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借我一双”激光鹰眼“吧,让我看穿这球场的一切

我们上周说到,你的有多强?才能打美巡赛的第一个原因:超远的开球距离。(上周推送:"我行,我能上?”想打美巡赛,你得有多强?)早在半个世纪前的1960年,阿诺德·帕尔默就能在樱桃山Par 4、346码的第一洞,一杆攻到旗洞边,推进老鹰。时间拉回到现在,今年复出归来的老虎,还能在球员锦标赛开出349码的距离,DJ更是不用说,随随便便一杆就能开出300多码...

没有距离是万万不行的,但是光有距离,也是不够的。现在让我们接着来说明,能够驰骋美巡赛的第二个原因。关注美巡赛官方微信,未来我们还会在接下来的推送为大家带来第三个原因。

原因二:

借我一双“激光鹰眼”

君不见,曾经称霸美巡赛开球距离排行榜顶端的那些名字们,有的仍然在美巡打拼,有的,则早已经离开。

比如国人熟悉的澳大利亚球员斯科特·亨德,44岁的他从2012年至今,赢了2场欧巡赛、7场亚巡赛。你可知,他也曾是美巡赛球员,而且开球距离冠绝美巡?2005年,亨德在自己参加的75轮次美巡赛事上,平均开球距离达到了318.9码,甩了伍兹3码多,排在全美巡第一位。

但在这一年,他参加了28场比赛,只有9场晋级。年末的美巡资格考试,他没能挺到最后,只能黯然打包离开。

为什么?远是远了,不够准啊!

高尔夫运动带来的挑战,基本上都跟大自然母亲有关(比赛到了紧张关头的心理挑战另说)。有完全不受人控制的风、雨,也有球场设计师埋下的许多雷。长草、沙坑、水,以及各种你想得到、想不到的障碍,只要你开球不上球道,就都可能遇到。

等球上了果岭,又是另外的情形了。美巡赛的果岭速度快、变化多,怎样把球以最少的杆数打上果岭,并尽可能放在离旗杆最近的地方,推进更多的小鸟、老鹰,才是球员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这一切,都牵涉到一个字:准。

借我,借我一双”激光鹰眼“吧,让我看穿这球场的一切

(稳定的发挥,让42岁的斯滕森依旧充满战斗力)

先说开球吧,这个赛季迄今为止开球最准的,是亨里克·斯滕森,这位瑞典名将的开球上球道率达到了78.27%。本赛季的38轮比赛,在面对474条球道的时候,斯滕森有371次把球放在了球道上。也就是说,平均每场比赛,在面对14个球道的时候(另外4个是三杆洞),斯滕森只有三次开球打偏了。

如果美巡赛球场的球道平均宽度为30码,以285.9码的平均开球距离计算,斯滕森的绝大部分开球,左右偏差角度都不超过3度。这还是用平均时速186公里(严重超速)的杆头击打的数据。就算你用手扔,恐怕也扔不出这么精准的球。

不信?就拿扔飞镖做例子吧。站在5米外的地方,伸长了手,面对标准大小(直径453毫米)的飞镖盘,用尽全力,你能有多少次把飞镖射进飞镖盘上?

拿大满贯赛冠军的标准来比较可能有些过分,那就拿开球准确度排名第125位的球员来说吧。布伦丹·斯蒂尔,美巡赛三冠王,本赛季至今59.74%的上球道率。斯蒂尔的平均开球距离是309.8码——同样是飞镖盘,这一次,你还得再往外跨半步、用更大的力气扔。飞镖留在盘上的几率,能有一半吗?

除了开球,上果岭一杆的精准度,也极为——或者说,更为重要。道理太简单了:把球打得离旗杆更近,用尽少杆数推进去的可能性就更大。巴巴·沃森在奥古斯塔的开球进了树林,第二杆还是能把球放在洞口,赢下绿夹克,就是这个道理。

针对攻果岭这一杆的精确度,美巡赛的统计数据共有——100个类别!选一个最有代表性的“从球道攻果岭准确度”,排在第一位的,仍然是斯滕森。2018赛季至今,他共有392次把球从球道(不含长草等障碍区)打上了果岭,球停在果岭上后,离洞杯的平均距离是33英尺6英寸。

也就是11码的距离。

借我,借我一双”激光鹰眼“吧,让我看穿这球场的一切

(2018年球员锦标赛第17洞小球落点线路图)

听上去有点远?请再一次记住,这是329次从球道上攻果岭的平均精确度,这里面既包含了100码的挖起杆,也有200多码外的球道木。

在这项统计上,美巡赛球员的整体差异并不显著。平均每次比斯滕森差1码半(38英尺),在此项数据排行榜上就只能排在并列第123位。中国职业球员的两位佼佼者、美巡赛历史上前两位来自中国大陆的会员——窦泽成和张新军,在这项数据上的排名分别为并列第138位和并列第169位。两人的数据分别为38英尺3英寸,和39英尺5英寸。

5英尺(1.5米)的差距,隔了160多个人,是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把球打上了球道,打上了果岭,最重要的环节才摆在了面前——推杆。

已故球员鲍比·洛克的名句传遍世界:“You drive for show, but putt for dough.(开球作秀,推杆挣钱。)”开球精准、上果岭精准,省下来的杆数,一不小心就在果岭上浪费掉了。

借我,借我一双”激光鹰眼“吧,让我看穿这球场的一切

(开球作秀,推杆挣钱)

美巡赛在“推杆”这个大类别的数据里,一共设置了95项统计。推杆统计的情形十分复杂,除了“得分击球:推杆”这项加权统计之外,绝难单凭一两项数据,判断球员的推杆水平——如果一个球员在全场18洞都是一推进洞,他的推杆就一定很棒吗?那如果这18个洞,他都没能标准杆上果岭,而是每一次都在果岭边把球切到洞口,然后轻松推进洞呢?

在这里可以拿来借鉴的,是“三推率”这个数据。只要球上了果岭,谁都希望能在两次推杆之内解决战斗——第一推把球放到洞口附近,第二推直接进洞。但意外总会出现,不管是能力问题,还是态度问题,三推(甚至更高)是所有高尔夫球员都无法避免的。

目前在这项统计上称霸全美巡的,是澳大利亚人、2016年梭子鱼锦标赛冠军格雷格·查尔默斯。今年打了936个洞的他,只出现了14次三推,三推率为1.5%。世界第一达斯汀·约翰逊紧随其后,792个洞出现12次三推,三推率为1.52%——所以他能成为世界第一呢:开球远,上果岭准(标准杆上果岭率排在并列第23位),三推也少。

借我,借我一双”激光鹰眼“吧,让我看穿这球场的一切

(世界第一DJ多项技术数据名列前茅)

1.5%是什么概念?打三场半(66个洞),才能出现一次三推。美巡赛的果岭难绝全世界,硬度、速度和旗杆位都是球员们可能遇到的最大的挑战。要想三轮比赛都不出现一次三推,不管是实打实的推杆技术,还是面对各种距离推杆时的心理,都要足够稳才行。

在这个数据排名美巡赛第125位的,是前海军军官、曾经赢得速贷全美赛的比利·赫利三世,他的三推率是3.14%,也就是32个洞出现一次三推。再一直往下数,排在最后两位(第205、206位)的,是张新军和窦泽成,两人的数据分别是4.97%(20个洞出现一次三推)和5.14%(19个洞出现一次三推)。

扪心自问,你是否能像大军和小窦一样出色?除了之前谈到的原因一距离,还有原因二准确性,还有一个因素至关重要,这个因素是一切的开始,又是一切的结束,它到底是什么呢,且听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