平、移、商的发展战略。
易宝集团CTO陈斌:未来的数字时代,支付将变得无影无踪

以下为采访实录:

问题:您对“数字中国”的国家战略作何感想?

数字化应该是2008年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特别是移动手机、智能手机出现以后,快速发展的新趋势。2008年以前没有智能手机时,我们也有很多互联网数据,但是丰富程度有限。2008年智能手机出现,你在任何地方,跟什么人经常通电话,都有哪些朋友,甚至上哪些网站买东西,花了多长时间,看了什么东西,看了哪些小说,搜索了什么东西等等,这些都是从电商和移动互联网后台很容易发现的。这些从移动互联网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的出现,所以,移动互联网用户其实是最大的数据生产者。

除了用户端产生的数据,为用户服务的各种互联网企业等都面临着很多新出现的数据,那么怎么用好这些数据是关键。

数字中国,不是因为数字多,而是因为以前所处的物理世界越来越在数字世界里有相应的对象存在。比如做了体检,体检报告是数字的,可以电子化存在医院的文档里;我带手环,可以不断向云端报告心跳多少,脉搏怎么样,有的还可以通过汗液测出你的血糖有多少,其他生化指标怎么样,马上传到云端,对物理的个体在数字世界有数字化的对象存在,而且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清晰。

易宝集团CTO陈斌:未来的数字时代,支付将变得无影无踪

同样,除了人以外,很多其他的事和物都会在数字世界呈现出自己的相应的影像,就像照镜子一样,很多物理世界的东西照到镜子里了。

数字化中国,中国也是这样,我们的交通系统、民生服务,以前多为独立运营,现在很多都变成了数字化,不管坐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是怎么运行,什么状态,里面人的情况都是数字化很清晰的表现。

所以在移动互联网大潮的推动下,数字、数据产生了很多,让我们有机会,让中国在好的时代发展情况下有很好的机会,可以通过运用这些数据和数字,利用物联网,云端技术快速改变以前落后的面貌。

数字化的中国,如果真的能够重视数据,运用数据,改变各个行业的面貌,这是历史上仅有的一个好时机。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应该感到很幸运。

问题:贵公司在做数字化创新中有哪些优势?

易宝支付作为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研发者,支付服务的提供者,应该是数字化方面走的比较靠前的。

我们的支付数据可以用来解决金融服务中需要安全认证、信用评估、了解用户行为的企业问题。因为做任何交易都离不开支付,当你做支付的时候,你的数据就是很好的参照,当然所有都是在信息安全法的前提下做的,拿数据是为了服务,使交易服务更安全,避免交易的损失。

问题:这两年许多企业对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创新的需求非常强烈,您觉得什么是对企业最重要的?

数字化转型是所有企业的重要课题,应该是大势所趋。转型可以跟得上时代发展,变成数字化时代的新企业,新面貌,新产品、新技术,不转型就是被淘汰了。

易宝集团CTO陈斌:未来的数字时代,支付将变得无影无踪

从我自身的感觉看,移动互联网企业多数已经成功的从以前的旧状态到新的服务业态转型,我更关心的是比较传统的,比如农业、工业等,在种植、养殖方面他们传统业态是不是转型?

我有一个合作伙伴大北农,他们做养猪业,养猪是最传统的,上到几千年历史,都可以养,但是办法不一样。如果是数字化,可以到什么程度?猪从出生就有摄像头一直看猪什么样,长的多大,然后它的体检,吃得东西,打药都是由兽医或者畜牧师专门配好,定期根据猪的情况提供的。除了待在猪圈里的猪以外,还有一个数字化的猪在这些负责科学养殖的专家手中。数字化背景下,所有东西都有数据跟踪,数据服务,和传统办法养差很远。所以,如此传统的产业都可以用到数字化,更不用说更加现代化的产业了。

我上次回美国赶上儿子上大学,我说你带上拖鞋,衣服等一些日常用品,他说不用,我就带一个3D打印机。后来发现,拖鞋自己打的,很漂亮,完全合脚,全世界只有这一双,当然成本比较高。他说想要什么就设计出来,打印出来,所以3D打印是非常数字化的典型例子。甚至像现在很多坐电脑前的有颈椎病,打印出来换一个颈椎,需要什么打印什么。

易宝集团CTO陈斌:未来的数字时代,支付将变得无影无踪

所以数字化时代要多尝试运用先进的技术,不仅是在互联网,而是在几乎所有行业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跟得上形势,就变成数字化时代的宠儿,跟不上形势就会被淘汰。

问题:如果企业希望做数字化创新或转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需要投入哪些成本?

