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趴底」濟南股民「佛系」操作成風

◆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滬深兩市三大股指又跌了!

16日收盤,滬指再次下跌近0.66%,盤中還創兩年半內新低;深指跌0.94%;創業板指跌0.99%。讓股民無奈的是,這次滬深兩市是全盤下跌,下跌個股並非集中在某個板塊。

經濟導報記者調查發現,當下股市觀望、防守策略成風,還有一些股民開始調倉換股,甚至開始涉足本不熟悉的領域。

中泰證券資深分析師劉保民認為,儘管股市一直下行,但政策底部區域已顯現;目前大幅反彈動力不足,但仍有“小機會”可供把握,建議股民放平心態。

場內交投不夠活躍

16日上午,股民鄭鋒來到位於濟南東倉的中泰證券營業廳,抬眼卻看到大屏幕上晃動的多是綠色數字。這片綠色,似乎時刻都在扎著眾多股民的心:你的財富正在縮水。

就在前一天,滬深兩市三大股指全線下跌,雖說建材、消費、保險等板塊跌幅居前,但劉保民分析說,本輪下跌其實不分行業題材,“受國際經濟形勢影響,各行各業下跌都很普遍。”而到了16日,下跌趨勢仍然不減。

“我持有的宜華生活(600978)都到5塊多錢這個區間了,我也打算減持了。”鄭鋒如是告訴經濟導報記者。股市全盤、全線飄綠,而且自己持有的股票也創下今年最大跌幅記錄,但他既沒有殺跌也沒有抄底,而只是“打算減持”,這種“佛系”操作有些讓人費解。

進行“佛系”操作的不僅僅只有鄭鋒,另一位有著10年股齡、擁有30萬股市資金的股民車轟,最近也沒操作自己的股票。他注意到最近股市成交量並不大,“所以大幅上漲時機未到,現在都是小打小鬧。”他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關注一時的價格而頻繁操作,有時可能會起到反作用。

劉保民認為,目前投資者缺乏信心,被套的投資者不願斬倉,場外資金沒有看到明顯的賺錢效應,也不願意貿然入場,最終導致場內交投不夠活躍,不過“目前政策底部區域已有顯現。”

保有3年也要減持

鄭鋒說,自己對宜華生活還是“蠻有感情”的。

據他介紹,宜華生活的母公司廣東省宜華木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出口為主的傢俱企業,主要出口方向是美國。“大約4年前,我持有的新鋼股份(600782)從最高每股7元跌至3元左右,不得不割肉。當時就在同一價位,我吃進了3000多股宜華生活。”

經濟導報記者發現,2014年7月4日,宜華生活曾低至每股4.53元,然而一年後的2015年6月17日,股價就漲至24.10元,“如果在最高點清倉,我能掙將近20萬元。即便現在快跌回原點了,前前後後我也掙了近10萬元。”鄭鋒說,多年的“榮辱與共”讓他非常瞭解該股,再加上中間有幾次增資利好,所以才保有至今。

不過,感情也敵不過股價的持續低迷,鄭鋒也在調倉換股,“最近我在關注銀行股,昨天就吃進了2000股中信銀行(601998)。”他坦言,自己對銀行股認識不深,但“中信銀行市盈率5.78,長期持有還能分紅”。

他打算將減持的股票換倉成銀行股並持有一段時間,“就算不漲,最起碼也能通過市值配售獲得新股認購權。”

熊市“逼迫”鄭鋒涉足並不擅長的領域,車轟也觀察到行情與以往認知出入頗深:“一些看起來很有投資價值的股票,諸如新能源汽車、新材料題材個股,披露的業績也很好,就是股價不漲,漲了也不長久。”

對於股市出現的“認知顛覆”,車轟還是歸結於“時機未到”:“目前經濟形勢並不明朗,政策拉動效應並不明顯,股市也沒有前幾次‘牛市’時期,鋼鐵、房地產等板塊強勁的勢頭。”而在這種態勢下,他也認可鄭鋒的操作理念,“採用防守策略是可行的。現在股市在反覆探底,持有一部分股票吃分紅未嘗不可。”

雖擬長期持有,但鄭鋒也不排斥短期操作,“如果中信銀行這個價位的股票,漲跌超過0.2元,我就會觀察、操作一下,掙點小錢嘛。”

上漲何時到來

既然“政策底部區域有顯現”,按常理分析,反彈也非無稽之談。

商務部16日稱,應美國財政部邀請,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擬於8月下旬率團訪美,就中美經貿問題進行磋商。這則消息被美方確認,美方還稱:“我們預計雙方將討論實現更平衡貿易關係的舉措。”

一時間該消息被反覆解讀,還被“放大”為當下股市最大的利好,似乎觸底反彈指日可待。

不過,車轟認為,短期來看,股市反彈最快也要到11月份,“那時恰逢美國中期選舉,特朗普的政策應該會有所調整,不排除出現中美貿易緩和的跡象。”不少專家也持類似觀點,認為特朗普的進攻基調是一項明確的選舉策略,將一直持續到11月的中期選舉。

劉保民強調,中美貿易僅僅是影響股市的一方面,最終支持股價的,依然是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所以他建議,股民應關注個股的長期利好。

“長期關注持有,避免短期頻繁操作。”這是受訪者一致認可的時下最妥善的操作策略。不過,“熊市”之下保持觀望畢竟只是權宜之計,經濟形勢明朗、政策拉動效應明顯的“大牛市”才是眾多股民共同的期盼。

“我個人將眼光放到了2020年。”車轟表示,“到時候,包括房產稅要不要徵,國企改革進展情況在內,國民經濟形勢一定會更加明瞭,那時候股市也一定會更能真實反映國民經濟狀況。”

“8月23日,有一筆資金要進入股市。”劉保民提醒,儘管大幅反彈動力不足,但在股市低位徘徊的當下,還是存在不少小機會的。“還是建議股民放平心態,小機會要抓住,但大幅殺進殺出的操作不可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