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三次让位是否出自真心?出自真心就见鬼了

晁盖在曾头市一战中,中毒箭不治身亡后,梁山上一时群龙无首,晁盖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但是梁山这么一个大摊子,不能因为晁盖的死就此停滞。

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在林冲、吴用、公孙胜等一系列梁山元老的联名推荐下,宋江几经推辞,暂时坐了这第一把交椅,自称是暂时代理寨主一职位,等到有了合适的人选,自己就会让出这寨主之位。

宋江三次让位是否出自真心?出自真心就见鬼了

但是宋江在代寨主期间所做的一系列事情,完全没有代寨主的作风,显然是经过长期的谋划,宋江先是改聚义厅为忠义堂,后又详细的布置军事,这一系列的举措,显然是经过事先思考的。

对于梁山来说,军事职位一固定,后期无论谁当了寨主,这军事的职位也不是短期内能重起变动的,可以说这一点已经绝了其他人坐头把交椅的路,也正是因为这点,所以林冲选择了让位。

事实是只要晁盖一死,宋江这把头把交椅就已经坐定了,理论是这样,但是事情不能这样做,还是需要客气一番的。

宋江三次让位是否出自真心?出自真心就见鬼了

宋江先是准备让位给徐宁,那时刚将徐宁用计请上山,而且徐宁的钩镰枪法得到了林冲的认可,在朝廷人马占大多数的梁山,徐宁倘若能得到梁山上朝廷投降派的认可,也是有机会问鼎梁山泊主的位子的,但是徐宁不愿意接受。

随后,宋江又准备将梁山头领的位置让给关胜:“吾看关胜英勇之将,世本忠臣,乃祖为神,若得此人上山,宋江情愿让位。”但是后来关胜上山后,宋江先是:“亡命狂徒,冒犯虎威,望乞恕罪。”表示歉意。后又:“将军若是不弃微贱,一同替天行道。若是不肯,不敢苦留,只今便送回京。”丝毫不提让位一事。

宋江在关胜率兵前来攻打之时,对关胜极尽吹捧,认为关胜出身好,武艺高,是寨主的不二人选,而且关胜算是梁山朝廷派中官位、实力最强的一位,有了关胜坐寨,一众朝廷投降军官自然不敢多说话。

在攻打梁山的时候,关胜也确实有一些将门之后的风采,比如关羽爱夜读春秋,关胜也照猫画虎,夜读春秋,并施展计策抓住了几个梁山的头领。关羽是枣面长须,关胜继承了枣面还不够,也留了一把长须。

但是梁山的一众头领在经过战斗才发现,这关胜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其实是一个浪得虚名的人。关胜有个好出身,但是没有一个好的头脑。

所以,吴用略施小计,便将关胜俘虏。

关胜上了梁山,到了聚义厅,此时是败军之将,又被抓进了贼窝,倘若完好无损的送回京师,估计也是要问斩的罪名。关胜自知没有退路了,只得说到:“今日我等有家难奔,有国难投,愿在帐下为一小卒。”此时已经没了来梁山之前“天兵到此,尚然抗拒!巧言令色,怎敢瞒吾!若不下马受降,着你粉身碎骨。”的豪言壮语。后来更是说出了:“小将无可报答不杀之恩,愿为前部。”的话。倘若关羽知道自己的后人,因为畏死而投降贼寇,估计棺材板已经按不住了。此时的关胜,能苟且活着已经是一个奢望了,更不敢想问鼎梁山泊主的位置。

水浒传中,因为畏死而投降的官军不在少数,投降官兵人数几乎占了梁山军马总数的70%,宋江在收服索超时也说“你看我众兄弟们,一大半都是朝廷军官”。不知道当时听这话的呼延灼、秦明、宣赞、郝思文、张清、关胜、索超等心里面是什么感想,虽然打着是被宋江公义折服的幌子而投降,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怕死。

拿着国家的俸禄,不为国家效力,不保家卫国。一打仗,论到个人生死,首先想到的就是投降,还有什么忠义可言?武官畏死,不如鸡犬。

宋江在徐宁、关胜这里让位,有随便说说的意思,也有几分真诚的意味在里面。毕竟在梁山,还是朝廷官兵占了大多数。这也是对朝廷官兵态度的一个试探,试探的结果自然是满意的,因为这些朝廷投降派之间相互不服气,而且不和。

在宋朝,重文轻武,武将们被文人政治打压的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武将们自身不够团结,形成这样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朝廷不允许武将团结的情况发生,因为武将们倘若形成了一个群体,容易出事情。二就是武将们互相看对方不顺眼。

宋江两次向朝廷武将让位,两次都已不接受告终。

于是,宋江又开始试探梁山江湖派的态度,又准备将梁山泊主的位子让给河北玉麒麟卢俊义,到了给卢俊义让位的时候,倒是有了些许诚意,先是接了卢俊义上山后再三推让,让卢俊义坐第一把交椅,卢俊义因为无尺寸之功,辞而不受。宋江见卢俊义坚意不肯,又说谁抓住了史文恭,谁就坐第一把交椅。

宋江三次让位是否出自真心?出自真心就见鬼了

在这场看似公开公平公正的比试中,智多星吴用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吴用同时防住了两个人,害怕林冲捉了史文恭,派林冲把守山寨。

又怕卢俊义捉了史文恭,在攻打曾头市时,只给了卢俊义五百人马,让卢俊义和燕青在小路上等着,不想最后正是这带了五百人马的卢俊义活捉了史文恭。

若是依着晁盖的遗言,看似无话可说了,但是在吴用的授意下,众位头领不服气,于是有了又有了打东平府和东昌府。

吴用、公孙胜、呼延灼、朱仝等人随着卢俊义,除了吴用、公孙胜、时迁、白胜都是不听别人号令的军官,这些人看似强过宋江所带的人马,但是都是出人不出力。后来结果也证明了卢俊义虽有一身武艺,却带不动这些坑货。输了两阵,便原地待命,宋江一来,各个关公附体,奋勇向前。

其实宋江又何尝不知道这些人不会真心实意的去帮助卢俊义,但是他明知道这件事,却放任自流,不加阻拦,可见让位一事,也不是发自真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