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两大问题,意识问题和人才问题。

意识问题是如何认识数据?特别是企业的CEO,怎么有意识地让企业各个部门通过数据有效连接起来,更优发挥作用。其中有两个概念,一个是数据驱动,第二个是以数据为中心。

所谓数据驱动很好理解,驱动就像两个齿轮,一个转另一个跟着转,这是驱动。那么数据驱动指什么?是根据企业经营做一个模型,这个模型相当于齿轮,后面可以提供数据,生产中不断有数据,这个齿轮就转起来了,并且提供业务决策,业务决策自动发生。就像刚才讲的,交易当中出现什么问题自动做决策,这就是数据驱动的业务,是基于数据有算法,有模型,能作出自动化决策。

第二种是现在大多数企业经常见到的以数据为中心的方式,可以比喻成烤火,中间的火是数据,旁边有生产部门,科研部门,市场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大家围着数字烤火,你并不是被驱动了,而是在利用它取得热量,这是以数据为中心。

大部分企业都是以数据为中心,数据大家都可以用,没有自动化决策的目的。最关键是人工决策还是机器决策,如果机器做就是数据驱动,如果人做决策就是以数据为中心。

所以公司领导意识要正确,不要天天喊要数据驱动,先把数据中心做好,一步一步再向数据驱动方向发展,我们都希望理想化做数据驱动,但是要一步一步走。

第二是人才问题。我们国家从2015年开始,很多大学成立了数据科学专业,严格意义讲, 2015年入学的2019年才可以毕业,那么在没有数据与科学专业毕业人才情况下,可想而知,老板一定要知道找什么样的人才,做什么事,特别是数据方面的事。

比如企业有很多DBA,搞数据很多年,但那是数据科学家,是搬数据的人。同样,有一类农民,他们把土翻起来,把种子放进去,再把土填回去。而另一类农民也是研究土的,他们在实验室里分析,这些土结构有什么不一样?会发现什么规律?这是科学。DBA相当于搬土的,我们现在培养的是数据科学家,能把数据里面的规律研究出来的人。

有人说,我们公司有很多很厉害的软件工程师,可以做很多大数据工作,但是那是软件工程师,跟数据科学家怎么区别?如果老板要求给客户写管理系统,老板可以期待,两天、两年或者二十年可以写出来,这是代码实现的。但是一个数据科学家,老板能不能说一定研究出一个结果?因为老板都不清楚结果意味着什么。科学家搞科研,不可能确定哪天能研究出结果,可能一辈子都没有结果。

所以软件工程是工程行为,数据科学家是一种探索性的行为。

老板一定要想清楚,找回来的人要以数据科学家为主,因为他们才知道如何从一堆数据过滤、分析,怎么研究关联、交叉认证,把其中的规律看出来。只是简单的认为,公司已经有软件工程师、DBA,甚至大数据的人,就有数据科学家了,那是不对的。

所以一定重点考虑有三种才能的人。一是学统计学的,第二学软件的,第三学数学的,同时具备这三种能力的人就是我们所说的数据科学家。

易宝集团CTO陈斌:未来的数字时代,支付将变得无影无踪

不一定非要从大学出来的人才能是数据科学家,也可能是天然养成的,做了三年软件,两年统计学,又做了两年数学,对微积分等非常清楚,也可以是数据科学家。也有很多生产实践中不断培养出来的人才。

所以老板在数据意识方面和数据人才选拔方面要有非常清醒的认识,既不能妄自菲薄,觉得数据什么也没有,也不能盲目乐观,直接要做数据驱动。找人最关键。

问题:您对数字用户资产如何理解?

