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之眼:环型外型的形成至今仍是一个谜团,被称为地狱之门

非洲位于东半球西部,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纵跨赤道南北,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阔,海拔在500米-1000米的高原占非洲面积的60%以上,有“高原大陆”之称。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公元前4000年便有最早的文字记载。非洲北部的埃及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

撒哈拉之眼:环型外型的形成至今仍是一个谜团,被称为地狱之门

撒哈拉沙漠形成于约250万年前,是世界仅次于南极洲的第2大荒漠,面积约906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沙质荒漠。位于非洲北部,该地区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撒哈拉”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在阿拉伯语中“撒哈拉”为大沙漠,源自当地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的语言,原意即为“大荒漠”。

撒哈拉之眼:环型外型的形成至今仍是一个谜团,被称为地狱之门

撒哈拉之眼又被称为“理查特结构”,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西南部的毛里塔尼亚境内,它的直径达到48公里,在太空上清晰可见。起初该地形被认为是由于陨石碰撞而形成的,目前地质学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地质结构上升或侵蚀造成的,这种环型外型的形成至今仍是一个谜团。被称为地狱之门,因为任何接近它的人大多都失踪或死亡,来此探险最恐怖的后果是尸骨无存。

撒哈拉之眼:环型外型的形成至今仍是一个谜团,被称为地狱之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