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一,1名26歲男子在徐家彙地鐵站突發疾病心臟驟停,雖經兩名熱心市民進行緊急心肺復甦,最終仍未能挽回該男子生命。而在第一時間搶救時,有網友也反映,該地鐵站並未配備AED(自動體外除顫儀)。
AED是搶救心臟驟停病人的“利器”,被稱為“救命神器”,在地鐵站、商場、機場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配備一臺AED,緊要時刻能夠救人於分秒之間。本市也從3年前啟動了在公共場所設置AED的項目。然而,記者通過對本市多個地鐵站、商場等AED配置和使用情況調查發現,數量不足、知曉率不高,會使用人員不多成為普遍問題。
本市AED數量嚴重不足
8月6日早高峰,11號線徐家彙地鐵內發生驚險一幕:一名年輕男子突發疾病倒地,心跳呼吸全無。隨後地鐵廣播緊急尋找有急救能力的醫護人員前往援助,兩名熱心市民趕到施以援手,對患者進行心肺復甦。等到120急救人員趕到,為患者第一時間進行除顫,遺憾的是,最終仍未能挽回該男子生命。
另一個讓熱心網友感到遺憾的是,在事發地鐵站內並未配置AED,無法在第一時間對患者進行除顫。“對猝死患者實施有效搶救的黃金時間是事件發生的最初4分鐘,現場有無AED或許能決定病人生死。”有網友表示,去國外旅遊,看到很多公共場所都有配置AED,希望國內也能夠普及,這樣也能夠在出現突發情況時,挽救更多的生命。
記者瞭解到,實際上從2015年9月起,本市就啟動了在公共場所設置AED的項目。近3年來紅十字會已在全市地鐵站、商場、機場等公共場所設置AED設備800臺,加上上海市教委在部分學校配置的設備,目前全市AED已超過千臺。去年11月,本市發佈了全市自動體外除顫儀(AED)分佈地圖,市民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上海市紅十字會”和“上海120”的置底菜單獲取。
儘管AED在上海正快速增加,但比起發達國家地區的配置比率,仍顯嚴重不足。數據顯示,在美國,每10萬人擁有AED199臺;在日本,每10萬人則配備AED234.8臺。按照上海人口2400萬的標準,原則上需四五萬臺AED才能滿足需求。
以上海地鐵為例,目前上海擁有地鐵線路17條、車站395座,全路網日均客流超千萬。但擁有AED的地鐵站全市還不到20個。
部分地鐵站配備的AED被閒置
即使在這些配備了AED的地鐵站,記者隨機走訪了幾個地鐵站也發現,知曉率不高和會使用的人不多成為普遍問題。
13號線自然博物館站:
有配置AED。記者在站內尋找一圈並未找到AED的位置,隨後詢問站內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一開始並不清楚什麼是AED,在記者進行了第二次的解釋之後才明白。然後表示自己不清楚有沒有,需要去問一下負責人。經過問詢後他告訴記者,站內確實有一臺AED,就放置在站臺盡頭的一個房間內,但他並不會使用,而且這個AED放在房間也基本上沒有使用過。
南京西路地鐵站:
記者同樣尋找未果後去諮詢服務檯工作人員,她表示AED是有的,就放在下面站臺的房間內,但她並不會使用。記者又問:“你們不會用的話,遇到突發情況怎麼辦呢?”該工作人員回答:“站內會有專業的志願者會使用該儀器,遇到情況我們會聯繫他們。”不過她也表示,志願者只是有時候會在,並不是時時刻刻都在站內的。
淮海中路地鐵站:
站內的工作人員對記者打聽的AED表現很茫然,並不清楚這是什麼,建議記者去樓上問服務檯工作人員。記者從服務檯獲悉,這裡的AED同樣放在站臺一層的房間內,他們不會用也沒有使用過該設備。
陸家嘴地鐵站:
與上述三個地鐵站不同的是,這裡的AED是放在外面的,乘客能夠直觀看到。記者一下地鐵,就在站臺的兩邊盡頭看到各有一臺AED,像消防箱一樣固定在牆上。在站臺出入口這一層,同樣配置了兩臺AED,像一臺小型的自動販賣機豎在地上,上面還用圖文形式寫明瞭簡單的使用方法,不過箱子是鎖著的。陸家嘴地鐵站站長告訴記者,當發生突發情況時,市民肯定會首先聯繫地鐵站的工作人員並撥打120,這時,工作人員也會用最快的速度打開AED的箱子對患者進行急救,在站內有部分工作人員是受過專業培訓能夠使用AED的。
而且,在裝有AED的箱子外還配有一把小錘子。這是在緊急情況下,市民可以用來敲碎玻璃,取出AED進行急用。不過,記者注意到,其中一臺AED放置在牆角,小錘子被夾在裡面,手根本夠不著,如果真要敲碎玻璃時無疑會耽誤時間。
商場AED被轉移也無人知曉
除了地鐵站外,商場也是人流彙集之地,本市在不少商場也配置了AED,但在現實管理中同樣存在一些問題。
根據公眾號“上海紅十字會”提供的AED地圖查詢顯示,在五角場萬達廣場配置了一臺AED,具體位置為B1服務檯,也就是地下一層的服務檯。不過,當記者找到這裡,向服務檯值班人員詢問AED的情況時,該值班人員卻表示對AED毫不知情。在記者解釋了幾遍之後,她才慢慢回憶起來:“是那個紅紅的箱子是吧?我們這邊前一陣子裝修給搬走了,好像搬到對面商務樓了。”
記者接著按照她所說的新地址——B棟商務樓一樓大堂,在這裡記者看到一個方方正正的AED紅箱子就放在服務檯桌子上。但當時已經過了晚上六點,前臺接待處已經下班,無人接待。等到次日,記者再次來到這裡,前臺工作人員卻表示毫不知情,甚至不知道這箱子是什麼,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放過來的。而不管是萬達廣場B1層的服務檯,還是這棟商務樓的前臺,都不知道這臺AED的來歷,也不知道鑰匙在哪裡,他們建議記者向萬達廣場物業處諮詢。
記者又撥通物業電話,物業同樣告知不清楚具體情況,也不負責AED的管理。物業表示可能是運營部買著放在那兒的,如果出現顧客發生需要急救的情況應該是有備用鑰匙的,只是他們也不知道放在哪兒。物業還稱,會向其他部門詢問一下,問清楚了再回復記者,但截止到發稿前,記者並未收到物業的回覆。
在另一家商場——虹口龍之夢商場,AED的管理相對不錯。地圖顯示AED放置在6樓金逸影城售票處。記者來到這裡很快找到了AED的所在,這個“紅盒子”放置在只有工作人員進入的櫃檯內部,過往顧客只能看得到但接觸不到,而且還有專門的值班人員負責看管。當時正在值班的吳先生告訴記者,這臺AED是前兩年七八月份被投放在這裡的,平時都上鎖,鑰匙就在每天值班的值班主管那兒。關於AED的操作方法,吳先生表示大部分管理層都掌握了。“上個月剛去紅十字會培訓過,只要是值班的都會。”
呼籲建立公共場所急救網絡
在公共場所不僅要普及AED的配置,更要真正發揮它們的作用,否則就會淪為擺設。近年來,上海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都就此問題在兩會上進行呼籲,由政府牽頭,建立公共場所急救網絡,讓更多的市民掌握急救知識。
實際上,AED並不是人人可以操作,必須經過一定的培訓。而上海目前的情況是,具備基礎急救技術常識的非衛生專業人員嚴重缺乏,一旦發生危急情況,即使有AED配備,現場目擊者往往不知該如何施救。數據顯示,截至去年9月,上海市紅十字會系統已完成AED操作培訓超過5萬人,但這還遠遠不足。
記者瞭解到,市紅十字會方面已經在急救培訓方面加大了力度,每週都會向社會開辦急救課程培訓班,每班8個課時,學習包括心肺復甦、AED操作在內的急救知識,再通過相應考試後,就可以取得證書,培訓費用是150元一人。目前這一課程也成為“網紅課”,報名火爆,甚至一票難求。
閱讀更多 周到客戶端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