我曾经跟一位大佬级的专家聊过对数据的认识,他认为数据就是味精。吃东西没有味道,加了以后可以提鲜。也可以像镍,把镍放到普通的铁会变成不锈钢,让铁更有硬度,也不会锈,这就是人们对数据的不同的认识。

企业有第四张报表,还是要看怎么认识数据。可以当成一堆垃圾,也可以当成重要的资产,可以变成前三张报表的味精。

我觉得真正的数据的作用是像汽油,前面提到的数据驱动需要三个要素:模型、算法和决策,三者合一才叫数据驱动。数据驱动就像一台发动机,数据就是汽油。没有数据发动机也无法前进。所以第四张表也是企业发动机的汽油。

企业要用数据做什么?是为了更好做市场、生产、研发等决策。更深入的了解用户,从中找出用户使用产品的规律,根据用户使用规律有效的做运营。有了数据,才可以用很少的资源达到目标。企业都是以生产、盈利和业务为目标的,有数据才可以把现有资源有效的利用、协同企业发挥作用。没有数据或者用不好,只能被淘汰。因为别人用好了并占有更大的市场了,而你没有,所以只能被淘汰。

所以第四张报表至关重要,到了数字经济时代,第四张报表是前三张报表的增效或者活化剂,没有它,可以说前三张报表用处不大。

问题:在数字经济盛行的今天,您能否从支付的角度,解读一下数字化、数字创新?

支付角度解读其实是比较明显的,我认为未来做支付的时候,是看不到支付在发生的。以前或者现在支付是看得到钱或者二维码的,在未来这些都看不到了。未来做支付是无论时间、地点,是否带了钱都可以实现支付行为。其实今天有些地方就已经在实现了,比如智能卖场、商店里,通过各种传感器和识别设备记录你所需要购买的东西,并在门口设置界限,当你拿着需要购买的物品和手机走出所设的电子界限时,云账户就自动进行了支付,让人根本感觉不到支付动作的发生。

易宝集团CTO陈斌:未来的数字时代,支付将变得无影无踪

能够实现的第一个关键点:证明你是你,第二个就是能够做准确的行为记录,所以数据丰富发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支付就可以变得无影无踪了。

问题:除了数字化,近两年比较热的还有区块链。许多公司转行做区块链,您觉得什么样的企业才真正应该应用区块链的技术?关注它的发展?

区块链非常热是因为去年国内外有很多炒虚拟货币的情况出现,其实区块链是一项技术,而做虚拟币只是这个技术应用中的一个点。区块链本身的核心价值在哪里?在于通过大量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保障了可信度。

那么想用区块链做一些应用,就要考虑你做的事情和区块链核心价值是不是相关?是不是分布式的系统或者需要靠去中心化的方式解决信任问题?如果能用到这种体制和形式就有机会。

如果你现在已经做一个应用,并且通过互联网做的非常好,就没有意义非要结合区块链技术了。只有在互联网解决的过程中,因为交互过程中缺乏信任搬到区块链才有生命力。我可以举一个例子,就是银行开户,如果能把自己基本情况,或者企业信息记到区块链上,去银行办开户,拿手机发一个授权码就可以,银行就可以查看所有开户需要的信息,大大提升了效率。

易宝集团CTO陈斌:未来的数字时代,支付将变得无影无踪

再比如,将简历和工作履历放在区块链上,能够记录每次入职、离职的信息,人力资源只需要获取应聘者的授权码就可以了解一些信息。所以,区块链是用于解决那些以前无法解决的信任问题,结合现有的经验去实施,绝不是任何行业都可以应用。

支付其实是最早需要来解决的问题,区块链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点对点的支付问题,其实逻辑层面就是通过比特币,你做什么直接把帐记上,不需要中间找银行,给你转接或者转换货币,所以我们应该非常积极的关注区块链,非常深刻的思考区块链给我们带来的价值。

因为我们向数字经济转化过程中会产生价值交换,价值交换的发生,在数字世界、虚拟世界最好有技术基础,那就是区块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