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敬业福,你可以跟我说说话吗?

支付宝一年一度的“扫福大战”又双叒叕来了。

今早上班刚到工位上,就觉得氛围有些不同。怎么大家都拿手机对着电脑,嘴里还神神叨叨的?凑近一看,电脑上大写的“福”字映入眼帘,原来是支付宝的扫“福”活动又来了。

好像每年的这个时候都特别热闹,支付宝为了涉足社交圈而想出来的活动,倒是便宜了微博微信。

打开朋友圈,全是刷屏求敬业福的,微博也没能幸免,再看看各个微信群,还是清一色的——“换福换福,爱国友善换敬业啊”。

没有敬业福的到处求福,有敬业福的到处秀福。

股票房市、催婚催娃、旅行年假之类的都先放一放,好久不见的老朋友发了个微信过来,“叮咚”——

“哎,你那里有敬业福吗?”

我有敬业福,你可以跟我说说话吗?

继“帮孩子拉票”、“朋友圈第一条求赞”之后,“敬业福”成了新一轮的问候方式。

当代人的社交,快速高效。没有多余的寒暄,没有冗长的唠嗑,单刀直入,简单明了——我缺个敬业福,你那有没有,我也不白拿你的,我这也有很多别的福,我们来交换。

久而久之,也习惯了这样的相处模式。

所以当有人突然给我发消息说:“你需要敬业福吗?”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人是来跟我换“福”字的吗?

但是当我问他需要什么的时候,他很不好意思地回我说,他不要“福”字,看到我朋友圈在求敬业福,刚好扫了一张就想着送给我。

“没想着集福,看到大家都在扫也去凑个热闹,这不正好扫到了你缺的嘛。”

我再三确认是真的要送给我吗,需不需要给他点别的作为回报。

他接下来的一句话,让我突然有些感慨——

“不用不用,就想着也很久没联系了,不忙的话,我们说说话吧。”

我有敬业福,你可以跟我说说话吗?

“我们说说话吧。”

就单纯的没有目的地聊聊天。

不是工作上有什么需要你帮忙的,不是朋友做了代购问你有没有想买的,不是参加了什么活动需要你投上“宝贵”的一票。

就想和你聊聊最近的生活,叙叙旧缅怀一下当年。

现在大家都太忙了——

月末了发现离kpi还差好大一截,绞尽脑汁想着要怎么完成;每天加班赶方案赶策划,却被退回重来一次又一次;别的同事成绩比你优秀却还在拼命努力……不可名状的焦虑感每天都如影随形。

我们是被时间推着走的一代人,稍微慢下来歇一歇都是件会让人感到愧疚的事。

我有敬业福,你可以跟我说说话吗?

“好啊,你想聊什么?”我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excel数据,敲下最后一个回车键,终于记起来和他刚刚的对话。

距离他上一条消息,已经过了一个半小时了。

“没事没事,你先忙吧,也没什么要紧的事。福字送到你支付宝了,你有空了记得去看一下啊。”

突然觉得很不好意思,不知道是不好意思冷落了人家,还是接受了馈赠却没能给出足够的回报。

可能两者都有吧,习惯了理智平等地一换一,总觉得白来的恩惠受之有愧。

“那,下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啊。”

下次是什么时候呢,谁都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