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萬人求中國出手,這次不顧美方強烈反對幫定了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我國基礎建設日益完善,近年來,中國在社會基礎建設方面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有外國媒體曾經表示,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很少有國家在此領域能與中國競爭。中國基建的優越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中國擁有的電信基站是世界上最多的,中國擁有眾多的高層樓房和建築,同時,中國建造了質量最好的大橋。與我國相比,非洲在此領域的建設上就存在許多不足,獨立性較差,對外依賴性強。前不久在蘇丹一場暴雨洪災之後由於損失慘重,非洲有350萬人聯名錶示支持與中國達成一項協議,希望中國能夠幫助非洲建造一個超級大工程,即在蘇丹建造一處大規模的水電站,在疏導洪災的同時還能發電。

350萬人求中國出手,這次不顧美方強烈反對幫定了

非洲基礎設施落後,一旦發生自然災害就會造成嚴重後果,動輒上百萬人流離失所,除了饑荒之外還經常引發由於食物短缺造成互相殘殺,蘇丹一直夢寐以求的想建一個水電站,一旦這個水電站建成,不但可以對洪水進行疏導,而且將會為非洲居民帶來豐富的電力資源,同時促進沿岸經濟的發展。但是由於蘇丹處於尼羅河支流的交叉口,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對施工團隊的技術要求比較高,此前蘇丹向西方多個國家求助均遭拒絕,最後選擇向中國求助。

350萬人求中國出手,這次不顧美方強烈反對幫定了

據悉,一共有350多萬非洲居民聯合表示支持中國負責蘇丹該水電站的項目,有居民稱,中國在水電站建造方面的技術是先進的,經驗也是豐富的,比如中國赫赫有名的三峽工程等。不過,我國雖然接手了這項任務,但是一樣面臨著許多問題和挑戰。這個水電站的項目工程量並不亞於我國三峽大壩,加上尼羅河的沉積物和淤泥較多,水電站的施工難度也很大,必須先將河道進行清理和疏通。除此之外,該地區的環境也不是很適於施工,非洲的氣溫本來就很高,而蘇丹地區又是世界知名的高溫、乾燥地區,這對於工程人員的作業是不利的。

350萬人求中國出手,這次不顧美方強烈反對幫定了

不過,俗話說得好,有機遇就有挑戰,中方答應這一項目卻遭到美方強烈反對,理由是破壞當地生態。我國工程團隊不畏挑戰,直接無視美方的無理取鬧,才使得非洲蘇丹地區水電站的項目得到了順利的進展,這也為我國在世界工程領域又增添了一項成果。越來越多的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信賴中方的基礎工程施工能力,也變得和中國親密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