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匯鄭州 智匯滎陽」愛的承諾

「智汇郑州 智汇荥阳」爱的承诺

「智汇郑州 智汇荥阳」爱的承诺

愛的承諾

「智汇郑州 智汇荥阳」爱的承诺

陳玉琴,今年42歲。中國共產黨黨員。

她患有嚴重的先天性脊柱側彎。每當病發的時候,她艱難的走上幾步路,都會揮汗如雨;當出現脊髓壓迫症狀時,每一步都像走在刀尖上。在這個多姿的世界,很少有人會體會到她兒時的痛苦,少時的磨難,心靈的傷痛。因為病殘,多少大學將成績優異的她拒之門外。

「智汇郑州 智汇荥阳」爱的承诺

上蒼在為她關閉了一扇門的同時,為她留了一扇窗。最終她以全校考分第一的成績被河南省中醫學院特招錄取。從那時起,她如飢似渴的學習著醫學知識,歲月成為她生命的鐘擺,她就像一棵禾苗,撥動著拔節的夢想,她視這裡如天堂,是心中的那一行新綠。

五年後,她大學畢業,故鄉滎陽接納了她的兒女,滎陽中醫院敞開胸懷擁抱了她。從那一天起,她和心愛的中醫事業風雨同舟,和剛剛起步的滎陽中醫院榮辱與共,和她的事業夥伴們患難相隨!

這裡沒有歧視的目光,只有真誠的關愛;這裡沒有冰冷的話語,只有無私的幫助和熱情的鼓勵。她飽含著感恩,在內心許下一個不變的諾言:我將用自己的生命,來回報這一切。

風霜雪雨,四季輪迴。當愛成為唯一的承諾,當奉獻成為唯一的選擇,她的人生早已被星光恩澤。從醫師到主治醫,到副主任醫師。2006年,她走上中層領導崗位,擔任了內三科副主任,2013年任內六科科主任。

現在已經是一方名醫的她,僅每天上午,就要有六七十個掛號就診病人。她要每天不到七點就趕到醫院巡查病房,門診坐診時她從來不敢喝水,因為她確實沒有上廁所的時間。每天中午都是將近一點才能出診室。她主攻的專業是兒科和呼吸病,病人中除了老人,兒童和孩子最多。我們大家都是醫務工作者,一定理解一個兒科醫生的不易。孩子們一進診室,看見生人就哭鬧,更別說配合檢查。多少次,正在為患兒查看咽喉的陳玉琴被孩子的嘔吐物噴得一身一臉;多少次,正為患兒聽診時,被尿溼了身上的衣服。對於這些,她從沒有一絲的怨言,就在診室裡洗洗手,衝一把臉,換一襲白衣,繼續面帶微笑哄著孩子作診治。

每到中午下班時間,她的診室外都還等著十幾個候診病人。她每次都要專門交待:“你們不要著急,我一定把大家看完再走。”

她承擔著住院醫師、進修實習學生的臨床帶教工作;承擔著全院內科系統五個病區其中三個的所有出院病歷的閱改任務;承擔著內三科住院病人的電話回訪任務。她平均每個月閱改近四百份病歷,撥打二百多個回訪電話。

「智汇郑州 智汇荥阳」爱的承诺

她的門診量由2007年剛坐門診時的6166人次上升到去年的22217人次。收住院病人由2007年的252人次上升到去年的1077人次。

她總是和病人零距離,面對面;她總是和全科醫護人員心連心,肩並肩。她自幼病殘,承載了人生路上難以言表的病痛和磨難,而她的血液裡,卻澎湃著人間最真的情感。她的肩膀雖然孱弱,卻扛住了一個個生命的重量!去年十一月初的一個晚上,七點多了,外面下著雨,天很冷,門診最後的兩個病人剛剛看完。那天,她腿疼的老毛病又犯了,身上還發著燒。她給自己開了藥,正要到輸液中心去打點滴,手機鈴聲響了。一個蒼老的聲音:

“陳醫生,你下班了沒有?在不在醫院?”

“大爺,你有什麼事,說吧。”

“哦,我家是王村草廟的,我姓周,我老伴去年在你那裡住過院,今天下雨變天,她突然犯病了,現在喘得歷害。你要是在,我們想在村裡僱輛車去找你。”

“周大爺,就你們老兩口在家嗎?”

“是啊,我們就一個兒子,在外地。”

“大爺,你別慌,給我說你家的詳細地址。你們在家等我,我現在就帶著救護車過去!”

她放下自己的藥瓶,跛行趕到急診科,帶上一名護士出發了。急救車在雨中急行,二十分鐘後,她站在了老人的床前。當時,患病的大嬸已經面色口唇發紺,呻吟不止。是慢阻肺導致的呼吸困難!她和護士立即給予吸氧,迅速建立靜脈通路、用藥搶救。在急救車上,她緊緊握住老人的手:“大嬸,不要害怕,一會就到醫院了,你放心,有我在。”兩行清淚的老人只是用力的點著頭作為回答。

待老人的病情穩定,已是晚上九點半鐘。一天的勞累加上發燒,還有難以忍受的腿疼,讓她一下癱倒在護理站。值班護士把她扶倒了椅子上,倒了半杯溫開水:“主任,你先喝點水,然後我們送你去輸液中心。”這時,周大爺拿著自已的手機跑了過來:“陳醫生,我兒子非要和你說話。”接過電話,一個渾厚的聲音:“陳主任,家裡的事,爸都給我說了,我早年大學畢業後留在武漢一家醫院當了外科醫生。我現在趕不回去,一切只有拜託您了。雖然我們都是醫生,但我以一個兒子的名義,向您道一聲,謝謝!您自已也多保重。”

