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喜欢的不是他,

拼成绩,拼饮食,拼车,拼房子,拼父母,到后来拼老公,大多数女人钟爱的便是于此。

隔壁学校里的年轻女老师因为有个个头高,有钱又有背景的老公,而备受校长的尊重,而那嫌贫爱富的校长在对待别的老师时,则会拿出训斥儿子一般的口吻。

其实此类事情,不仅是在这样的一个小圈子,大多职场都有类似的情况,有次去鲜花店取花,见一大婶趾高气昂地夸自己的女儿,我不得不在等待的间隙被强迫听了整个相亲的漫长过程。

其实你喜欢的不是他,

原来,大婶的女儿很早前只是个普普通通的职员,谈了三个男友,前两个都以不入大婶的眼而分手,最后一个,她女儿还是挺喜欢,但她女儿迫于她的长远眼光,半年以后还是与其分道扬镳,大婶讲得津津有味,连同自己山洪海阔的打算一并道出。

我从大婶眼中看出了她对自己的夸赞,但也发现了一个规律,大婶为女儿的择偶标准是,只要有钱,工作稳定,其他的另谈。

关于当今这种物质为前提的婚姻,我并非完全不解。

其实婚后能安安然然地过其一生的家庭中,大多数都是双方有合理对等的工作,也可能是因为工作的对等,才能将两者的地位持平,且在话语以及其他事情的决定上占有一定的权利。

比如以前我家楼下的一个大婶对周围的人抱怨,自己活着没意思,专门做家庭主妇,说自己在家里说话就和放屁一样,买个菜,男人都不顺她的意,她要买这根葱,男人偏要买另外一根。

在许多人眼里,可能会说自己看重的是爱情,但最后落到实处却往往是因为物质的衡量,但也因为两人有平衡的物质基础,所以才能说话或者做事时彼此保持尊重,才能延续一段婚姻。

而那些在没有物质意识的年代里谈成的情爱,许下的海誓山盟的人,而后在现实磕绊下,最后都隔山隔海,不再相见。

其实你喜欢的不是他,

读历史让人回顾过去,能看清自己,当然,也能知晓如何做现在的自己,所以当今的婚姻中,大多数人保持以理智的物质为前提,并不是内在确定外在,而是环境催人选择的结果,毕竟适者生存,总胜过白手起家。

而我要说的是,面对拼老公的时代,是不是也该拼拼自身,我上大学那会,听班里有人就开始拼男朋友,数着男朋友家里多么有钱,可最后的结果还不是分了。

还有一些学生在拼着自己家里是拆迁户,可后来我听说因为他家在东郊偏远,而赔偿款打了折,更有学生会的一些人拼着自己身后有哪几个了老师撑腰而拉帮结派的各种算计。

可最后,一切浮沉皆成外力所致,最后他们还是他们自己,在适当的时段,他们只是长了年纪,而缺了心眼。

其实你喜欢的不是他,

很多人,也许喜欢的并不是物质所造的最深处的那个灵魂,他们所说所做,或多或少,可能恰恰是为了外在那层浮夸的表象,当夜深人静,意味深长的最多,怕是今天又在别人面前威风了一次,而他们自己,似是空壳,想着明天再去如何威风。

就像前段时间三个女人养四个野男人的游戏,如今,她们又养起了青蛙当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