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隐身幕后之更精彩的时尚生活(上)

自媒体时代让一群原本只在业界被认得的人,从幕后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并把积累的人气成功变了现。

不再隐身幕后之更精彩的时尚生活(上)

当今,自媒体与网红很容易就被混淆了。人们以为穿戴漂亮,在社交平台上拥有无数追随粉丝的Blogger就等于网红。Blogger不服,并不屑与网红为伍。至于自媒体则苦笑着:“原来,不需要产出资讯,甚至不需要产出专业,就可以自称为媒体。”这是一条有意思的鄙视链:Blogger鄙视网红,自媒体鄙视Blogger和网红,而网红却轻松赚得比前两者都多。

不再隐身幕后之更精彩的时尚生活(上)

互联网时代的金科玉律是:得粉丝者,得天下。不管自媒体如何的挟专业姿态而心高气傲,终究需要与消费者对话。

不同于网红或Blogger,每个自媒体的前身,往往都有着可以追溯的时尚背景。他们大多任职于时尚工作领域,拥有多年的实战经验。本身对于专业的自律与独到的眼光,让他们在解读时尚现况时,多了Blogger与网红没有的精辟。他们都曾为了“圣经”(亦即时尚杂志)兢兢业业,却在此时消退之际,因找不到彼时的荣光而渐渐孤芳自赏。

当秀场的头排再也不是某些人的专属时,他们被逼着必须另辟蹊径。流行可以不盲目,而提供大众可景仰可消费的初衷,依然是时尚产业的最高指导原则。与其埋怨网络时代的潮流逆行而上却遍体鳞伤,不如因应浪潮做出以专业为基础的创意。怎么说后者都来的现实多了,不是吗?

走出幕后,迎接的是更精采(更有钱)的时尚生活?

//网路美妆品牌Glossier创始人兼CEO:Emily Weiss //

不再隐身幕后之更精彩的时尚生活(上)

网路上能搜寻到Emily Weiss在时尚工作的背景不外乎是:担任过《 W Magazine》时尚助理、《 Vogue 》造型师 Elissa Santisi 的助理这两个(真的不多但也算背景虽然都是助理)。但依照Emily Weiss个人的说法,比起造型工作,她更擅长的是述说品牌故事,发扬品牌内容。

2010年开通了自己的美妆网站《Into The Gloss》,Emily Weiss不走传统亲身使用介绍产品发文的老路子(对啊,这跟网红有何差异),而是把内容开放让不同肤质的女性在网站上分享、交流自己的保养经、彩妆产品和使用经验。自己则做自己最擅长的事,除了提供新颖的观点,崭新又充满创意的图片之外,甚至采访了社交名人 Kim Kardashian、彩妆大师 Bobbi Brown、超模 Karlie Kloss 等众多名流,并把重点摆在她们私家推荐的美妆保养产品。这些访问成为《Into The Gloss》的头号独家,成功吸引粉丝,月访问量达到了150万人次。其中很多内容甚至超越主流媒体的点阅率。

《Into The Gloss》受欢迎的程度开始吸引投资人的目光,网站的高人气终于在四年后迎来变现的可能。2014年,网路美妆品牌Glossier诞生了,《Into The Gloss》从一开始的内容产出网站,逐渐走向产品本身。而过往在网站中累积起来的各种美妆知识以及使用心得这些庞大的数据,变成Glossier最核心的主旨,也就是做出更适合这个时代女性需要的保养美妆产品。

不再隐身幕后之更精彩的时尚生活(上)

现在的Emily Weiss当然无法想像如果还继续做时尚助理编辑,她会是怎么样的状态?毕竟人家已经是完成A级融资的新兴女创业家了。不过这终究是个鸡生蛋蛋生鸡无限循环的问题:没有过往的幕后专业背景,何以换来当前自媒体网站的成功。而当前自媒体的成功,难道不是因为走出幕后才迎来的创新吗?

Blogger和网红没有这层顾虑,因为他们基本上把自己当做偶像在经营。而时尚媒体人不管未来投身在哪个地方,永远都有一股必须过得了自己这一关的坚持。

就算成了名人、创业家甚至其他,依旧流淌着从哪里来是哪里人的血液。

鄙视链未完,待续!

敬请期待:

不再隐身幕后之更精采的时尚生活(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