「智汇郑州 智汇荥阳」爱的承诺

她到了輸液中心,還沒坐穩,前排一對年輕父母焦急的聲音傳來,她不由自主的地走了過去。原來一個患兒高熱,門診醫生已經給患兒開了液體,雖然已輸進了一部分,但患兒體溫仍在上升,已經到了40C。患兒父母很緊張,護士也正準備和醫生聯繫。陳玉琴示意護士介紹了自已的身份,患兒父母很驚喜,說早就聽說過她,信任和期待寫在臉上。她一邊囑咐護士為患兒再續液體,一邊親自給患兒喂服退熱藥,再喂溫開水,按摩雙手的列缺穴促其發汗退熱,同時教會患兒父親給孩子反覆更換冷毛巾貼敷額頭以保護大腦。漸漸地,孩子的汗出來了,體溫降下來了,依偎在媽媽懷裡睡去了。而她才得以坐下來給自已輸液治病。睡意朦朧中,聽著有人小聲喊著“陳主任,陳主任?!”睜開眼晴,牆上鐘錶的時針已然指向子時。是患兒輸完液要走了,孩子的父親站在她的面前:“陳主任,孩子這會兒好多了,我們要回家了。你自己都這樣了,還為我們孩子勞心。陳主任,“謝”字我就不說了,我看你腿腳不方便,這樣吧,我沒有什麼本事可以幫到你,但我是個出租車司機,這是我的服務名片,上面有電話,你要是看得起我,這城裡城外的,您隨時招呼一聲。”聽完這話,陳玉琴一股暖流湧上心頭,這才是真正的醫患之情啊。就象高山和了流水,山是水的源泉,水是山的歌唱。走在患者的目光裡,我就是白衣天使的形象!

經常有她的“老病號”或者在內三科住院的病人及家屬問她:“陳醫生,你天天都在醫院,你們家的家務有人做吧?”每當此時,她總是臉含微笑,卻心中默然。多少年了,她從來不知道市場上菜的價格,在家沒有做過一頓飯,也從來沒有洗過一次衣服,做過一次家務。丈夫沒有工作,白天出地攤就擺在家門口的路邊上,因為離家近,一來方便做家務,二來對她可以隨時照顧。平日裡,半夜要去醫院參加急診搶救,丈夫用電瓶車把她送去。晚下班了,只要從窗外望一眼樓下,夜色裡永遠佇立著那個雕像般的身影。

她曾動情的說:“也許我對得起自已診治過的每個病人,卻對不起自己的家人。看來,我只有做個好醫生來回報她們了。”

「智汇郑州 智汇荥阳」爱的承诺

今年剛過完年的一天上午,十點半了,她的門診外還等著近30個掛過號的病人。當她的實習學生喊來第二十九號病人坐在桌前的時候,她抬頭一看,目光凝滯了。坐在她面前的,是表情痛苦,面色蒼黃的母親。她知道,母親的冠心病和肩周炎又犯了。母親以前也來看過幾次病,每一次都是自已從鄉下坐班車來,從來不事先給她打電話。母親說要是讓她跟著看病檢查,門外掛過號的那麼多病人怎麼辦?可這一次,母親的病重啊!母親需要做輔助檢查,執意自己去,甚至後來住院都是護士長來接走的。候診的病人看著這一切,相互對視,滿屋寂靜。

終於,門診病人看完了,她蹣跚著趕到母親的病床前,一把捧住母親蒼老的手。母親笑了,而她卻淚眼瀅瀅。。。她永遠都不會忘記,到醫院報到的那天,是母親送她。她坐在自行車後,母親蹬著車,褲腿沾滿泥巴,一路都不說話,只聽見車子吱吱呀呀。報完到,母親要回了,只撇給她一句話:“閨女,咱好好幹,將來當個好醫生。”母親,我的娘啊,女兒做到了,所以你才會笑。讓我今天親手給你梳一次頭,洗一回腳,餵你一頓飯吧。今夜有我陪在你的床前。。。。。

陳玉琴的女兒,現在已經是一名高中生。可是回想起來。她竟然沒有陪女兒買過一件衣服,沒有給女兒輔導過一次功課,每想及此,她內心充滿面了愧疚。

而女兒卻深深理解著她。女兒的獲獎作文《我的母親》,字裡行間都是對母親的理解和崇敬。女兒說,是母親為自己聳起靈魂的風骨,是母親為自己指引信仰的通途。就像雨露對芳草的情意,就像太陽對花朵的真誠。

這,就是陳玉琴。一個白衣天使的形象,一個從醫從護的榜樣;一個普通的醫生,一個道德的楷模。一顆滾燙的心,一雙熱情的手,一腔熾熱的情懷。她在工作中無私奉獻,對醫學事業虔誠執著,付出辛苦,傾注心血。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超乎常人的堅韌,去實現愛的承諾。這,是操守,是品格,是我們白衣戰士的脊樑!

「智汇郑州 智汇荥阳」爱的承诺
「智汇郑州 智汇荥阳」爱的承诺

策劃:徐法林|統籌:張海霞

「智汇郑州 智汇荥阳」爱的承诺

滎陽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71—64662129

舉報郵箱:wgb64662129 @126.com

「智汇郑州 智汇荥阳」爱的承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